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14 16:12:44瀏覽881|回應0|推薦0 | |
◎十一年級林玩禎&曾健榮老師數學課(1102班) 高中的數學科,在課程的深度上遠甚於國中,而內容也更趨向抽象的思考,往往會讓同學覺得數學是一門既抽象且有距離的學科。有鑑於此,數學領域的教學團隊很早即針對數學帶給學生的「距離感」進行討論,嘗試透過主題活動的設計,例如:數學週,讓同學透過操作「數學」的過程,拉近與數學之間的距離,了解數學是存在於生活當中的,達到體驗數學、愛上數學的目的。 一、教師協同教學,應用數位學習 這一堂課的上課地點有別於一般,由玩禎老師與健榮老師協同,帶領同學走出教室,利用康橋的優美的校園環境,結合智慧型手機的應用軟體,讓同學透過動手操作,運用課本上的三角函數原理,去測量、推估學校周遭的高山高度。 二、親手實際操作,驗證數學函數 在量測的過程當中,推估是一項挑戰,不同於課本上的題目計算,推估的過程是存在「誤差值」的,而如何將誤差值轉化成估量的數值,這就需要藉由老師的引導來完成。例如:推估對面的山高,由於測量者與量測山之間的水平距離是一個大略的估計值,因此,要想辦法找一個基準點來做推估的依據。 這樣的估算,對同學而言,遠比課本上的試題更貼近生活,而量測的山高也存在於實際的生活當中,對此,更加深同學們的學習印象。同時,在測量的過程中,同學必需更深入地思考三角函數的定義,嘗試找出函數的三個邊,無形間,也促進同學對於三角函數的理解,讓同學跳脫課本,在生活中與數學做了一次親密的對話。 三、小組合作學習,提升學習動機 此外,透過小組分工的方式,有的同學負責量測,有的負責操作手機軟體,有的則負責記錄數據,並進行估算,這樣分工合作進行解題的體驗,也帶給同學們新奇的感受,讓同學們上了一堂有趣且充實的數學課。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