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22 20:27:33瀏覽2457|回應0|推薦14 | |
光陰為何物也!顏氏家訓〈勉學〉:「光陰可惜,譬諸流水」。此喻光陰無情,分秒必爭,又似流水易逝。吾則以為,光陰似水流,水有所去,人無水憂,使水無所歸,則人必患於水。蓋自古無不為患之水,直欲使水不為患,難矣!故患於水者,乃所謂虛擲荒渡光陰者。 「光陰如白駒過隙」。江淹〈別賦〉:「明月白露,光陰往來」。韓愈〈進學解〉:「焚膏繼晷,恆兀兀以窮年」。曹丕〈典論‧論文〉:「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朱自清〈匆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等皆略述光陰之梗概。是以,曩昔亦有秉燭夜遊,及時行樂,所謂愛惜光陰者。 光陰為空間之延續,合而為時空。吾證以:「松柏生於山林,其始也困於蓬蒿,阨於牛羊野獸,待其終也,歷千年而不朽」;人類立足於地球,其初也惑於教化,亂於物競天擇,及其末也,蹈光陰以延續。 光陰為百代之過客,見諸文人之更迭,咀嚼詩文之韻味可知矣。例有莊子〈勸學篇〉:「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李斯〈諫逐客〉告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陶淵明其人「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王羲之勉子寫完一缸水,嘗謂:「快樂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丘遲勵友:「…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其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文采豐華,韻律流暢,溢於翰墨,千古傳誦。詩仙李白年十五,遍干諸侯,其詩「下江陵」,洶湧澎湃,氣勢磅礡。韓愈提倡古文,後人譽其「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再者蘇軾為文,如行雲流水,「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司馬光幼時破缸救友,傳為美談,嗣後貴為宰相尚訓子孫以:「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淫傾家;石崇奢靡跨人,卒以此死東市」。蔣士銓不忘母恩,所著「鳴機夜課圖記」一文,記述慈母行狀事蹟,真情流露。汪中「哀鹽船文」,載述乾隆三十五年,江蘇儀徵鹽船失火(人禍),焚及溺者千有四百人,此重大社會事件,造成民怨,足為當政者戒。朱自清望著父親蹣跚的「背影」–「看他那肥胖的,一身青布棉袍、黑布馬褂,想起與父親聚少離多,不覺悲從衷來」。及近代殘腳跛足之鄭豐喜〈汪洋中的一條船〉,完成學業後不幸病故,遺孀承其遺願興建圖書館等。皆光陰過百代之遺跡,而書籍、表冊為其流傳之功也。 夫世人有為光陰所絆,致顛沛流離、輾轉病榻、為情所困而苦其心志者,不勝枚舉;然亦有絆(掌控)於光陰,致事業有成、金榜題名、榮歸故里而自得其樂者,不乏多例。故吾歌吟之引為頌,其頌曰: 光陰,光陰!逝者如斯兮,棄擲埋沒,糞土不能銷蝕。 光陰,光陰!不捨晝夜兮,焯若星月,何曾隱晦墜失。 光陰,光陰!去者如彼兮,隨波逐流,放蕩乎非此時。 光陰,光陰!夜以繼日兮,逆來順受,勤勉之永不遲。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