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3/24 11:11:39瀏覽70|回應0|推薦1 | |
朝鮮發射衛星如同發射導彈
[薛理泰] (2012-03-21)
2009年4月5日,朝鮮宣布採用三級運載火箭“銀河2號”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這次衛星發射惡化了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的氛圍。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主席聲明,對朝鮮發射衛星進行譴責。次日平壤即宣布退出六方會談,並將按原狀恢復已經去功能化的核設施。這導致六方會談戛然而止,以迄於今。
2月29日朝鮮、美國剛達成一項協議,平壤稱應美方要求,決定暫停核試驗、遠程導彈試射和寧邊的鈾濃縮活動,並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暫停鈾濃縮活動進行監督。而美國則宣布,美國同意向朝鮮提供24萬噸營養食品。
發射衛星技術和導彈相同
朝、美達成的協議墨跡未幹,平壤即宣布將發射衛星。這意味著平壤高層一邊授權批准該協議,一邊卻在密鑼緊鼓地為衛星發射作準備工作。這項決定無非再次印證了平壤在國際談判中動輒不按常理出牌的習慣性表現,這就牽涉到國際社會對平壤是否具有誠信度的評估了。
似乎平壤並不把採用遠程火箭發射衛星視作遠程導彈的試射,因而並不認為衛星發射同遠程導彈試射有何關聯。這就需要審視衛星發射同遠程導彈試射的區別了。誠然,衛星發射與遠程導彈試射兩者在目的和軌跡上是有所區別的。衛星發射僅涉及運載火箭的上升階段,而遠程導彈試射還須顧及導彈在重返大氣層階段的安全性和如何安全地運送有效載荷抵達目的地這些因素。
然而,鑒于衛星運載火箭實際上就是一枚遠程導彈,就使用的導彈殼體、發動機、推進劑、製導系統、姿態調整系統以及發射場而言,毫無二致。朝鮮財力薄弱,空間技術相對落後,甚至衛星發射和遠程導彈試射均由同一個軍方單位執行。
何況,朝鮮試射、測試遠程導彈的能力相當薄弱,在現階段,尚不涉及遠程或洲際導彈在末段的安全性能及打擊精度,主要還是著眼於解決“有”或“無”的問題,亦即當務之急是如何有效地“打出去”。朝鮮國力弱小,對於發展空間技術的指導方針之一,據信也是“一次試驗,多方收效”。據此,從技術角度觀察,則朝鮮衛星發射與遠程導彈試射完全是一回事。
要在朝鮮衛星發射與遠程導彈試射之間作出鑑別,難度恰如在某國進行一次核試驗之後,如何鑑別該國最高當局之所以授權有關部門進行這次核試驗,究竟是出於研製核武器的需要還是著眼於“核能的和平利用”。這就涉及國際社會判讀資訊時的自由心證(free evaluation of evidence through inner conviction )了。
根據平壤一貫性的做法,下月進行衛星發射的決定既已作出,估計很難取消這項決定。國際社會也只能靜觀其變了。對於平壤與國際社會之間就衛星發射之舉進行的互動,筆者就犖犖大端,略談看法如下:
朝外交拿捏準確 美無力分身
其一,平壤擁有核導彈,為其國策所左右。核武器研製的進程呈現一貫性,有時表現為迂迴曲折,宗旨卻不受干擾。除非受到強大外力的抵制,不會輕易改變。既然國際社會無從提供夠多的胡蘿蔔,也無力祭起夠重的大棒,則平壤只有按照慣性,沿著既定的路線走下去了。
若論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前景,平壤將核彈、導彈“兩彈結合”之前,事猶可為;設若朝鮮核導彈就手,則事已不可為。簡言之,朝鮮是否及何時擁有核導彈,是朝核危機今後走向的分水嶺。
其二,在關鍵節點上,諸如核試爆和遠程導彈試射,過去平壤對形勢演變的預估均比華盛頓和北京更為精準。美國困身於反恐戰爭,對平壤舉棋不定,終於讓朝鮮掌握了核武器。而截至朝鮮第二次核試爆之前,北京連朝鮮發展戰略武器是基於國策所定尚且沒有定論。就決策學而言,讓平壤佔得先鞭。
平壤在強硬的軍事姿態和柔軟的外交動作之間,拿捏準確,切換及時,堪稱“無縫連結”。平壤在應該故作姿態時,顯得空前的強硬,絲毫沒有妥協的餘地;又在應該放下身段時,顯得柔情似水,富有人情味。質言之,是硬功夫到位,軟姿態到家。相對而言,美、中就是硬功夫不到位,軟姿態不到家了。
其三,去年金正日去世後,朝鮮《勞動新聞》發表社論,將研製核武器及發射國產人造衛星列為金正日留下的三大革命遺產之一。基此,無論平壤以何種姿態拒絕或出席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均是演戲而已,對於在朝鮮半島棄核的問題,各方不宜盲目樂觀。
其四,平壤決定發射衛星,不啻給奧巴馬政府當頭棒喝,讓其難於自圓其說,也向共和黨總統參選人提供了攻擊奧巴馬外交無能的砲彈。這項挑戰可能關乎美國總統大選。
其五,美國正全神貫注於伊朗核問題。當前美國海軍在加強海灣地區的軍力部署,掃雷艦從4艘增至8艘,沿海巡邏艦從5艘增至10艘,並增加4架CH-53型反雷直升機,宗旨是確保霍爾木茲海峽暢通。
伊朗是一個中等強國,石油資源豐富,人口眾多。伊朗財力雄厚,高科技水準較高,軍力不容小覷。此刻美國要打點精神,全力對付之。
當前美國財力支絀。美國軍方遵循新推出的軍事戰略,正在“收縮戰線”。就西方核心利益而言,畢竟朝核問題是局部性的,而伊核問題才是全局性的。據此,此刻美國也不遑對朝鮮施加更大的壓力,而施展“巧實力”可能是同平壤打交道時更有效的手段。
縱觀此事發展趨向,華府對平壤多半還是以懷柔為主。
作者是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員
去年金正日去世後,朝鮮《勞動新聞》發表社論,將研製核武器及發射國產人造衛星列為金正日留下的三大革命遺產之一。基此,無論平壤以何種姿態拒絕或出席朝核問題六方會談,均是演戲而已,對於在朝鮮半島棄核的問題,各方不宜盲目樂觀。
《聯合早報網》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