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5/07 04:05:10瀏覽10160|回應7|推薦22 | |
(原標題:「富邦人壽分紅保單 紅利115%--商品進一步解讀_20080506」) 消費者有許多決策理由來自新聞報導,但我們也知道新聞報導的寫法可以引導讀者的看法。這篇文章裡,我們藉由新聞實例與相關資料對照來說明更深一層的資訊。 [新聞一] 富邦人壽分紅保單 紅利115% 分紅保單的紅利該如何領取,除英式分紅保單,美式分紅保單均提供「現金給付」、「抵繳應繳保險費」、「以繳清保險方式增加保險金額」或是「儲存生息」等四種方式供保戶選擇。若保戶選擇將紅利儲存生息,富邦人壽表示,會依三大行庫2年期定儲利率計息。 一般認為,分紅保單的優點是可以直接分享保險公司分紅保單經營績效。不過,富邦人壽提醒民眾,紅利並非保證給付項目;保單分紅來源主要包含死差、利差及費差三個項目,其中影響紅利最主要因素是利差,建議民眾選購分紅保單時,可以透過各保險公司公開資訊的財務揭露,留意壽險公司的長期投資績效是否具備長期穩健的分紅潛力。 富邦人壽指出,保戶若投保躉繳分紅養老險,通常第一保單年度即可領取紅利;若投保分期繳保單,因第一年保費大半做為費用支出,實際投資金額有限,因此保險公司大多是在第二保單年度才開始回饋紅利。 【2008/05/0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新聞二] 生態危機將導致世界末日 「美國太空總署發言人表示,南北二極冰帽融化日趨嚴重,NASA 透過太空站長期觀察,發現太陽黑子活躍時產生的強烈電磁風暴,會與地球本身的南北磁場感應引發"阿姆立喜.滴功舍"效應。阿姆立喜是印裔美籍科學家,長年在北極圈研究極地環境變遷。他指出此種效應會引發極地地溫升高並造成大規模融冰現象,將使海平面每年升高約三~五公分。北歐的科學家也證實,這種效應週期長達 11 年,升高後的極地地溫則因溫室效應無法降低,科學家預測融冰過程到 2097 年才會結束。」 「台北報導.根據 NASA 科學家的計算,地球因人類破壞造成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溫室效應與太陽電磁風暴引發南北極冰山崩裂,使海平面每年升高三~五公分,預計 50 年後威尼斯與馬爾地夫等渡假勝地將於地表消失,而台北盆地將成水鄉澤國,造成人口往地勢較高的丘陵地遷移。據聞已有財團與建商有意開始往山區購地養地,準備下一波房地產造鎮計劃。」 房地產投資化為烏有 「未來的地王將會改變,原本處於台北市精華商圈的房地產將因台北盆地陷入海平面後而失去價值,財團積極利用不動產證券化(REITs)這個管道,將不動產變換成現金,避免未來資產鉅額損失。」 [分紅保單與生態危機這二則新聞的共通性] 一般人之所以容易被唬,原因有三,一是無以求證,二是盲從名人/名牌或誤從親信,三是三人市虎。 上面二則新聞裡,都是運用虛實相交來誘導讀者去接收它想表達的觀點。有興趣的人可以先想想哪些是虛哪些是實?怎麼判斷? [生態危機的分析] 一則新聞要讓看的人覺得煞有介事的話,先要湊齊「人、事、時、地、物」等條件。 以第二則新聞為例,不知道 NASA 是什麼的,也知道美國太空總署是個很高級的國家單位,太陽黑子會造成電磁風暴影響電子儀器也是有所耳聞,這些都是屬於事實的部分。台北境內的堤防蓋得跟監獄圍牆一樣高,汐止人每逢颱風怕淹水,氣溫一年比一年還熱,這些也都是當地人的親身體驗,……。 隔幾天,各位就可以看到某某建設公司推出新建案的消息,內容不外乎公設良好、景觀悠美,還不忘強調地處台地高點、地勢乾爽,價格又比台北市便宜一半。這樣就有讀者開始買帳了(連財團都開始往這些地區投資了,那我剛好搶進…)。 置入性行銷的基本能力要做到二段,先發表幾篇研究性質的文章灌輸讀者某種觀念,其後再把自家的商品介紹推出,這二件事的出現在同一本雜誌上也許隔了好幾頁,在同一份報紙上也許隔了好幾天,不知情的人以為是各自獨立的報導,實際上則是運用媒體影響消費者的決策方向。 第二則新聞如果使你信以為真的話,那我要向你道歉,因為那是我編的。 該報導裡,有九成以上的訊息都是真的,邏輯推論也都合理,但只因一個假的論點在裡面,garbage in, garbage out,讓整則新聞變成沒有意義。"阿姆立喜.滴功舍"效應和該印裔美籍科學家是不存在的(註1)。 (註1:"阿姆立喜.滴功舍"效應 → 閩南語原意:"啊無你係滴講啥"?) 那些報導只是為了要把那些蓋在山邊又沒捷運的房子賣掉,才去製造強烈的訊息對比,用來突顯房子既存卻又不可靠的特性,簡單講就是要消費者認同郊區或山區的房子也是有好處的。 所以,運用在投資行銷上,只要順著這些事實再加一點料就可以引導投資人的投資方向。那些熱門基金不都是順水推舟在賣的嗎?藉由少數權威報導,再趁機置入性行銷,煽動 + 引起恐慌,砸錢舖天蓋地地廣告,趨勢就這麼拱出來了。偏偏,一般投資人就吃這一套,所以老是最後一批買票等著坐雲霄飛車。 [分紅保單的分析] 至於第一則有關分紅保單這個新聞,我只用該公司網站與保發中心得到的資料做補充介紹: 一、"預定紅利的 115%":該保單在 95 年度賣出的預定利率是 2.75%,所謂的 115% 只是讓保單利率從 2.75% → 3.16%。(但真正如何呢?請看下面第三點。) 二、一般人不瞭解的是,紅利的分配並不是用保戶所繳保費去計算,而是用保價金去計算的! 三、按富邦人壽的資料(保單年度保單價值準備金與解約金金額例表及費率表),「真享受終身分紅保險甲型、20 年型、10 萬元保額、35 歲男子、年繳保費 3580 元」+ 「分紅是預定紅利(i.e. 2.75%)的 115%」這二個條件: (一) 第一年度是沒有分紅的,因為該年度保價金是零。→ 此時已繳 3580 元。 (二) 第二年度可以領到的分紅是 171 元(根據富邦分紅保單資訊揭露)。→ 此時已繳 3580 * 2 = 7160 元。照我的算法是「累積紅利佔已繳保費的 171 / 7160 = 2.39%」,不是 2.75%,也不是 3.16%,更不是新聞所謂的 "6.52%",比定存還遜(後者不只第一年就有利息可拿,而且二年下來的利息起碼也有 270 元)。 (三) 其餘年度按表類推。 四、承三,以第二年度為例,已繳了 7160 元的保費,但保價金卻只有 2390 元。本金折損(成原來的 2390 / 7160 = 33.3%)的狀況下,即使它的分紅利率比定存利率高也沒抵不過本金折損。因為分紅計算用的母體是保價金而非所繳保費。 五、繳費滿 20 年後,保價金只有 56310 元,可保戶繳出的保費則是 3580 * 20 = 71600 元。保價金只有總繳保費的 56310 / 71600 = 78.6%。利息領得比定存少,滿期後本金卻只剩 78.6%,這是啥道理? 六、承五,保險公司的人也許會反駁,因為有其他費用要扣除,所以才會這樣。它的理由是對的,但是很抱歉,各位由此可以得知,若要透過保險來存錢,是有費用要扣除的。 參考資料來源:富邦人壽與保發中心網頁。 [看法] 個人看法,這種商品適合對象有二:一種是錢太多,有利息所得課稅或贈遺稅困擾的有錢人,另一種則是資金控管自制力不足,需要花錢請保險公司幫他管錢的人。 雖然新聞一中有提到分紅不確定性與保單費用的部分(可惜缺少數字描述),我想,大部分不懂保險的消費者看完第一則新聞後的隔天,大概只會記得二件事:115% 和 6.52%。 接下來遇到業務員跟你講:「你看 115% 績效這麼好!紅利 6.52% 比定存高很多!現在股市又不好做,賺指數賠差價,你看新聞也有介紹這張保單,紅利比定存好很多又有保障……。」 如果業務員是用那二個數字跟你宣傳卻不告知其他狀況(註2),那勸你聽過就算了,顯然那個業務員不是昧著良心,就是根本不知道他自己在講什麼。
相關文章: 個人看法,謹供參考。 . 後記_20101004: 此篇筆記原本放在 [見微知著_新聞短評] 目錄裡。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