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13 18:35:56瀏覽12741|回應9|推薦4 | |
[你得到良好的規劃嗎?] 以前提過,投資型保單在同樣保額下的「目標保費」是可變動的(註),例,100 萬保額的目標保費,可以是 1 萬,也可以是 3 萬。 (註:保險公司對「保額/目標保費比」會設一個倍數變動區間。此處提供一例,請參閱「安泰人壽優質理財變額萬能壽險」的商品特色說明。) 這對消費者有什麼差異呢?我們來看下面二個狀況(假設目標保費中所有前置費用為 150%,而額外保費的費用為 5%): 一、50 萬的本金,被業務員規劃了每年 10 萬的目標保費和單筆 40 萬的額外保費。 二、50 萬的本金,被業務員規劃了每年 1 萬的目標保費和單筆 49 萬的額外保費。 則, 狀況一裡,消費者付了 10* 150% + 40 * 5% = 12 (萬)的費用; 狀況二裡,消費者付了 1 * 150% + 49 * 5% = 3.95 (萬)的費用。 這樣看出差異了嗎?也就是二者的規劃裡,消費者約 8 萬可以投資的金額變成了費用 -- 8 萬佔 50 萬本金約 16% -- 定存要放幾年才會累積到 16%呢?^^ [不好的規劃怎麼解?] 以這個例子,消費者若覺得規劃不當,怎麼辦?我會建議還沒解約的人去想怎麼樣能減少損失?若是不實/非法行銷,當然可以申訴退費。若是合法行銷,則有下面做法: 一、如果有保障需求的人,可以找業務員降低目標保費(or 緩繳)但不減少保額,將該保單的剩餘價值(低危險保費)完全利用。 二、如果是純投資的人,可以找業務員降低目標保額,愈低愈好,因為前面的前置費用都已經繳出去了,那就想辦法把每年 n 次轉換不收費的部分用一用。 三、承一、二,上述做法請再考量每月的管理費、xx 費、…,是否會拉高成本以致影響上述效益? 四、如果嫌麻煩的,或是 kimozi 感覺大於理性操作的,那就任君處置。 事情都已經發生了,情緒性的反應無法改變事情,唯一能改變事情的,是我們去 do something。要力挽狂瀾的就去力挽狂瀾,要停損重來的就停損重來 -- 人總不能一直停留在過去,我們可以告訴別人,過去曾發生過什麼事以茲警惕。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告訴別人,未來怎麼樣也是可行的做法…。 後記: 投資型保單好不好? 我個人覺得,以保障的觀點去看,有保障比沒保障好。以投資的觀點去看,只要績效比定存好就是合格。 那你問我會不會買? 答案是不會 -- 因為不適合我。每個商品都有其特性,建議各位回歸基本面,想清楚自己要什麼、看清楚自己買的是不是符合自己所需。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