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27 21:16:11瀏覽573|回應1|推薦15 | |
不知打自幾時,也開始用照片臨摩起這個城市的街廓與市容、圖騰與氣味、眾生與人云。 花開自春來,葉落知冬臨,悲秋總似歌,而溽熱的夏夜,桂花蒸般的騰騰殺氣,更像指尖流逝不返的悠悠歲月,在鏡頭的顯像中,注入了涓涓滴滴的明暗光影,倏倏忽忽的游移速度,切切換換的景深景淺,卻在彈指起落間,以剎那一閃的卡擦聲,縮寫千江千月萬天萬里的廣裘畫面於快門一瞬間。 天下何其遼闊,人心維度何其渺遠,唯付梓於4×6的菲林膠捲裡,最是洞悉天地干支、瞭然大千乾坤、透澈世界經緯、通悟婆娑纖維。 從此回憶的囊篋裡,不再用有限的腦容量裝載拋光過的回憶,而是用一張張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照片支撐起記憶的骨架,用遠山含笑近水多情的畫面定格起迢迢生命的旅程,以單眼代替近視眼捕捉起分明四季與心中纏繞的絲連。 若說歲月碾過,文字走過的是心路歷程,那時光拂過,照片應是綠水千山下,唯一跌迦成坐的不滅傳說。 以前相當迷信文字、篤信筆下真章,文以縱橫相聚千里、字以連合兼善天下,總認為縱算文有過實,必也八九不十相去不遠;尤其習慣依傍文字行走的路徑,總有似曾相識的神會貼近太多當下心情,因而在事過境遷後,反芻走過的文字山水,不是因焦點模糊難以聚焦,要不就因曝光太過反白成黑,而讓自己在反差的失落中,常有掩門一歎的惋然。 若說文字是撲朔迷離的煙霧區,照片應是不文過飾非下最不遮的萬里無雲。 比起文字含蓄隱諱的不揚、或筆拙詞窮時的困窘,照片往往更能呈現一種穿透事實的張力,以直接有力的一針見血訴說著眼見為憑的鐵證如山、事實勝雄辯。 曾與友人論及文字與照片所不同角度的論述點,究竟文能載道還是照片較能傳承說話;這種話題與雞生蛋、蛋生雞一般,當然是沒有結論的話題。不過若說文字濃淡如西子,輕勻重抹總相宜,那照片該是遠觀近看皆文章的甲骨文或楔形字了。因為當見山是山,山可能是水的出處;當見水是水,水可能是山的來源。 一張照片,我相信不說的背後故事永遠比畫面來得精彩。就像一篇文章,堆砌再堆砌、重疊再重疊,能描繪的終究是有限,而能讓人真正讀入的心情畢竟還是遺落在人間。 喜歡黑白照片所呈相的山水意境,更甚於彩色照片所營造出的繽紛五彩,就如喜歡單色系列衣著的俐落簡潔,更甚於繁花錦簇所堆疊的萬紫千紅般;一切的從簡、一切的拋卻,所能描盡的人生,是我人生的禪、生活的偈、門後的法。 聽友人曾論及,黑白照所能表現出的高度技巧與極至之境,反是彩色照所瞠乎其後難望其項背的,尤其在人體肢體語言的細膩度與人物表情的纖維度上,黑白粒子所呈現的疏淡漸層、濃密轉進,既兼而有國畫潑墨大器的庸容、湘繡婉約緊緻的密度、甚而有油彩臨摹的寫實與抽象,可說蟬薄輕疏螺香畫眉,十足百般況味,輕重濃淡皆是人生街景。 我亦獨沽黑山白水、非黑即白所營造出的黑白人生,而中間色層則是我內心的一片天與地、歲與年、心與事!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