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23 18:53:56瀏覽910|回應1|推薦4 | |
我不喜歡我的學校和我的同學。 更精確一點,我不喜歡我的學校和與我做某堂課分組報告的同學。 我常常和某位與我逛東區的朋友抱怨過這些事,口頭講完就算了,我說服自己不要把抱怨掛在心上,但最近我發現,原來我的抱怨可以讓身邊的人多瞭解一些我的事,或者,就是瞭解「某些事」。 報告有分很多種類,不幸的,我們所要做的報告牽涉思想,因為課堂名稱叫「哲學概論」。 既然牽涉「思想」——正如古今中外人士公認的:人性是複雜的。——就不可避免的對組員彼此的想法有所回應、討論、再重新思索等等...... 通常,在以上文字描述的狀況下,人那種受思想牽涉的行為看不出有什麼值得被我「不喜歡」之處,但將狀況扯到我所處的現實,面對不同程度、不同成長環境、不同性格的同學們,行為便會被形容為衝突與「產生不爽」! 很多時候,先不爽的人是我。 好吧,我承認自己是性格「有些」剛烈的人。 分組報告有個很重要的過程,叫做「討論」,這個時候,組員們要彼此把不同的意見彙整,整理大綱、問題、論點、寫成書面論文......細節跳過。 在討論的過程中——組員有四個人——很容易變成「說服」的拉鋸戰。 這時候,就要看清楚其他人的程度和腦袋裡在裝什麼——其實過程是很有趣的,因為可以讓我培養在心裡竊笑他人的能力。 通常,說服分成兩種情況,被說服和沒被說服。 被說服有兩種情況,一是一個極有「腦袋」和明確判斷力的人,他認為你的觀點或方法可行,因此採取、接納、實行;二是一個沒啥主見、隨波逐流、只憑短暫又狹隘的自我感覺行事的人,他會簡單的想:「我覺得你說的好像有理耶~」因此被說服。 不被說服也有兩種狀況,一是這個人有堅定、明確的自我信念、信仰,他知道自己選擇的道路、方向,因此他不會隨意動搖;二是這個人生活在狹小的自我意識裡,他認為他自己的小水井就等於全世界,因此他聽不進別人的話,固執地認為自己才是對的,並且有很強烈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對的。 很不幸的,我的組員多半屬於以上兩類的後者。 也許有人會反駁我說,你怎麼能判斷一個有腦袋的人是怎樣的人?你怎麼能下定義誰有明確、堅定的自我信念?那和固執己見在小水井的天空有什麼不同? 我會說,依憑我是天才——當然,這句話在公眾面前一講出來,一定會讓我成為最討人厭的說服者,所以我改變一下說法——就憑我還僅存一點思考空間。 一個固執在自己世界裡的人,他們看不到外人所看的世界,並且認為其荒謬可笑,如果「熱心」一點,他們還會勸你走向他們那種思想與行為方式。 相對的,見識過某些不一樣的人、事、物的人,我相信他們會對這個世界給予新的評價與期許,而且這是隨時變動、隨時修正的。他們會對世界擁有「熱情」,對他們來說,思考像呼吸一樣自然。他們會追求某些東西(我在這裡不想用「夢想」這個廉價的詞來形容)、珍惜某些東西。 在現代社會,只要是「稍長」年紀的人都可以說自己見識世面、去過很多地方、認識很多人,但他們的心態沒有改變,依舊搖擺不定、跟隨世俗的腐敗、抗拒新資訊的撞擊,他們只是把水井挖大,但追根究底還是活在井裡。 當然,我的同學畢竟不是年紀稍長。 所以,我也就當好玩,聽聽他們提出什麼無聊、幼稚的話。 但畢竟只有四個人(有時還三個),我還是得發言,並且做出討人厭、和常常令他們聽不懂的辯論。 好吧,我得承認,有時候我是故意讓他們聽不懂的!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