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明心見性」
2008/04/10 10:46:46瀏覽2274|回應0|推薦2

「明心見性」

文/蓮妙上師

  「明心見性」一詞簡括地解釋起來,就是:明白人心本源的妙體與妙用,以覺醒迷夢,而達到了了脫生死、證得涅槃的境界。

  三藏十二部可以說都是它的注腳,現在我們只能擇其精要者約略言之。

  在未討論明心見性的內容與如何明心見性之前,首先讓我們來把心性的輪廓勾勒一下,以便易於著手分析討論明心見性的意義。

  那麼「心」是什麼?「性」又是何物呢?

  原來所謂心者,並不是指我們身體裡面的肉團心,而是我們對境生起的念頭和思想。佛經稱為六塵緣影,就是色、聲、香、味、觸、法。

  「緣影」就像是落謝的影子一般,簡稱曰集起為「心」。意思是說,我們本來沒有心,但從個別的境緣上領受它的形象,產生認識造作,才產生出種種的心念。這心是和環境集合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單獨起的,所以稱之為「集起為心」。

  「心」既然是如此,那「性」又是何物呢?

  「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源。沒有它,對境生不起心來。我們之所以能對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性」它是無形無相的,所以眼不能見,但它能起種種作用,故確實是有。

  古人比喻為「水中鹽味」,雖不可目睹,但事實上確實在起作用。在佛經上它有很多異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來藏、佛性、真心、大圓勝慧……等等。只因眾生迷而不覺,不知有此妙體,無始以來只與生滅和合,變為妄心。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與波,不是兩回事。所以性雖不能眼見,但確實在起一切作用。佛經講:「性是體,心是用」;但常常兩者混用,稱心為性,稱性為心。今我們只要洞悉他們的根源,搞清楚他們的分野,也就不至為之混淆惑亂了。

  比如:「生薑」藥性溫和,適合虛寒性體質或屬於寒性的病症較適宜。但我們把薑放在佛堂前,放進冰箱,或放在垃圾堆裡……生薑本身它的性會不會改變呢?「當然不會」。生薑的藥性溫和,但放久了,藥性還是會變的,而它的法性是空的,永遠不會變的。那萬法的法性是什麼?萬法是依緣而起,也就是緣起性空。

  再來談佛性,我們把十法界當作十個格子上下排列,最上一層我們放的是佛、菩薩……下面幾層放的是地獄、餓鬼、畜生。這個自性佛性不管放在哪裡,它會不會改變呢?「當然也不會」。達摩大師四行觀:「深信含生同一真性」。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體性一如。」六祖說:「菩提自性本自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這個「體」跟這個「性」,就是菩提自性。菩提者覺也,菩提自性就是覺性。

  十法界之相雖千差萬別,但十法界之性,則同一真如。「真如」在無情中就叫法性,在有情內就叫佛性。性是體,心是用。為何不能明心?因為迷於用,不知道怎麼用心,以為五蘊四大為我,不知道身心世界和合之物,有如落謝的影子皆了不可得。執了人我,而起我執煩惱,而生「有所得」「有所住」心,不能明心故有分斷生死。而「明心」的人,知道五蘊皆空,五蘊非我,身心世界有如落謝的影子,皆了不可得。故不起瞋愛,凡事不由有所得,有所住心,這就是明心。

  為何不能見性呢?可以說是迷於法體,以為法體為實有,執著於法我的法執,叫做「所知障」。認為有法可得,有道可修,有生死可了,有涅槃可證,這就是所知障,障菩提,故不能見性。所以一個成就者,是證而無證,得而無得,悟而無悟,一塵不染矣。

  一個開悟的聖者開始知道,本覺本有,不是證了以後才有,也不是悟了以後才有,也不是得了以後才有,而是本自具足,本無缺失,只是凡夫之人,冒用之而不自知而已。

  「煩惱障」很容易發現,因為會起煩惱,而「所知障」就不容易發現。煩惱障障涅槃,所知障障菩提。比如:阿羅漢所證的涅槃,叫「偏真涅槃」,也叫「偏空涅槃」。阿羅漢藉由一個法「空」,使自己進入涅槃。其實這個「空法」就是「法執」。我們知道阿羅漢是小乘,沒有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就沒有見性,故阿羅漢只破煩惱障,沒有破所知障。所以祂只斷生死,沒有見真如。

  六祖壇經講,有個臥輪禪師,大家都認為他修得很好,就寫給他一個偈讚揚他修行的境界。「臥輪有技倆,能斷百思想,見物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其實「能斷百思想,見物心不起」,這就是一種法執。思想是不能斷的,「斷思想,心不起」,也是一種止法,也是一種造作。

  當然藉由這個法,使自己的念頭清淨,是沒有錯,但一個見性者,祂本來就是清淨的,是一塵不染,一絲不掛,不假方便,所以是不被污染染,也不被清淨染。因為性體本來就是清淨無染,不被污染染,也不被清淨染。(本自清淨,不需再清淨。)

    六祖知臥輪禪師他的缺失,所以也另外講了一個偈,表示六祖的方法。六祖說:「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見物心數起,菩提怎麼長?」六祖這種境界就是「隨順覺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一塵不染。普通人不是隨順覺性,而是隨順習性。這個覺性就是心的本體「一塵不染」。

  講到這裡,很多行者可能會誤以為既然無法可得,無道可修,無生死可了,無涅槃可證。哇!這下子太好了,大家都可以不用修了!?錯!錯!錯!我們應該還是要精進實修,「藉修德,顯性德」,修到悟了以後,才可以說無悟;得了以後,才可以說無得,證了以後,才可以說無證。這就是悟而無悟,得而無得,證而無證。

  今天如果用世俗的話講,就是考試要考一百分,才可以講不執著於一百分。不要說每次都考零分抱鴨蛋,而說我不執著一百分,(今天你要做到在不執著於做到,不是做不到,而說我不執著於做到。)

  臨濟義玄禪師他去參黃檗禪師,問:「如何是佛法大義?」參三次,他就被打三次,打到最後,他覺得自己根器太差了,所以他就告別而去!後來他到大愚和尚那裡,把他自己三次問佛法大義,被打三次的經過告訴大愚和尚,大愚和尚聽了之後就說:「你的師父實在太慈悲了,他花那麼大的力氣打你,就是要幫助你脫困呀!」

  到底臨濟禪師被什麼東西困住了?今天他問佛法,當然是被佛法困住了,這一打,就是要幫助他脫困,如何脫困?師父的意思是,問什麼佛,問什麼法?「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跟佛都在你的一心裡面,何期自性,本自俱足,能生萬法,你還期待什麼呢?本來就已經俱足了(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你的心性,本來就已經能生萬法了。你的自性本來就是佛,你的自性本來就已經能生萬法了。(以自性流露出來的,又是萬法了。)

  這跟師尊那篇「噴水槍」有異曲同工之妙。師尊說,只要有人來問聖諦(第一義諦)及究竟的真理,他就舉起水槍噴他一噴,為什麼要噴?因為「聖諦」也在你「一心」裡面。還問什麼問?剛剛我們談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這一句話來自何處?

  三祖僧燦到四十歲左右,他以在家居士的身分,去拜見二祖慧可。他見二祖不是去求法,而是大家都知道二祖慧可有神通,而且智慧廣大,傳承來自達摩祖師,不僅擁有少林武功,而且精通醫術,所以三祖是去問事求醫病的。他一見到二祖就直接講:「弟子身上有病,請師父為我懺悔消業障。」二祖也直接回答他說:「好,把罪拿過來,我幫你懺。」三祖找了很久,怎麼找都找不到「業」,也找不到「罪」,就跟師父講:「覓罪性了不可得。」因為罪的法性也是空的,你到哪裡去找?

  師父就說:「我已經幫你把業障清淨了,你要按照佛法去行。「佛」就是「覺」,「法」就是「覺悟的法」,你只要按照這樣子去行就可以了。」眾生因為不依佛法而行,不依覺悟的佛法而行,所以迷惑顛倒,起惑造業。二祖叫他依佛法而行,三祖就回答說:「我現在看到你是出家僧,已知道是僧,是出家人,我跟著你學就好了,為什麼還要跟佛法而行呢?」現在依你而行我懂,但依佛法而行我又不懂,那什麼是佛法呢?二祖就對他說:「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無二,僧寶也然。」「是心是佛」:我們的本性和佛的本性無二無別,體性一如,所以說是心是佛。「是心是法」:只要本體起用,就這個佛性起作用,就是法。「法佛無二」:今天沒有體,也就沒有用,就無法起用。如果沒有作用,也就不知道有這個體性的存在,所以說,「體」和「用」是一體的,所以說「法佛無二」。

  我們拿鏡子來當例子。鏡子的「照性」是不變的,是體,是看不到的,鏡子的照能顯現萬物,所以是看得到的。現在你們想想看,鏡子的照性和照是不是一體的呢?所以說法佛無二,也就是體用無二。最後談到「僧寶也然」:這個體用之間,本體起用是一塵不染的,「僧」代表清淨無染,所以說僧寶也是在一心裡面,所以說僧寶也然,僧寶也是這樣子。

  慧光禪師說:一心空寂是佛寶,寂而常照是法寶,照而不染是僧寶。「一心空寂是佛寶」:因為佛性的本體是空寂。「寂而常照是法寶」:照在外面的境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了分明,這就是法寶。「照而不染是僧寶」:照在外面的境界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且不受任何的污染,所以說照而不染是僧寶。「理可頓悟,事需漸修」,今天我所說的是從佛陀、祖師、師尊那裡抄來的,我現在是個銀行的Banker,是在算佛陀、祖師與師尊的鈔票,然後存入他們的帳戶,希望不久的將來,我與大家都能算自己的鈔票,存入自己的帳號,「見性成佛」。

  傅大士謂: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纖毫不相離,如身影相似,欲識佛性處,只這語聲是。這一首偈就是講我們的佛性。誠如八祖所說的「世上最親的是『自己的佛性』」。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inshing&aid=177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