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讀「不願聆聽忠言的公眾」-聯合早報網2012.2.27
2012/03/03 09:19:32瀏覽43|回應0|推薦0

不願聆聽忠言的公眾

[拉詹] (2012-02-27)

  在最近訪歐期間,我發現似乎所有的經濟學家、媒體和商界人士都對自身國家的政治人物深感絕望。他們百思不得其解:政治人物為何無視橫亙在眼前的萬丈深淵,為何不能團結起來一鼓作氣解決當前的歐元危機?

  即便在解決方案上未能達成共識,政治人物何不一起開會制定一個超越一直重複的折中方案的計劃?這些人也認為,因為歐洲央行最近做出向銀行發放長期貸款的果敢決定,我們才有了一些喘息的空間。相比之下,政治人物們卻總是跟不上形勢,這樣下去只會搞垮歐洲。領導國家對他們來說真有那麼難嗎?

有遠見政治人物也難取得授權

  其中一個很容易被排除的說法是政治人物根本沒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政治領導人不必是經濟天才就能理解他們所聽到的建議,更何況他們其中許多人還是博學多才,飽讀詩書之輩。

  另一個說法 政治人物們都是短視的,被選舉週期所主導 可能有些道理,卻也不甚充分。因為即便是一個膽怯的行動所產生的不利後果,都會在連任選舉來臨之前徹底顯現。

  我聽到的最好解釋來自德國聯邦銀行前行長阿克塞爾‧韋伯(Axel Weber),他同時也是一位敏銳的政治觀察家。在韋伯看來,決策者基本上無法從公眾那裡得到授權來控制問題,尤其是那些看似微小但若得不到解決卻意味著巨大代價的新問題。

  如果是沒有經歷過的問題,公眾就很難相信不採取行動的可能後果。另一方面,若採取的行動預防了問題,公眾就不必經歷痛苦的經驗,選民甚至會因為行動造成了一些開銷而懲罰那些防患於未然的政治領導人。即使政治領導人完全可以預見到不行動將引發災難,他們可能也很難去說服選民或短視的政黨成員,一些短期花費是必要的。

  紙上談兵是很容易的,而在缺乏證據的情況下,人們往往安於現狀。因此,領導人只能等待,等到人們吃了一些苦頭後才能增加他們採取糾正行動的能力。

  如果不作為的代價逐漸增加的話,災難可能還可以避免。最可怕的莫過於那些“不作為成本”長期處於不可見狀態,但卻突然爆發的情況。當領導人獲得授權採取行動時,一切可能已經太晚了。

  一個經典例子是丘吉爾對希特勒野心的警告。希特勒的計劃在《我的奮鬥》(Mein Kampf) 一書中早有描述 在其演說中也毫不掩飾。但只有少數英國人願意相信這一切,許多人認為共產主義才是更重大的威脅,尤其是在大蕭條的那段艱難時期。

  納粹1938年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行為讓希特勒的野心暴露無疑。但丘吉爾在隔年波蘭被侵略後才被任命為海軍大臣;在1940年德軍揮師入侵法國之後才升任首相,可那時的英國已經完全陷入孤立了。

  如果丘吉爾能早些上台的話,英國的情況或許會好得多,但這意味著耗費巨資來重整軍備,只要希特勒有可能被證明是紙老虎就是人們無法接受的。與此同時,這還意味著將英國的命運託付給一個如今被認為是個不屈不撓的領導人,但當年卻根本不受信任的政治人物。

“不作為”的嚴重後果

  而“不作為”能產生非直接且超出比例後果的例子,在金融領域中尤為顯著。同時,金融領域的問題可能尤其棘手:若政治人物過度強調行動的緊迫性以換取授權,結果可能加速他們想要遏制的混亂的爆發。

  在貝爾斯登(Bear Stearns)危機與雷曼兄弟破產間的時期,美國政府在控制日益惡化的問題上沒有多少行動空間(雖然房地美和房利美這兩個政府撐腰的住房抵押貸款融資機構被政府暫時接管)。但雷曼兄弟倒閉所引發的恐慌卻促使國會通過問題資產救助計劃(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me) ,為銀行和汽車等行業伸出援手。美聯儲和財政部(還有全球各國當局聯手)手忙腳亂地採取行動防止了系統性的崩潰。一場原本估計只會造成幾千億美元損失的次貸問題,最終卻給全球帶來了遠為巨大的代價。

  同樣的,歐元區的政治人物們只有在市場進一步凸顯了不作為的代價時才能獲得授權。撇開德國試圖限制自己的出資額這個可以理解的做法,我們也很難想像政治人物們如何能先一步解決問題。

  歐洲央行是為歐元區爭取了一些時間,但這個穩定市場的作用可能會帶來好壞參半的影響。歐洲人是否看清楚了深淵並能夠忍受領導人採取更強有力的行動?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話,那麼市場可能得進一步惡化,才有可能促成一個解決歐元區危機的全盤方案。

  此外,當政府債券收益變得像美國一樣低時,即使像黑石集團創始人彼得森(Peter Peterson)這類末日預言家一直在大聲疾呼,公眾依舊對財政問題沒有什麼緊迫感。我們希望接下來的美國總統選舉將為稅務和福利改革帶來更有啟發性的公眾討論。不然的話,債務市場收益就可能必須迅速上升來讓公眾接受問題的存在,並讓政治人物們有足夠的空間來解決問題。

  因此,請不要指責政治人物短視和猶豫不決;真正有錯的可能是我們這些不願聆聽擔憂者忠言的公眾。

作者Raghuram Rajan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現任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教授。

英文原題: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

版權所有: Project Syndicate, 2012.

《聯合早報網》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6157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