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仰望世界屋脊的傾斜角度
2010/05/31 22:14:49瀏覽514|回應2|推薦11

囿限於所知所學劃地為界的半調,也自知個性中得過且過的好逸,在專業議題甚或引經據典的論述上,我向來心虛且閃躲到需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地步。深諳與其獻曝不如藏拙的虛懷之道,讓我不僅自發性地匿跡於這區塊的碰撞,且以臨淵如履冰般地深以為戒,唯恐稍一沾邊,火花不熾卻反曝其短,不僅難堪也實自討沒趣,甚且更怕畫虎不成的反展露出自己向來羞於示人的「肚臍眼」,那恐非原立意初衷在此書寫的本意。尤其在年歲虛長、智慧卻不長的狀況下,遺忘總比記憶來得快,消化又比吸收來得慢,所以面對晦澀又艱深的專業闡述,或普羅大眾所關心的辯證議題,往往在我興折服贊歎之餘,也祇能以四十五度的仰角之姿,一方大力鼓掌,一方卻保持等距,觀望那浩瀚之遙的星象系譜。

在閱讀的選項上,因鍾愛柔性與抒情方位的筆調,讓我對這世界的坐擁角度常有很個人化的偏執,甚或祇獨沽某一特定的基調,而關起耳目以迴避過多雜沓的聲響與目側。

因輕風楊柳而築就的夢迴,或因斜風細雨所惱起的秋風,讓我的閱讀旅程,一路走來,總充塞著因不博覽而顯空泛的旅人圖誌。固守個人品讀的狹礙與趨向唯美感受的癖好,的確讓我在閱讀的寬度上少了宏觀的視野,在知識的高度上缺了立面的透視,在學養的深度上更祇看到自己的人生起伏,而完全忽視牽髮動身的世界脈動,也因而在我以「我」為單一出發點的書寫上,薄弱的,不僅是筆下厚度,更削減讀來春風如沐的可看度了。

閱讀的喜好固然框限所知所聞的眼界,然而閱讀本身,畢竟是雙瞳聚焦後與書本貼平的心靈對話空間,那是沒有地域疆界、也沒領地劃分的書上旅行。由是透過書寫者的彩筆,一步步走於一條生命逆溯的反照期,從綜觀角度的點、生活經驗的線、思維感受的面、生命粹鍊的體、進而共鳴到心靈深處的魂,再由表層文字印證於心,由內化交疊瞭然於心,由神領意會觀照入心,藉諸共同體察的醒覺喚醒生命的感動與認同,修補並拼湊破損的心靈地圖,而讓生命不再破碎於孤寂無援之境,讓心靈不再呻吟於沒有出口的瓶頸裡。

在我傾斜的面觀裡,我是如此看待生活與壓力、生命與時間的。生命歲月的累進與肩上包袱的沉重成正比,如何在適當時機卸下重量,如何在人生轉角遇上峰迴,不就存乎在一次次生命的感動與觸動間,得以放下、重整、蓄勢、待發與啟帆?一行詩的憾動心絃、一段文字的發人深省、一篇文章的教學相長,甚而閤上一本書時的閉目冥思仰天喟嘆,那都是支撐生命再予待續的心靈藥帖。

在閱讀與書寫的款曲中,我一直是個無趣且自封的人,雖然我常將自己界定成一個充滿下文的疑問句,但也祇有自己心中肚明那沒有下回分解的章回,讓我所自處的世界一直欠缺放眼四周、縱觀天下的恢宏大器,因此我常羞赧於自己向無大文豪攻佔版面的書單,真的張羅不出冰淇淋以饗來客。因此,在以引用或論述做為錦衣華服的文字介面上,我的一襲布衣多少間接暴露我閱讀上的寒愴與簡陋,然而在我傾斜的目空自珍角度裡,沒有比活在當下,活得自適,更得其所哉貼近生活禪了。

因而,我所取經的對象,向無名言佳句豐富我的文筆;我所閱讀的人生,可平凡到生活中的一草一木。我在俯拾皆人生的況味中體會生命的平凡,且在平凡的日子裡,感受平凡的可喜與不易。

對社會的貧富不均、金字塔論,我少有抱怨不公,因為我知道成功的過程總有汗水,失敗的背後自有成因,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因此我知足;對政治,我少有激烈表態,因為我瞭解時勢造英雄、局勢也可產狗熊,這個社會的常態與非常態總有我目測不及的轉角,我無法一窺全局,因此我不佞言、不妄斷。為人處事上,因認定個性決定命運,因此不去擁抱的人群,反成我一慣恬然自處的人際關係。

撇開文字面下,我所看待的日子,我所慣處的生活,如我仰望這世界屋脊邊緣的傾斜角度,天遠地高,山秀水美,太陽底下無鮮事,一方角落品人生。

我思我在、我在我思。我在我的世界書寫我但看的窗景,而藤蔓慢慢沿窗攀爬、月眉悄悄心上掩落。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林錫銘‧攝影筆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也愧......
2010/06/09 00:08

A.身為媒體人......愧...........

B.「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嚐」謙、讓也是分享,也是給自己有游移空間,進退都有空間轉圜。


朱顏(ju2119) 於 2010-06-10 20:30 回覆:

一生,最大的功課,就是在生活中學做人。

而最常反覆複寫的,就是找盡各種說服自己的理由~開釋自己。友人老笑我自欺欺人鴕鳥心態,我倒想:若真如鴕鳥,就鑽個地洞,醃漬起這般是是非非、成就起那般滋滋味味,倒也未嘗不可!


林錫銘‧攝影筆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角度與弧度
2010/06/04 19:14

就是觀照每個位置每個角度,未必都能宏觀,偏執未必就是壞處,鍾情與耕耘一小方,反能更專注有所成,與其博而不精,也就容易淪為泛泛,好似什都懂卻沒一樣精通;時下電視裡一堆「名嘴」,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包不談,今天談政治明天說八卦,人神靈外太空都可以討論,太多議題都超出他們知識與能力,說多了....只讓人清楚看到他們的貧乏與無知,與其這樣......為何不專注自己所長,讓人折服,而非搖頭。

我想角度未必要符人所望,弧度卻可讓自己更自在彎曲,也可等距且不疏離。


朱顏(ju2119) 於 2010-06-08 21:14 回覆:

常有感現今社會中,大眾傳媒被淪為政治操弄之工具,早已失卻媒體人所更該自重自持的「風骨」;有時目睹所謂檯面人物,那種斷章取義的渲染之辭、那種唯恐天下不亂的危言聳聽、那種無限上綱擴大解讀的說非成是,早期常讓我義憤填膺如鯁在喉,而現在則祇會以消極的眼不見為淨,扭頭對抗那些面目可憎的嘴臉……。很無奈,然而,人生,事涉於人,就會有成事在人的諸般無奈……。

不知您以為然否,對人對事的切入角度,與待人接物的處世弧度,是攸關相連的。當我們能在認知與看法上允執厥中留置他人位置時,不同時也給了自己預留回身轉頭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