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變與不變之間──美國《紐約客》的傳統與挑戰
2010/09/04 22:52:45瀏覽1324|回應0|推薦4
  
  
  雖說美國的出版業及傳媒發達,但純文學雜誌普遍來說仍以季刊型(quarterly),或由大學英美文學系主編贊助(如BU波士頓大學寫作班的AGNI)的同仁型出版品為主。一篇小說在還有點名氣的此類雜誌上發表,恐怕稿費連五十元美金都還不到。能夠躋身少數有發表園地的大型文化/藝文雜誌如《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 Monthly)、《哈柏》(Harper)、《紐約客》(The New Yorker)不僅是文學新人,更是成名作家的夢想。
  這其中又以《紐約客》最為人所覬覦,不僅稿費動輒兩、三千美元(而且一旦採用,不必等刊出即付款), 更是由於《紐約客》悠久光輝的傳統,一旦在上面發表過小說,那種彷彿走入美國文學博物館,與約翰厄普戴克(John Updike)、約翰齊福(John Cheever)、J.D.沙林傑(J. D. Salinger)並列的美好幻覺更是千金難買。在這種榮譽感和競爭心下,《紐約客》的作家群在文壇常予人一種小圈圈的印象,但也有人視之為《紐約客》的另一悠久傳統之一。
  在創刊初期,一九二○年代的文化菁英如桃樂西派克(Dorothy Parker)、E.B.懷特(E. B. White)等人都是《紐約客》的編輯,每天中午他們必到時代廣場著名的亞岡昆飯店(Algonquin Hotel)用餐,隨後各方來會,頭角崢嶸。此一午餐會有時多達二、三十人,都是能言善道的精彩人物,特立獨行引人側目。亞岡昆飯店更因此留名,成為傳奇的歷史場景。
  《紐約客》似乎也沒有再出現如當年的盛況。儘管每逢周年慶特刊、厄普戴克、安貝娣(Ann Beattie)、艾莉絲夢若(Alice Munro)……等人都會來個合照或新作特展(這幾年還加上了村上春樹),但是《紐約客》的影響力在式微卻是不爭的事實。
  「重視傳統」是《紐約客》給人的強烈印象。七十多年都未曾改變的標幟人物,戴著高禮帽、穿著燕尾服,拈單眼鏡片觀賞蝴蝶的提利先生(Eustace Tilly)漫畫,無疑說盡了《紐約客》多年來恪遵捍衛的創刊精神──一本都會的、犀利的、品味的知識份子雜誌。這也就是為什麼八十幾年來,這本雜誌的總 編輯只換過五次。掌編務最久的威廉蕭(William Shaw),從創辦人哈洛羅斯(Harold Ross)手中接棒後,締造了美國文學的第二高峰,發掘了齊福‧沙林傑、厄普戴克……等人。
  但在一九八五年,就在威廉蕭在位三十三年後,《紐約客》經營易 手,以一億六千八百萬賣給了紐豪斯集團(Newhouse),蕭也被迫交出了編輯棒。但這一交棒過程,引發了文壇大地震,卻是始料未及。宛如政變風雲,旗下編輯群及作家聯署抗議,唯恐新上任的羅勃蓋特立普(Robert Gottlieb)將破壞風格,連早已隱居不問世事多年的沙林傑也因此事重出江湖。最後還得由蕭出面一一拜會安撫,風波才告平息。
  這樣父權大家長的結構 (Patriarchal hierarchy)早已是《紐約客》的隱憂,面對電腦及全球化即將席捲的九○年代,該雜誌的發行量在逐年銳減,讀者群的日益老化,終於迫使紐豪斯集團在 一九九二年採取了非常手段,請來了時尚雜誌《浮華人生》(Vanity Fair)的總編輯,來自英國的出版女強人提娜布朗(Tina Brown)來拯救這本雜誌的命運。
  提娜布朗的上任在初期相當引起爭議,不僅因為她當時不過是四十出頭的女性,更由於她向來異類的編輯理念,這在當初她把《浮華人生》從一本二流女性雜誌提升至一流 的具綜合性文化視野的流行必讀可見一斑。布朗深諳媒體在歷經世紀性換血階段,她以出身牛津大學的文化背景、配合天生對潮流的敏感,在接掌《紐約客》後做了幾項大膽嘗試,例如加強了影像處理,將攝影的敘事及文學性放在了重點位置;一、兩萬字刊完的專題報導文學也是她的創舉,讓《紐約客》不再侷限於紐約這樣的視界,而與更多元的讀者做接觸。此外,她更大膽地推展報導文學改編成為電影,以《紐約客》的名聲與好萊塢力量結合。
  《紐約客》在一九九三、九四年銷售量確實出現轉機,但是布朗女士雖已盡力,但是所作仍屬有限,而紐豪斯集團也因財務問題轉讓了《紐約客》,現在該雜誌為Conde Net集團所有。至於提娜布朗,不似她在九二年上任時引起的各方關注,已於一九九八年悄悄辭去了總編輯一職,之後投效史匹柏「夢工場」(Dream work)企業,創辦「談話」(Talk)這本新雜誌,並擔任電影製片部的顧問。這對提娜布朗來說恐怕是必然的一條路。
  大衛芮米克(David Remnick)之後接任總編輯一職至今。這位《華盛頓郵報》出身、曾獲普立茲文學獎的歷史與報導文學作家,十年來穩住了雜誌陣腳,在網路興盛的二十一世紀初擔當此一職務尤其任重道遠。但他對政治時事的關心明顯也影響了雜誌風格與立場,在二○○四年美國總統大選時,公開於雜誌撰文力挺民主黨候選人凱瑞,打破了《紐約客》八十年來不做政治表態的傳統。
  回顧《紐約客》這半世紀來的角色,我們必需承認它對美國文化所作出的貢獻。以它龍頭老大的地位,當年率先發表了約翰赫賽(John Hersey)對戰後廣島的報導,並在六○年代質疑越戰聲浪中,首開先例刊載了強納遜歇爾(Jonathan Schell)的越南發稿,並於八○年代愛滋蔓延,同志平權方興未艾之際,成為第一本主流雜誌刊登同志作家,當時尚在耶魯唸大學的大衛賴維(David Leavitt)的小說……然而,不能否認的是,文學可以不死、 文學的生態卻不能不變。如何才能讓「品質保證」不會變成高眉自負的同義字?怎樣才可以兼顧「傳統」與「潮流」?這些都是文學雜誌共同的處境。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hengk&aid=438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