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讀「溫家寶接受日本廣播協會電視專訪」-中國評論新聞網2010.6.2
2010/06/03 18:02:07瀏覽354|回應0|推薦3

溫家寶接受日本廣播協會電視專訪(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2 08:52:44  

  中評社香港6月2日電/中國總理溫家寶6月1日上午在東京接受了日本廣播協會(NHK)電視台主持人國谷裕子專訪。新華網報道,訪問全文如下:

  國谷裕子:感謝您接受我們採訪。

  溫家寶:很高興接受你的採訪。

  國谷裕子:這是您就任總理後第二次訪問日本,第一次是“融冰之旅”。這次訪問日本的主要目的是什麼?訪問對日中關係有怎樣的意義?

  溫家寶:時隔三年,我再次訪問日本,心裡非常高興。我願意通過NHK電視台向廣大日本民眾表示問候。如果說三年以前是“融冰之旅”,三年後,中日關係發生了很大變化,兩國建立了戰略互惠關係。這次訪問我們可以叫做“信心與希望之旅”。

  訪問的主要目的是增強互信,加強合作,夯實兩國友好的基礎。通過同鳩山首相的會談,增進了兩國領導人的互信,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其中包括重建中日總理熱線、建立兩國防務部門海上聯絡機制、商簽海上搜救協定等。我們還就加強兩國經貿合作進行了探討,商定將綠色經濟、能源環保、電子商務等作為重點領域。這些從根本上都有利於兩國關係的發展。

  我以極大的熱情進行了四場民間外交。第一場是在日中友好七團體和僑界四團體的歡迎晚宴上,我用“心”發表了一篇即席演講。第二場是在日本經濟界團體歡迎午餐會上,我用“理”發表了一篇即席演講。第三場是同兩國文化界人士座談的時候,我用“情”同他們交流。第四場是在同日本民眾和學生接觸中,我用“行”與他們交流。通過這四場活動,我感覺到,中日兩國民眾的心靈和感情是可以溝通的,中日合作是有著廣闊前景的。現在,中日兩國經濟緊密相聯,誰也離不開誰。我們還要加強文化和人文交往,這是我們友誼的根,是我們友好的基礎。

  現在看來,我訪問的目的達到了,訪問是成功的。

  國谷裕子:剛才聽到您熱情洋溢的話我深受感動,日中兩國在2006年就決定建立戰略互惠關係,這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關於東海油氣田開發問題,這次雙方同意正式啟動落實東海問題原則共識的政府間換文談判,我認為這是很好的事情,是雙贏的。您對此有何想法?

  溫家寶:中日就東海問題達成原則共識後,雙方領導人對此事都很關心。我常講,好事多磨,水到渠成。雙方決定正式啟動政府間換文談判,這朝著解決東海問題的方向邁進了一步。我們主張本著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原則妥善解決東海問題,這最符合中日兩國人民的利益。雙方需要相互理解,形成共識,逐步推進,使東海真正成為和平之海、友好之海、合作之海。   

 
國谷裕子:當前全世界比較關注中國對“天安號”事件的表態。中國的想法到底是什麼?我們看來,中國採取比較慎重的態度,同朝鮮和韓國都保持一定距離,為什麼?是由於對事件的背景不了解,需要繼續觀察,還是不想刺激朝鮮?

  溫家寶:“天安號”沉沒是一起不幸的事件。對於韓國人民尤其是遇難者家屬的悲痛心情,我們表示理解,並向他們表示慰問,多次對遇難者表示哀悼。

  中國是一個主持正義、負責任的國家,在處理這個問題上,我們沒有任何私利。我們主要的著眼點就是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我們重視韓方和其他國家進行的聯合調查及各方的反應,將根據事情的本來面目,也就是事情的是非曲直來決定立場。

  我們呼籲各方冷靜克制,不要使事態升級,更不要發生衝突。因為發生衝突,受害最深的是韓朝兩國人民,中國也難於幸免。中國有一句成語: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樣的感受只有相鄰的國家才會有。在這個問題上,我同李明博總統先後進行了約4個小時的深談。我們的談話一直是在友好、坦誠和相互理解的氣氛下進行的。

  中國的立場是鮮明的:一是一貫主張並致力於維護半島和平穩定;二是堅持通過六方會談解決半島的無核化問題。這兩條都關乎東北亞和平和安定,六方會談更具有根本意義,只有實現半島無核化才能實現半島長治久安。

  日本是東北亞重要國家,也是中國和韓國的近鄰,我們希望在維護東北亞安全與合作等重大問題上同日本進行合作。昨天我同鳩山首相進行了小範圍會談,原定15分鐘,實際談了半個多小時。

  國谷裕子:韓國可能本周內提議聯合國安理會討論“天安號”事件,國際上對此也有期待,對中國的期待也很高,希望中國更積極地做朝鮮工作。中國對此持何態度?

  溫家寶:中方理解李明博總統及韓國政府當前的困難處境,也理解韓國人民的心情。剛才我已經講過,中國將依據事情的本來面目決定自己的立場。我們將認真了解、研究各方面的情況和反應,公正、客觀地表明態度。我們在安理會上會怎麼做,請主持人繼續觀察。

  國谷裕子:看來韓國處理起來很為難,但中國夾在朝韓之間,是否也很為難?

  溫家寶:我多次表示,我們不袒護任何一方,我們會秉持公正的立場,但是我們對問題看得更為深遠,也就是說任何處理方式都要從根本上有利於半島和平穩定。

  國谷裕子:正如溫總理所談,東北亞穩定與和平是最為重要的事情。中國的軍力快速增長,海軍力量增強。另外,在中國國力增強的同時,中國年輕人愛國主義上漲,排外情緒上升,這令人擔憂。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溫家寶:關於中國的軍力,其實你想知道的是軍費的增長。中國的軍費在世界上是不高的。多年來,中國的軍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足1.5%,而世界平均水平是4%,況且中國的軍費主要是用於人員開支,我不必過多解釋這種情況。重要的是,中國的軍事發展是透明的。中國在近現代史上飽受列強淩辱,我們深知和平、獨立來之不易。中國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唯一的目的是自衛,從來沒有侵占過別國一寸土地。無論從哪方面看,中國對任何國家都不會構成威脅。我這次在日本的幾次演講中都強調,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永遠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永遠不稱霸。

  至於談到中國青年的愛國精神,我以為這是應該加以肯定的,我本人就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我曾說過這樣的話:我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滴鮮血,都是愛國的。即使我死了,燒成灰燼,也是愛國的。關鍵問題是,一個人、一個民族,還要懂得平等地對待那些平等待我的國家和民族,為構建和諧世界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要教育年輕人,關心世界,關心整個人類的命運,也就是說要具有世界眼光。

  國谷裕子:日中政府之間的關係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兩國人民特別是年輕人之間的親近感似乎不如過去,有待改善,為什麼彼此之間有這樣的隔閡?如何改善?最大的問題和課題是什麼?

  溫家寶:談到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隔閡,歸根到底是如何認識歷史和現實的問題。我們之所以強調以史為鑒、面向未來,決不是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增進兩國人民的感情和友誼,不讓歷史悲劇重演。如果談到現實,二戰以後,日本憲法規定日本要走和平發展道路。這給日本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日本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新中國成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提出要堅持和平發展、和諧發展。也就是說,中日都要走和平發展道路,兩國人民應該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合作。

  我重視增進兩國民眾的相互理解,我對兩國民眾之間的友好從來不悲觀。從我自己的經歷看,三年前我訪問日本,在國會演講時,贏得11次掌聲,直到我離開國會大廳,走到很遠的地方,還能聽到掌聲不斷。在從東京到京都的路上,我看到日本國民自發地站在道路兩旁,揮手歡迎。我同日本農民交朋友,同日本青年交流,同他們一起打棒球,同他們通信。我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思想、感情和良知是可以溝通的。年長的人是這樣,年輕人也是這樣。對年輕人,要加以教育和引導。兩國的領導人、新聞媒體、教育界都要做溝通兩國人民情感的工作,促進相互理解。

  我提個建議供你們參考,希望媒體今後不要再公布兩國國民尤其是青年相互不信任的所謂民調數字了,要把功夫下在溝通兩國人民情感的實實在在的工作上。
 
  國谷裕子:您的建議非常好,我們今後更應該增強相互理解才行。我就中國國內政治經濟提個問題。中國的貧富差距似乎在拉大。您提出要在餘下的三年左右任期內,竭盡所能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解決收入分配問題。您準備怎麼做?

  溫家寶:中國發展不平衡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存在貧富差距,個人收入之間也存在貧富差距。坦率地講,這種差距還有拉大的現象。一個社會如果財富只集中在少數人手里,那麼注定這個社會是不公平的,因而它也是不穩定的。

  在今後三年任期內,我們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更加注重促進社會公平。在這方面,我要盡最大努力。

  首先是教育,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我們已經實行了真正意義的9年免費義務教育,但這還不夠,還要進一步發展高中階段的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我們已經決定,對於職業教育要實行獎助學金制度。首先對於農村貧困家庭的子女和學農的學生要免學費。我們還實行大學生獎助學金制度。兩年前,中國的高校入學率為20%,在校生超過2000萬,但是當時獎助學金只有18億元。我們用兩年時間把它提高到350億元,獎助學金的覆蓋率達到40%。

  我們對農村給予特別的關注,因為農村的孩子生活條件相對較差,學習條件相對也較差。對農村的孩子,除了免除學雜費,還免除課本費;對於農村寄宿生,還要給予補助。

  教育公平就是為人人提供同等的受教育機會,我們將繼續把這件事情做好。

  其次是醫療。醫療涉及每個人的健康,我們決定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任何國家都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為了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央政府將在最近3年內投入8500億元人民幣,做幾項重要的工作。

  第一、在農村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就是政府拿出120元,個人拿出30元,作為統籌基金,記在農民個人帳戶上,實行大病統籌,按不同比例報銷。農民有了這筆資金,就可以上鄉衛生所、縣醫院乃至省會醫院看病。隨著政府財政的增長,我們將不斷提高新農合政府補助的比例。

  第二、在城鎮,我們實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主要是管“一老一小一殘”。也就是說,主要是由國家出資,地方和個人配套,讓這部分群眾能夠有錢看病。至於城鎮職工,享有醫療保險待遇,退休後繼續享受。

  第三、社會保障。社會保障主要指幾項重要的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這是三項最重要的保險,另外還有工傷保險,我們現在正在逐步推廣這些保險。我只給你舉一個例子,就是農村也要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農民到了60歲,就可以拿到基礎養老金每月55元,這在過去農民連想都不敢想。農村和城市低保已基本普及,覆蓋面達到90%以上,城市超過2700萬人,農村超過4000萬人。

  此外,農民還免除了農業稅,這是中國2000多年種糧納稅歷史的終結。農民種糧不再交任何錢,國家反而要給予補貼。

  當然,我們實行的社會保障制度是低水平、保基本、廣覆蓋的。我們國家太大,人口太多,我們需要逐步提高水平。

  為了緩解收入不平衡的狀況,我們將採取多種措施,在一次分配中提高職工收入的比重;在二次分配中,政府財政支出更多向弱勢群體以及教育、醫療等公共事業傾斜。

  所有這些工作都已提上議事日程並在逐項落實。只有實現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才能體現這個社會應有的價值,才能讓人民得到幸福和尊嚴。

  國谷裕子:您如何看待中國的政治改革?中國將如何推進民主化進程?

  溫家寶:我們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社會管理體制等方面的改革。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也不會有經濟體制改革的成功,我們從一開始就是這樣想的,也就是這樣做的。

  政治體制改革概括起來應該注重解決四方面問題:第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保證公民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第二是完善社會主義法制,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第三是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第四是實現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409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