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讀「富士康事件呼喚反思發展與分配模式」-韓方明2010.6.2
2010/06/04 22:58:09瀏覽373|回應0|推薦3

富士康事件呼喚反思發展與分配模式

[韓方明] (2010-06-02)

  我們需要反思三十多年來我們採取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什麼?當製造業的利潤間接大量流向金融和房地產等熱門行業的時候,這種利潤分配的不合理性,造成製造業的利潤越來越薄,不得不靠加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來參與競爭,工人的工資和福利作為成本往往就被廠方“攤薄”了。

  他們曾以自己的青春年華為企業掙取了利潤,和其他成千上萬的工人一起用他們超負荷的勞動和過低的工資支撐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曾共同登上美國《時代》雜誌的榜單,但卻讓自己的生命提前謝幕。富士康流水線上正處於花季年齡的工人接二連三地自殺,這是對生命的自戕還是對工廠、對社會的無聲的反抗?

  自殺事件如同校園慘案一樣成為公共事件、公共問題,它不僅僅是一個企業、幾個員工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必須正視的問題。

  面對這樣的社會問題,政府應當站在哪一邊?媒體應當承擔什麼樣的角色?應當如何報道如何引導?社會又該如何反思這事件……種種疑惑在筆者腦海裡縈繞不去。 

頻頻自殺始自2000年

  據悉,自2000年以來,各地工廠裡的員工自殺事件就不斷發生,僅富士康一家企業在內地的生產基地2007年至2010年1月就發生過9起自殺事件,只因多種原因沒得到充分曝光,沒引起社會輿論廣泛關注。而如今,隨著媒體的開放和特別是網路媒體的普遍應用而使得代工廠的黑暗面曝光在陽光下、讓工人自殺事件突兀在人們眼前。

  富士康工人自殺事件如同井噴一般爆發,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自殺事件發生後,富士康不但聘請了心理醫生,還找來了一些宗教人士祈禱做法事、調風水。可郭台銘剛剛在鏡頭前公開道歉並表示要盡一切努力制止自殺事件的發生,一夜之間就再次發生同樣的事件。就在筆者提筆寫這篇文章時,又傳來消息:富士康深圳基地第13名工人自殺!

  2007年以來,筆者曾經數次公開撰文譴責珠三角地區的代工廠們,也特別批評了富士康。但眼下富士康流水線上的工人接二連三地跳樓自殺,讓人痛心之餘,不得不再次思考:為什麼數年過去了,富士康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許多代工廠有血汗工廠之嫌

  不少企業做得很大,動輒一個廠區就有數萬、甚至幾十萬雇員。緊張的勞動、連續的加班、簡單重複的工作、簡陋的住所、封閉式的軍事化管理、單調的業餘生活、稀缺的人間溫情 這就是那些工人們的生活。

  筆者堅認眼下的國內有許多代工廠都存在“血汗工廠”之嫌。因為它們大都以經濟效益為第一而忽視人性。像富士康這樣的數十萬工人的廠區,已經成為一個小社會。這個小社會是否健康有序,直接影響工人們的身心健康。應有娛樂、休閒活動空間,心理輔導服務。已公開的調查數據顯示,富士康在改善工人生活設施條件方面投入了不少資金,是所有在國內的台資企業中做得最好的,但郭台銘自己也說:“分攤到幾十萬員工身上就很少了”。大筆的投資,到了員工身上卻沒有起到預期的作用。

  當然不應簡單化地遷怒於某一個人或某一個企業,也不能一味地譴責血汗工廠,更不能一味地謾罵某一個企業或老闆。根本的原因大概還在於,大型代工廠資本主義的經營模式把工人機器化之後,對人的心理的傷害過於深重。卓別林早在《摩登時代》就諷刺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生產模式把人物化為生產線上的一部機器,而如今的現狀則比當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反思經濟發展與分配模式

  我們需要反思三十多年來我們採取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什麼?當製造業的利潤間接大量流向金融和房地產等熱門行業的時候,這種利潤分配的不合理性,造成製造業的利潤越來越薄,不得不靠加大生產規模、降低生產成本來參與競爭,工人的工資和福利作為成本往往就被廠方“攤薄”了。

  筆者相信,一手創建了富士康“帝國”的郭台銘內心也是不安的,富士康的利潤來之不易。但讓工人體面勞動、讓工人作為人而活得有尊嚴,是企業應對工人負的責任。工人們工作、生活都在工廠這個社區裡,要在這裡解決吃住溫飽問題以及社會角色轉換問題,還有婚戀社交、技能學習、休閒娛樂等需求,但低廉的工資使他們不得不“努力爭取”加班以求多掙點,放棄的就是生命的休整。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如果繼續這樣下去自然是十分危險的。

  筆者呼籲社會各界關心、共同探究深層次的原因,尋求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另外也建議郭台銘別再坐著私人飛機僕僕風塵頻頻進出深圳,也無需再讓主管們“不問工人問鬼神”了,抽空自己下基層到流水線上去做工並和工人們生活一個星期,或許就能找到問題所在。

作者是中國全國政協外委會副主任 以上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機構團體


《聯合早報》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4098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