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14 16:09:05瀏覽1300|回應0|推薦0 | |
地理課是一門學習有關「人與空間」的學科,而課程重心更聚焦在人與社會、環境或生態間的依賴與互動關係。可以說,地理課在本質上是一門科際整合濃郁的學習科目。 宜錚老師的地理課,是在學科核心概念的基礎上,融入「實作」的課程元素,讓同學透過繪製圖表,慢慢地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而在威廷老師的課堂當中,老師則透過問題,以平均每分鐘兩題的提問頻率,引導這一群十一年級的大孩子進行思考,以課本的知識脈絡為經、橫向統整的問題為緯,在師生一問一答的精彩互動中,交織出屬於地理科該有的廣度與深度。整節課下來,彷彿讓人有種喘不過氣的緊迫,但同學的臉上卻洋溢著充實與滿足的表情。 ◎八年級吳宜錚老師地理課(805班) 一、動手製作字卡,提升學習興趣 這是一堂開始於上課鐘聲前的地理課。 八年級的同學,在這學年要學習的地理課共有六課,課程的內容由七年級的「臺灣地理」進入到「中國地理」的介紹。 在學期一開始,宜錚老師先將全班分為六組,分別負責整理一課的圖表。每一組都有一項在上課前必須完成的工作—在課前先行閱讀課文,並經小組分工,摘錄出重點,再透過討論、重點分類與歸納後,將這些重點製作成可黏貼的字卡,以便上課時進行小組搶答遊戲。 二、擷取文本重點,建構知識體系 在製作字卡、繪製地圖或地形圖與氣候圖的過程當中,教學目標的設定除了增進同學對於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涵養同學繪畫與手作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能讓同學們靜下心來,經由與同學討論、聆聽他人的想法,一同摘要出屬於自己的重點,並將文本資料進一步的統整與歸納。最後,在海報紙上,按照圖表的空間與方位,連結文字與圖像,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小組分工合作,輕鬆形成記憶 在小組分工製作地圖與字卡的過程中,小組的討論可以讓同學對於文本的理解,由個人的認知擴大為小組的認知,並澄清自己所摘要的重點是否有誤,比對自己擷取的資訊與他人的異同,與他人進行分享與交流,是分組學習最為可貴的地方。 此外,長時間思考課文的重點並轉化為圖表,能讓同學將枯燥的知識與名詞,自然而然地形成記憶。 似乎,這一堂地理課並未因下課鐘聲而結束,留待同學的是課後更熱烈的討論與互動,期待下堂課,同學進行小組搶答時的精彩表現。 ◎十一年級劉威廷老師地理課(G11理組) 威廷老師的教學是依循著同學的認知發展而進行設計的:在高一時,採取分組教學,透過學習單的討論與老師的引導,讓課程導入豐富有趣的元素;到了高二,地理課進入文、理組的分流與專精,在進行教學活動前,老師的講述具引導作用,在此階段,教學模式採取講述搭配學習單上圖形筆記的模式;在高三,進入升學應考階段,則採取主題式的複習與觀念解題的雙向教學模式。 一、以學習單,提綱挈領 這一堂課的教學進度是高中地理科當中的「區域地理」,在課堂上,老師先發下學習單,學習單的設計很巧妙,大部分的空白版面,是預留給同學進行地圖的手繪。 威廷老師的教學是以講述作為引導,透過在課堂上的板書,帶領同學完成圖形筆記。目的是讓同學將能透過專心聽講,先理解課程概念,再經由動手畫、寫筆記,將繁雜的學科知識梳理清楚,建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接著,再由老師針對課程內容進行細部的講解與說明,進一步深化課程內容。 在圖表的繪製上,老師帶領同學以「顏色」區分地理區,再透過圖表,逐次介紹國家與宗教等各面向,以「圖」統整「學科知識」,以「具體圖像」連結「抽象的文字描述」,並詳細說明「成因」與「影響」,讓學生能理解課程脈絡,而不單單只是純粹的記憶。 二、提問激發思考,問題橫向統整 在課堂上,除了帶領同學筆記與閱讀課本外,同時,威廷老師以每分鐘約兩題的提問頻率,藉由提問,激發同學思考。 例如:「印度為何有宗教博物館之稱?」、「印度的種姓制度影響到社會的哪些層面?」「不丹或尼泊爾,何者是釋迦牟尼的誕生地?所以,哪裡不是佛教的發源地?」、「阿薩姆省是出產奶茶?還是紅茶?」、「大陸島是沈水作用,還是離水作用造成的?」 在介紹新知識的同時,老師不忘一併複習舊的知識,例如:提及南亞氣候,詢問同學「請問高地氣候在白天為何會很熱(氣溫會很高)?」時,橫向聯繫到中國地理,提問「中國有一個類似的高地氣候的都市,名為『日光城』,是指哪一個都市?」 三、鼓勵閱讀自學,養成筆記習慣 在老師引導同學建立筆記後,更要求同學在課後必須自行翻閱課本與手冊,做到對照筆記與閱讀文本,並相互參照與進行筆記的補充。例如:老師帶領同學參閱課本第86、87頁的「氣溫雨量圖」時,即同時提示同學標記相關資料可參閱手冊的第78、79頁,並要求同學在課後,進行補充筆記。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