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研讀「從“兩會”看中共對臺政策的趨向 」-邵宗海2009.3.17
2009/04/14 00:46:41瀏覽560|回應0|推薦1

群晃  任宏

目前準備的如何?不論筆試或口試,所長決定出題方向,所以將所長近期之研究與發表之文章找出來研讀,對考試準備一定有些幫助!


從“兩會”看中共對臺政策的趨向

[邵宗海] (2009-03-17)

 
 
  一般來說,中共對臺政策的訂定一定先由黨內審議,比如說經由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的討論,再呈交政治局或政治局常委會審批定調。

  但是,每年三月召開的“兩會”,由於總有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會提案或建議,鑒于對民意機構起碼的尊重,中共當局務必要做出回應,加上人代會也可作成決議案,所以一些政策都會因此產生。

  當然在此情況下,如“兩會”有討論或決議一些與涉台相關的議案,就可嗅到對中共對臺政策的風向,值得外間注意。

中共對臺政策的總評

  這次兩會中,“政協”賈慶林的談話與溫家寶對“人代會”的“政府工作報告”,當然是重要觀察重點。溫家寶在會議結朿後的記者會也很重要。但是,特別是“政府工作報告”,有時它涉及到台灣問題的內容,往往就是反映中共黨內已經定調的決策。

  “兩會”由全國政協揭開序幕,賈慶林在政協開幕的談話中有段話具有指標意義:“十一屆全國政協抓住台灣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和兩岸關係發展面臨的難得歷史機遇,積極加強同台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和各界人士的聯繫”。

  這段話是否反映了中共當局的決策,或暗示北京對臺政策的趨向,值得注意。對照本次(十一屆二次) 政協委員楊思澤在台聯與台盟分組討論中建議:“台聯來當邀請單位,邀請呂秀蓮參訪大陸”,就具有相當大的想像空間。

  至於溫家寶3月5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則對涉台問題有較多的強調。其中談到兩岸情勢時就呈現相當樂觀的話氣,與賈慶林的看法相似,這更表示政治局常委會九人決策小組對兩岸情勢走向看法已趨一致。

  特別是,溫家寶說“過去的一年,對臺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台灣局勢發生積極變化,兩岸關係取得重大突破”,所以強調“兩岸關係開始步入和平發展軌道”,這段談話正可反映出中共現階段對臺政策的總評。

項目最具體的官方文件

  兩岸要採全面的經貿交流,以求更進一步的經濟與金融合作,顯見是目前兩岸相互受惠的項目。所以溫家寶說,“我們要繼續全面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

  至於兩岸經濟合作具體的方式,一是溫提出的要“支援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另一則是溫主動建議的“加快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推動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逐步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

  在3月12日的記者會上,溫家寶則再強調“能夠通過適當的方式抓緊商議和簽署協議,建立有利於兩岸的合作機制”。而負責實際推動之責的陳雲林,則更早在3月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作為兩岸協商談判的受權團體,海協會將推動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逐步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

  最令兩岸覺得敏感,但又無法避免的政治性議題,在這次溫家寶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露無遺。也許這就是陳雲林所說的,溫是在全面貫徹胡錦濤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三十週年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溫特別指出:“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努力增強兩岸雙方政治互信。在此基礎上,我們願意通過協商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探討兩岸政治、軍事問題,為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創造條件”,其中如世界衛生組織溫亦在記者會上說“會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這應是中共歷來政府官方文件裡,對政治議題琢磨最多的一次,也是項目最具體的一次。這樣的走向當然是因為“胡六點”在去年底已經發表了定調的看法,但更重要的也是中共借助溫家寶的報告來提醒內部,說明黨與政府今後對涉台措施將會採取同一步伐。

作者為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兼所長


《聯合早報網》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zer6699&aid=28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