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6/12 22:19:19瀏覽3444|回應3|推薦11 | ||||||||||||
或許是生活在孤立的海中小島,沒有與其他大陸接壤,於是讓好多人很在乎:自己到底有沒有「世界觀」(「世界」一詞,也可代換成「國際」,變成「國際觀」)。 於是,我們揶揄自己的世界觀,焦慮自己的世界觀,而且也很努力想要找出缺乏世界觀的終極原因。(上圖來源:放妮就可) 或許來自廣告的刺激,或許長輩都這樣說,或許也想不出其他原因了,於是好多人都相信,我們失去的那條通往世界大道,肯定是「英語」。所以,沒英語,沒世界;沒英文,沒成功! 說不出英語,看不懂英文,真的會失去世界觀嗎?那麼,什麼才是正常的世界觀呢? 會不會根本只是我們太緊張了呢? 看看以色列,他們的世界觀,也挺荒謬的! 我們只是自以為是世界的中心,以色列人可是以為自己是太陽系的中心,美國還要乖乖聽他們的話呢!
(圖片來源:Alphadesigner Explorer of Details) 或許,每個民族或每個國家,對於世界的看法,一定都有那個地域的狹隘視野。假設有人想要找出真正具有世界觀或國際觀的人,而隨機由世界各個國家各個角落抽查的話,我想,那個結果肯定會讓人驚訝不已。只要想想,出國去玩時,還要費力地向外國人解釋,「台灣不是中國喔!台灣是在這裡這裡和哪裡哪裡」等等,應該就能理解,鮮少人真的具有「完整的」「世界觀」或「國際觀」。 如果僅僅只有少數人,真正具有「完整的國際觀」,那麼,我們在著急什麼、焦慮什麼呢? 由英語裡 want 這個字想想,或許還有機會可以追朔出,焦慮真正的起由。 。。。。。。 want 是個有趣的字,藏著關於人性中「慾望本質」的有趣暗示。 want 這個字,最為大家所熟悉的意義,就在動詞形式的「想要,渴望」;然而,want 還有另一詞性、另一個意思,就是名詞形式的「缺乏」。 當一個文字含有多種含意時,通常彼此之間多少帶有隱晦的邏輯連結。want 所呈現的兩組含意,就是個例子:因為「缺乏」,則「渴望」;「缺乏」與「渴望」,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彼此之間有種循環動能,交替反覆。 同理,當我們的社會極度強調「國際觀」或「英語」這些事的時候,反應了至少兩個情況:第一,小島國家對於世界的難以掌握;第二,誤將英語難以學習,當成難以掌握世界、難以掌握成功。 表面上大家是期許著「透過英語,我們就能快速地擁有國際觀,達到擁抱世界的偉大夢想」。 但是實際上,普遍的感受應該是,「英語好難,到底要怎麼把英文學好?」或是「為什麼我明明學了英語,怎地還是沒有『世界觀的感覺』?」 甚至,更悲慘的還有:「英語離我好遙遠,世界離我更遙遠,成功已不在視線。」 沒有英語,就真的會失去世界?失去成功的機會?(當然,還要看成功的定義是什麼;這裡當然只的是最世俗的成功看法。) 。。。。。。 但是,我一直認為,「英語≠世界」,也一直想找出這個想法的問題,到底在哪裡。 於是,便試著回到「世界觀」這幾個字,看看有沒有機會,能找到答案。 。。。。。。 到底什麼是「國際觀」? 在「世界觀」或「國際觀」這兩詞裡,「世界」與「國際」,都已經是具象之詞,容易理解。但是「觀」這個字,很抽象,可能就藏有奧妙之處了。 。。。。。。 「觀」,是啥? 在中文裡,常有「觀看」這樣的詞彙,我們也很習慣,「觀」就是「看」的一種。然而,若是再仔細思索一下,可能會發現,中文裡的「觀」,應該不等同於「看」。「觀」比起「看」,應該還包含了更深刻的認識、更深層的消化與理解。 可以這麼說:「看」只是一個即刻又表象的動作;但是,「觀」既是一種態度,也代表一串程序。 《說文解字》是這麼介紹「觀」的: 「觀」,諦視也;「諦」,審也;「看」,睎也;「睎」,望也。 好像有點很難理解。 或許我們再把幾個關於「視」的定義,穿插交錯,就能比較清楚「觀」與「看」的定義與差別了。 在《博雅》裡,「看」的定義是「視也」;而在《釋名》裡,「望」的定義則是「惘也,視遠惘惘也。」 由《釋名》的解釋,可以理解,所謂的「望」,只是一種遠遠的看,看起來惘惘地,不清不楚模模糊糊地。於是「望」,就是「概括地知道個大概輪廓」罷了。 《說文解字》說,「望」就是「睎」,「睎」也是「看」。於是,所謂的「看」,就是「概括的知道表面,依稀有個輪廓」而已。 而「觀」,則嚴謹許多,因為「觀」是「諦視」。 「諦」這個字,由兩個字合成,皇帝的「帝」與「言」。皇帝對於其所言之語,必須三思且慎重;而接聽皇帝詔言之人,也必須專心並慎重。於是,「諦」就意味著放在心中,再三嚼味、反覆審視,在確認無誤之後,才能出口之言。所謂「真諦」,即是已經被代代審視、多層思慮之後,確認已經是關於人的生命,最核心的價值,才會被稱之為「真『諦』」。 於是,「諦」隱含著一種態度:慎重、嚴謹、審慎、深思熟慮。 而「觀」,既然是「諦視」,當然不是概括的睎看,而是「又深又沉的、思慮嚴謹的觀視」。(下圖來源) 。。。。。。 此外,我們也可再由《榖梁傳》關於「看」與「觀」的比較,發覺兩者之間,更為明確的差異: 「常視曰視,非常曰觀。」 所謂的「常」,就是一般、平凡、平常。「平常地看」,就是「常視」,也就是平常人平凡的眼光,只看輪廓而不看內在的淺薄之視。 先反地,「非常視」,即是「不平常的看」,也就是不平凡、超越一般人的眼光。可以由外在深入到內在的透視。 為了深入內在,「觀」,於是有兩道程序,第一步驟,就是以「眼睛」睎視的「看」;第二步驟,則是以「心」為「辨」的思索,透過謹慎態度與深思熟慮,然後「洞見『辨』識」最深的內在真諦。 於是,「看」若為「視而不識」;「觀」則是「深入洞見」。
。。。。。。 由「觀」,再回到「世界『觀』」或者「國際『觀』」,可能就能意識到,平時我們在使用這些詞語時,可能有點太過輕率隨便,也太過簡陋便宜。 我們知道「世界」很大,我們需要跨出去「看」,但是卻很少意識到,在走訪世界「看」各國之後,還需要一套「觀」的內在動能。 「觀」的「態度」,是種內在「程序」,由外在深入內在,由表層探入中心:由看見、認識、消化、辨別、融合、昇華、進而產生一套觀念。(甚至,根本不需要走訪世界,閱讀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文章,應該也能一樣地在內在運作相同的程序。) 於是,當我們自我期許著能夠有個「國際『觀』」或「世界『觀』」時,是否也該同時思考:自己應該帶著什麼樣的「態度」與「方法」,認識世界?是否能夠同時動用「眼」與「心」,一方面「眼看」世界的表層,另一方面還「心觀思辨」世界的底蘊? 如果世界果真必須「由心觀之」,那麼,想要累積「國際『觀』」的「觀」世界之法,根本不是「英語」呀!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跨越小島的侷限,連結世界,顯然,「英語」並不是主要的橋樑。 世界很大、很深,區域與區域之間,也有許多文化差異與種族隔閡,這些肯定不是僅僅透過英語,就能輕易跨越的。世界上的人種很多,人性多元,人與人之間,也有千萬種交流與互動的可能,這些,當然也不該單純地僅由語言或經濟,就能整齊化約。 。。。。。。 可是,什麼是「謹慎的看」,什麼是「內在的運作」呢? 或許,由《易經》的觀卦,可以看出個端倪: 觀卦可以解釋的內容,相當多;這裡,僅先重點說明。 由下而上的六條槓,代表的是「觀看」的程度與深度;而觀看的程度與深度,會決定一個人的氣度與高度。反之亦然。 最下面一條槓(爻),代表的是孩童的觀看態度(最低階的觀看)。孩童看事物,當然是無知淺薄,幼稚短視。對於小朋友來說,這種小看是正常的,無傷大雅。但是對於大人來說,若是還使用這種短小的眼光觀看事物,則可能帶來禍害。小則傷己,大則傷人(令人難過的是,這種類型的「童觀」,加上第二爻的「窺觀」,可能就是目前的主流啊。) 在觀卦裡的上乘之「觀」(最上兩爻),很有趣,也是必須由「觀己」開始。就是前面所謂的「由內在謹慎的審視」開始。由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環境、由小環境進入大環境,再進入他人的情境,如此,才能真正的了解外在世界,也才有能力評斷與辨別天下事物。 所以真正的「觀」,也就是「大觀」,是一種 心胸寬大、能納百川的深入洞見。是「氣度寬大者」的「高處觀看」。 在《三輔黃圖》裡有這樣一段話:周置兩觀,以表宮門。登之可以遠觀,故謂之觀。我們還可對照古時候的一種城門:「闕」,也稱為「觀」。「觀」的外觀,跟「觀卦」,真是雷同啊。 於是,「觀」這個字,很明顯地,同時隱含「高眺、遠觀」。想要觀天下,必須登高(闕上的白鶴為代表)。當然,大人之登高,並不是攀爬樓梯的身體往上升高,而是心態與心念的提高。(右圖:巴蜀漢闕) 。。。。。。 只是,該怎麼讓自己的內在「登上高處」,而具備「觀」能呢? 前面就提到,從自己內在作為起點。 讓我們想想這個程序,「由自己的內在起始,然後心態高昇,就能到達世界的彼端」,這,會不會就是《大學》裡幾個著名詞彙呢?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就古人來說,所謂的「天下」,應該能夠類比為今日的「世界」。 因此,關於世界觀的道理,古人早就告訴我們了呀! 顯然,想要達到「世界觀」,不必先由認真學英語開始,也無需辛苦賺錢出國走上好幾圈。 認識世界的起點,就簡單地由自我認識開始,記得修身養性、還有謹慎思辨,就有機會達到了。(上圖:國易堂) 相反地,若是沒有改變心態,僅求學英語就能擁有世界觀,而不是由內心修養開始,或許,這樣養出來的世界觀,不過僅僅只是種「童觀」或「窺觀」,而不是真正的世界觀了。 世界上不管哪種文化,都很重視「認識自己」,認為認識「自己」,才能認識外在的世界,甚且宇宙。也就是說,想要有健康的「世界『觀』」,還是由 修身養性、自我認識 開始吧! 。。。。。。 學科好,固然重要,但是那些「沒有自我認知的聰明人」,跟機器人,有什麼兩樣呢? |
||||||||||||
( 時事評論|雜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