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讀「國、民兩黨合作下的兩岸關係 」-蔡瑋2009.6.19
2009/06/20 11:38:33瀏覽294|回應0|推薦1

國、民兩黨合作下的兩岸關係

[蔡逸儒] (2009-06-19)


 
  本月1日,台北親藍媒體以社論方式指出,國民兩黨競相奔走北京的後遺症令人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憂的是國民兩黨的黑白臉架構可能解體,喜的是台灣內耗可能降低,國民兩黨的大陸政策可能出現較佳競合。兩者都是由台灣立場出發,前者對台灣不利,後者對台灣較好,不管如何,這其中確實反映了一些問題。

  本月3日,民進黨本來要討論“黨公職人員訪問中國注意事項”,想要規範日後前往中國大陸參訪人員的言行,結果被以對中國戰略論述模糊,只重細節為由,遭到黨內不同派系攻擊,最後宣告破功,全案遭到擱置,以後再議。不過民進黨躲得了今天,躲不了明天,終將要面對中國崛起的事實。

  筆者以下觀點則是由不同的角度切入,使用不同語彙,主要強調的是,如果國、民兩黨合流,但萬一不是往兩岸關係正向、雙贏、統一,或至少是整合的方向發展,而是往異化的方向前進,一個統一意志的台灣面對一個日漸強大的中國,未來兩岸關係問題反而更大,而這種可能不是不存在的。

為爭取台灣而委曲求全

  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大陸在思想、行為上都有很大的變化。至少在兩岸關係上就由過去的血洗解放,到現在的和平發展,北京部分學者甚至認為,一個穩定繁榮的台灣對雙邊關係並非壞事。國共關係不但和解,也發展出了一套對話機制。北京對民進黨也從過去的排斥批判,到現在願意對話交流。時代真是不同了。

  再舉個例子,北京為了爭取台灣民心簡直到了委曲求全的地步。在政治、外交、軍事、經濟各個層面都要小心,就怕傷了台灣民心與自尊。一中原則,和平統一既然讓人討厭,就只講和平發展,多談一中架構,而和平協議短期無法實現,就以和平發展架構替代,中國台北造成反彈,就只說中華台北。只要台灣高興就好。

  關於中共與民進黨交流對話一事,過去一直在私下各別的管道進行之中,但自從胡錦濤、賈慶林、王毅等人高調喊話之後,現在也能公開推動。大陸學者有人指出,北京此舉目的不在分化、利用台灣內部矛盾,其與民進黨的交流將有助於台灣內部的穩定,形成社會共識,甚至有利於國民黨的有效執政。仍是正向思考。

  在大家樂見兩岸關係良性發展的當下,總還是得有人扮演烏鴉的角色,發出一點警訊,讓人提高警覺,謀定而後動,不要只看到眼前的發展,就忘了潛藏的問題。若由中國傳統的福禍相倚觀點,或共產黨一分為二的辯證法出發,事情有利就會有弊,有弊就會有利。這種道理大家都懂,筆者就再來當一次烏鴉。

  簡單地說,如果由鬥爭、零和的角度出發,中國大陸目前是以一個統一的意志(全國上下追求國家統一)對付分裂的台灣(內有統獨對立、族群分裂),如果國共兩黨對話、民共兩黨交流能夠轉化民進黨逢中必反的立場固然很好,但如果反而促成了國民兩黨之間的共識,聯手對付中國,豈非失策?這種可能不能說是沒有。

  坦白地說,大家都心知肚明,國民黨如果不是過去曾經丟了政權,為了反對民進黨執政,凸顯兩黨差異,其大陸和兩岸政策也絕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而且國民黨內部今天其實還潛藏有不少李登輝的信徒與人馬,也有一股所謂本土派的力量存在,他們的反中、厭中情緒只是暫時被政治氛圍與經濟利益所壓抑住而已。

會強化台灣內部共識?

  再談到民進黨,民進黨的反中、仇中立場根深蒂固,訪中不會有立即效果,沒有一個長期發展轉化的過程是不可能有所變化的。這可由他們反對簽署兩岸經濟合作協議架構,反對兩岸簽定和平協議,反對陸資赴台,一切都要公民投票得到證實。只要和中國大陸接觸往來就是親中,就是賣台,就是枉顧台灣安全與主權。

  陳水扁講過,他任內最大的成就就是把藍軍拖向綠營,轉化了整個社會對於兩岸關係的認知,以為中國是中國,台灣是台灣,兩岸一邊一國,讓多數人認為自己只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主張統一在台灣成了異類。馬英九不也曾說過,國民兩黨之間的差距再大,也不會大過國共、兩岸之間的距離?難道大家都忘了?

  如果國共、民共兩黨交流反而強化了台灣內部的共識,國民兩黨合流,自覺台灣和大陸真是兩個不同的社會,現在幾如敵我的矛盾成功轉化成為人民內部矛盾,讓要求維持現狀的國民黨,贊成獨台的本土派與主張臺獨的民進黨進行聯手合作,以台灣優先和愛台灣之名,共同對付北京這個外來的壓力與敵人,兩岸關係再度變為敵我矛盾,統一的台灣面對強大自信的大陸,這時的兩岸關係會是一個什麼模樣,還真讓人感到好奇。

  說起來,交流、對話、溝通都是好事,透過利益輸送也能滿足一些人的需求,但是如果兩岸當局不能採取具體有效措施,在一段合理期間內建構起一個包含兩岸共同未來的願景,或更具體的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認知,當前兩岸關係的改善會不會只是短期現象就有一點讓人操心了。當然,筆者深知事情不會如此單純,中國共產黨對於如何把壞事變為好事常有異於常人的本事,或許筆者只是杞人憂天罷了!

作者是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


《聯合早報網》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305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