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體用的原則是「以柔為體,以不爭為用」,亦即本體是以「鬆柔」為前提奠基,而應敵時則採「不爭」的態度,這裡的「不爭」,就是「捨己從人」,因為太極拳是以「應物自然」為主旨的拳術,所謂「捨己」,並非真的「捨己」,而是順應來勢,伺機而動;乘虛而入,避實就虛;因勢利導,後發先至;所謂「從人」,就是順應對方來勢而擊之,也就是『讓中不讓』-順對方來勢,讓對方抓空,以致失勢傾跌,進而順勢攻擊之;外人看來以為我們是被動,其實主控權仍操之在我,過去太極前輩們常說:「怎麼來,就怎麼打。」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那如何才能做到「捨己從人」呢?首先要具備聽、懂勁之功夫,先期掌握對方的「動意」和來力的方向、速度和大小;再者,在接觸的瞬間,要有靈活的身手(上下要同步)和沉穩的下盤,以便在綿密的配合對方的攻擊動向時不致失掉自己的平衡與穩定,期能使其抓到的是「空點」而不是可著力的「實點」或已失重心的「敗點」或「力突點」;而當對方力盡或落空失中時,也要在瞬息萬變中掌握這機勢,進而順勢借力發勁;而上述這些藝精技純的功夫,還是有賴平日長期的站樁、練拳和各式推手散手的訓練,絕對沒有一蹴可即的秘笈,所謂:「大道甚夷,而民好徑」,還是拋掉「勝負心」和「名利心」,「享受孤寂」一步一腳印的勤練,纔是練好太極拳最最有效的秘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