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村聲巴黎評論
2010/07/30 09:36:04瀏覽1281|回應0|推薦7

  
  
  《村聲》︰有聲有色,似村非村

  周二傍晚的曼哈頓,總有一堆人擠在書報攤前等報紙。他們不是求知若渴的文學讀者,而是一群急需租屋的房客,但他們所等待的卻是歷史悠久、由知名美國小說家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率同頗具影響力的自由派文化名人,所創辦的《村聲》雜誌(The Village Voice)。
  這份厚達百頁的週刊不是一般的人文雜誌,相反地,它除了方便實惠的租屋訊息外,大量色情分類廣告堂而皇之占去數十頁之多。儘管如此,一部新戲或一本新書,仍常在廣告或封面上加上來自《村聲》雜誌的評語,得到《村聲》的好評依然是種光榮。
  赴美念書之前,我就聽說過這極度自由的文化品牌,第一次翻閱時,早我幾年來美國的印度裔醫學博士班室友撇撇嘴:「這本雜誌不好。」等我熟悉了《村聲》風格後,才了解他指的不是色情廣告,而是它的顛覆性。《村聲》所堅持的,對邊緣議題的長期關心、對藝術文化評論的多元角度,讓左派與右派、自由與保守的對話有了意義,但在我的印度裔室友或許多其他美國人心中,美國代表的是富足與秩序,《村聲》呈現的另一種現實,以及混亂多元的思維令他們焦慮,但也只有開放自由到一定成熟度的社會,才會出現這樣的刊物。
  《村聲》之「村」,指的是格林威治村,這個名字早已成為波希米亞、前衛、多元的同義詞,不可諱言,有些半調子藝術家假這些標籤之名,讓「非主流」蒙上了幼稚、逃避、封閉的色彩。但「非主流」作品也該有客觀評準,不能因實驗性強,就成了一小撮人自我膨脹的藉口。而《村聲》的藝評,不但為小眾藝術做出美學定義,也對大眾文化提出新解讀。雖自詡為「非主流」,《村聲》眼界卻更開闊,這也是為何它始終為文化人矚目的原因,而文章好,企畫強,《村聲》更證明非主流也可以有聲有色,絕非因陋就簡。幾年前它的銷售直線下滑時,我們以為它要不關門,要不改變路線,沒想到最後它乾脆在紐約本地一律免費贈閱,廣告量反而起死回生。
  值得一提的是,由《村聲》舉辦的「歐比」(Obie)戲劇獎,是唯一對外百老匯優秀作品頒發的戲劇獎,讓許多劇作家有了更大的創作空間與後盾,像是後來以《蝴蝶君》聲名大噪的華裔劇作家黃哲倫、大師級的山姆謝柏(Sam Shepard),早年都因「歐比」的肯定才讓他們不致被埋沒。
  台北《破》周報發行之初,顯然有意效法《村聲》,開本用紙版型都相似,然而《村聲》的成功並不因為其形式,它的文化關懷務實入世,並非一味懷抱理想色彩,導致最後與社會脫節。前衛不是藝術家的特權,它的實現不在單獨作品的完成,而在能凝聚更包容的集體意識。就這方面來說,《村聲》是走得夠遠、夠紮實。

  
  
  《巴黎評論》︰純粹的文學力

  二○○三年秋,《巴黎評論》(Paris Review)的創辦人與主編喬治.普林波頓(George Plimpton)逝世時,在台灣似乎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但《巴黎評論》卻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純文學雜誌之一。一九五三年它於巴黎創立,在發刊詞中,著名小說家威廉史泰隆(William Styron,《蘇菲的抉擇》作者)寫道:「親愛的讀者,《巴黎評論》希望強調創作園地──小說與詩──雖不是排斥評論,但覺得應當將它從現下各雜誌太過顯著的位子,移到它屬於的版面,像是全書的後段。」
  如此大膽標榜創作的《巴黎評論》,在普林波頓這位紐約富豪之子的資助下,五十多年來果真發掘了無數重要的美國作家,像是傑克.克魯亞克(Jack Kerouac)、菲力普.羅斯(Philip Roth)、唐納.巴撒姆(Donald Barthelme)等,他們的處女作都在此初試啼聲。此外,奈波爾(V.S. Naipaul)、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等日後揚名國際的非美國本土作家,也藉著《巴黎評論》首度與英語系讀者見面。
  雖然在《巴黎評論》中少見評論文字,但是他們對文學評論與研究仍具極大貢獻,那是由於他們獨樹一格的「大師訪談系列」(Writers at Work lnterview),在英語文學雜誌界至今沒有任何一本像《巴黎評論》,如此有系統且大規模地蒐集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作家群像,讓他們自己來談創作,回應讀者與評論。
  從E.M.佛斯特(E.M. Foster)到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從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到納博可夫(Vladimir Nabokov),這些早就是世界文壇的傳奇人物,都曾在《巴黎評論》中侃侃而談,留給文學研究者不可缺的第一手資料。至於為何許多知名作家不接受其他雜誌的類似訪問,而獨鍾《巴黎評論》?或許可歸因於主編普林波頓長袖善舞,知交滿天下的個性,佛斯特與海明威專號,就是由他親自出馬所完成。
  在普林波頓主導下的《巴黎評論》,始終有著名家光環圍繞,使它成為同類中的佼佼者。然他一手訓練出的接班人布麗姬修斯(Brigid Hughes),卻在普林波頓逝世不滿兩年後被裁撤,據說是由於新的董事們希望《巴黎評論》日後走向綜合路線。而布麗姬修斯另起爐灶,於二○○六年另創一本延續《巴黎評論》精神的刊物《公共空間》(A Public Space),值得我們密切注意其後續發展。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shengk&aid=4274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