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元猛跌 美企業遭歐亞大併購--重走日本的路?_20071003
2007/10/03 18:36:08瀏覽1351|回應2|推薦4

[新聞]

美元猛跌 美企業遭歐亞大併購

美經營主權恐會旁落

美元跌跌不休,給了歐、亞、加拿大公司撿便宜的良機,趁機併購美國公司,讓美國寫下企業出售最快紀錄。美國經濟學者擔心,如果美元繼續下挫,可能形成全球最大規模的「減價拍賣」,美國將面臨工作機會減少、經營主權旁落的危險。

供購總額已高達8.4兆

今年迄今美國企業被外國買主併購的總額已達2574億美元(約台幣8.4兆),這項金額比2000年以來歷年全年總額都高;最新一筆交易是加拿大多倫多道明銀行以85億美元併購銀行控股公司Commerce Bancorp。

在外國併購最盛的新英格蘭地區,今年前九個月已有69家公司被外國企業買下,總金額308億美元也創下七年新高。其中包括台灣晶片設計公司聯發科技以3.5億美元收購模擬器件公司(ADI)手機晶片業務。

併購美國公司讓外國企業得以打入美國市場,同時也可取得美國的先進技術。外國企業的來勢洶洶讓美國經濟學者十分憂心,科技是美國經濟最有價值的一塊,外國可能藉此掌控美國的未來。

美國人工作機會將減少

學者指出,多國企業併購行動是全球化不可避免的趨勢,就某些方面來說,外國企業可能比美國買家願意加碼投資;比起避險基金,歐洲和亞洲企業也比較有長遠投資計畫,這是有利之處。不過,萬一出現風險,外國企業可能迅速縮減美國業務,讓美國人面臨失業。

荷蘭的飛利浦電子在6月間以7.14億美元併購美國照明系統公司Color Kinetics,做為飛利浦的全球研發中心,ColorKinetics業務因此更加成長。但是遭外國企業併購的命運可能天差地別,法國通訊設備大廠Alcatel去年買下美國對手Lucent,已在上個月宣布將大幅裁員數千人。資訊科技服務供應商Caritor以8.5億美元收購波士頓技術服務公司Keanem後也決定裁員四分之一。

美國學者指出,外國企業坐鎮歐洲、亞洲或中東,在當地決定對美國設廠或經營計畫,美國工人和社會都可能受制外力。

【2007/10/03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歷史回顧]

1980 年前後期的日本,國力強盛、日元開始大幅升值,大肆購買美國資產,其中象徵美國的帝國大廈被日本人買走,讓許多人認為美國將難以再起。「買下美國」這個風潮,年紀大一點的人應該多少有些印象。

之後,我們看到的卻是日本「消失的十年」與美國夢的重燃。

現在回頭去看這段歷史,讓人不得不佩服美國生命力之旺盛,從這裡面,也讓人看到美國如何透過制度與貨幣的運用,並透過高價資產的轉換將赤字消弭於無形。

上面這樣的講法只有結論,不知情的人應該無法體會。

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2000 年的網路泡沫。當時隨便一家公司有 200 倍的本夢比是稀鬆平常的事,有大把大把的錢從國外流進美國投資,美國公司拿了外資的錢,並換成股票給外資。一旦股票續漲,雙方得利,相反的,泡沫破掉時,外資拿的股票變壁紙,但錢還是留在美國變成美國國力的一部分。(當然,歷史的成因錯縱複雜,上述只是個簡單從中截取一段來看。)

[看法]

一、現在很多人看空美元、看衰美國,這是人之常情,因為大部分的人都跟在趨勢後面。但是長期下來美國是否就此不起?抑或他國忘記日本經驗重蹈覆轍?如果是後者,未來美國資產大跌時,反而是進場撿便宜的好機會。

二、美國之所以成其大,除了長期制度鼓勵創新、天然資源豐富等本身條件,大量"進口"他國高級知識腦力供其所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三、投資有一個禁忌:高點押大。美國股市頻頻向上突破,照理美元應該會變強(股匯雙漲是比較健康的),但現況卻貶得嚴重,這是我的觀察點之一 -- 有準備把高價資產倒貨給別人的風險(政府通常是股市最大的黑手,百般拉抬只為出貨…^^|||)

四、當美歐已開發國家經濟力出現衰退徵兆時,投資人要擔心的不只是這些標的,而要進一步關心哪些國家是靠他們吃飯的,因為一旦真的衰退,那些國家也會遭池魚之殃。

綜上所述,美國資產遭大量購併,在我眼裡並不是件多嚴重的事,那不過是外國人把從美國賺到的外匯再還給美國的一個過程。它的稅制與移民政策反而是我關心的地方,因為那才是影響美國國力的重要因素。未來美國政府一定會在避稅天堂與本國稅制上做更多著墨。

個人看法,謹供參考。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rrier&aid=1273469

 回應文章

davidforster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被玩到了…
2008/09/18 08:43
投資失利 中東主權基金這回不當凱子

美國華爾街銀行到處籌資,手中握滿油元的中東主權基金這回卻冷眼旁觀,除了國內經濟的壓力,主要是去年來在美國投資失利,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理障礙。

去年全球銀行體系鬆動時,波灣主權基金還曾秘密馳援上百億美元,但那些投資如今是嚴重虧損。

阿布達比投資局據信是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去年11月投資花旗集團75億美元,當時花旗股價每股30.70美元,但16日收盤價近乎腰斬,只剩15.75美元。

科威特投資局今年1月也注資花旗30億美元,此刻同樣淪為受災戶;同期間買入美林20億美元,現在股價重挫逾三分之二。

華爾街狀況瞬息萬變,連這些主權基金的分析師也難掌握後勢。專門追蹤主權基金動態的RGE Monior公司分析師西辛巴說:「目前危機深不可測,不確定性太高,主權基金暫不出手很可能是對的。」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投資機構穆巴達拉開發公司(Mubadala Development)營運長阿穆哈里對當地媒體說:「穆巴達拉並未考慮投資任何遇難的金融機構,目前變化太大,不是投資的好時機。」

信用危機也可能重創中東地區的金融機構。杜拜最大交易所杜拜金融市場(DMI)的股價今年來就大跌32%;外資對當地股市失去信心而撤資後,主權基金有振興自家股市的壓力。

【2008/09/1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w
一位美國移民的觀察
2008/05/31 13:28
http://tw.myblog.yahoo.com/taiwan-usa/article?mid=1093&prev=1141&next=1053&l=f&fid=15&sc=1#yartcmt
davidforster(kerrier) 於 2008-06-04 00:11 回覆:
很棒的在地資訊,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