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9/21 14:42:09瀏覽1811|回應0|推薦3 | |
國內物價持續上漲,自去年第三起出現的負利率現象惡化,不只短期實質利率降到零以下,連長期實質利率都呈負數。面對此一情勢,中央銀行仍決定以緩進的升息半碼(零點一二五個百分點)方式改善,未擴大利率升幅,理由之一是這波物價上漲屬偶發因素,不能因此「猛幹一番」,付出傷害經濟成長的代價。在穩定物價與拉拔經濟之間,中央銀行是兩難的,但負利率長期存在的經濟傷害亦不容央行低估,更可能產生經濟掠奪的反均富效應。 當物價上漲幅度超過名目利率,使實質利率為負數時,就是負利率現象,反映的是民眾的儲蓄利息收入,還不夠支應物價上漲所增加的支出;反過來說,借錢的利息負擔低於物價漲幅,因而借錢還比存錢划算。由於儲蓄收益為負,民眾為避免財富縮水及購買力下降,就可能出現儲蓄意願下降、消費增加、投資擴大等行為,且其消費、投資傾向與負利率正相關,亦即負利率幅度愈大,上述行為就會愈明顯。因此,在需求不足時,負利率是鼓勵消費、化解生產力過剩問題的一種手段,一如九○年代後期的日本,而以台灣經濟現勢來說,應是不需要運用負利率來刺激需求的。 尤其,負利率畢竟不是經濟正常運行時應有的現象,不僅可能導致資源的錯置,甚至是誘發經濟新難題的潛因。在負利率下,由於資金成本是負的,可能促使企業進行了盲目、過度的投資,由投資引發的龐大需求,就會帶動原物料、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進而產生成本面的物價上漲壓力;如果產銷鏈的傳導無礙,生產面價格的上升最終將反映到消費面價格,甚至形成通貨膨脹,去年的大陸經濟是典型的例子;反之,若價格傳導過程因需求不振而制約,就可能因上游投資過度而導致產能過剩,如此則有形成通貨緊縮之虞。很顯然的,這兩種情況都不是經濟發展所樂見的。 再者,負利率也是資產泡沫的催生因子。美國自二○○二年下半年出現負利率徵兆,為尋求高收益而自儲蓄釋出或增加借貸的資金大量湧向不動產,美國經濟最近為房地產泡沫所擾,可說是最鮮明的例子。一如前述,負利率或有刺激需求的短期榮景,但泡沬終究是必須修正的,若負利率的幅度過大或存在的期間過長,使泡沬規模愈脹愈大,則修正的過程也會愈痛苦,經濟付出的代價也可能愈大。這些潛在的負利率衝擊,政府不能視而不見,尤其是一年來住宅及建築融資增加近一成六,增幅比同期放款大一倍,房地產價格亦明顯上揚,形成泡沫的可能性正上升中,央行又豈能輕忽? 更重要的是,負利率會帶來不公平、反均富的財富重分配效果。通貨膨脹的經濟環境原本就對借錢的債務人有利,負利率則是對借款人的直接補貼,將會進一步深化這種財富移轉效應,亦即廣大的存款戶權益受損,並由以低成本取得資金的銀行、企業、政府等借貸者受益,形成一種由政策導致的經濟掠奪。在一般情況下,這是追求全民均富的政府所要極力避免的,因而央行未採積極作法改善負利率現象,要存款大眾繼續忍受財富移轉的經濟掠奪,必須提出更堅強而有力的理由,讓民眾相信這是換取經濟成長果實所必要的;否則,便應重估其政策是否失當。 央行以物價屬季節波動因素做為不宜採積極性貨幣政策的理由,似乎顯得單薄,也有些牽強,畢竟國際油價依然維持在每桶六十美元以上的高檔,且全球油品結構性供給吃緊問題未解,強壓未漲的國內油電價格更已成為不定時炸彈,國內物價警報並未因颱風季節過去而解除,負利率現象恐將持續,甚至可能惡化。央行不需要「猛幹」,也沒人要央行「猛幹」,只是國內的負利率問題不是剛剛才發生,而是已經持續逾一年了,對經濟的影響也漸顯現,必須及時正視,並籌謀對策了。(本文原刊於2005/09/21聯合報社論)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