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0/18 14:48:14瀏覽1330|回應24|推薦93 | |
今年的國慶遊行及晚宴﹐ 原本應在十月八日舉行﹐ 但因為一些政治因素﹐ 被迫延後一周﹐ 為了表示中華民國百年慶典不容海峽對岸攪局﹐ 大家更是踴躍出席﹐表現海外僑胞對政府的支持。上星期六早上參加國慶升旗典禮及遊行﹐ 下午聽了在中國城圖書館舉辦的 ” 南京大屠殺 “ 作者張純如的母親張盈盈博士 ” 無法遺忘的女子(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 講座及簽書儀式。 晚上參加國慶晚宴。 在 Chinatown 整整待了十二個小時。
聽張教授委委道來愛女的寫作過程及後來發生不幸的原由﹐我數度熱淚盈眶﹐想到從小就喜歡寫作的純如一定很讓媽媽引以為傲﹐ 她是那麼善感﹐有才氣。 張教授說﹕” 純如從小就很喜歡看書﹐ 常常自己寫文章﹐ 訂成書, 自幼就表現出寫作和閱讀的天賦,並且在和爸媽聊天中, 了解到家族與日軍侵華的歷史,從而萌發出研究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意願,甚至在讀大學時毅然轉換到新聞專業 "。 張教授還清晰的記得女兒是如何開啟對歷史和寫作的熱忱,更伴隨她經過了書寫 " 南京大屠殺 " 的經過, 1996年,張純如在史坦福大學看到南京大屠殺史料展覽,在震驚之余,並認為西方此類的書籍,電影等記錄太少了,以致西方國家只知道納粹屠殺猶太人,不知道侵華日軍在二戰中也瘋狂地屠殺中國人,她決定寫書,揭露日本的殘暴,並提醒世人勿忘歷史。 張教授說﹐ 她寫這本書的目的有三﹕一是記錄女兒的生平及創作歷程,二是為在媽媽去世時僅兩歲的外孫留下資料,三是平息各界對張純如之死的議論。 為了這三個原因﹐她撥開心頭的傷痛,用心血花費5 年時間,寫成了這本新書。在女兒2004年11月過世之後,她曾悲傷過一段時間,直到2007年才正式動筆,於2009年成書。最重要的是 ” 讓人們記住純如是如何生,而非如何死 “,她說﹕" 女兒去世的消息傳出後,社會媒體對於死因有太多版本的揣測,但是和她最後走向低谷的6個月相比,她生活了36年,她的努力,她的熱情,她的奮鬥,她的成就,才是最應該給人們留下的回憶。 演講完後的 問 & 答﹐很多人問的問題都集中在為什麼張純如會舉槍自殺? 張教授說,純如是在寫下 “ 南京大屠殺 ” 等三部作品後﹐在寫有關在菲律賓被日軍俘獲的美軍戰俘的新書過程中精神崩潰, 繼而自殺的。她覺得最大的原因是抗憂鬱症藥物副作用﹐工作太辛苦﹐常常長途旅行身體精神體力差,及當時兩歲的孩子有自閉症等﹐ 都帶給她極大壓力﹐ 但會走上自殺的絕路, 絕不是她的初衷﹐ 應該是抗抑鬱藥物的負作用。 聽到有人繼續追問﹕你們當時知道她要自殺嗎 ? 妳們母女有常溝通嗎?。。。。 我覺得很不忍心﹐舉手發言說﹕“ 張教授﹐我們對純如的去世都覺得非常不捨和惋惜﹐看到您能把悲傷化成力量﹐ 為她寫書﹐ 我真的很感動﹐ 我只想藉這個機會表達我對您的敬意。 我自己也有一個二十六歲的女兒﹐ 她也是從小熱愛寫作﹐ 也是個理想主義者﹐ 所以﹐ 我特別能體會您的心情。。。。” 語未畢﹐ 我不禁哽咽﹐勉強把話講完. 只聽到四週響起一片鼓掌聲, 我想, 我說出了今天來參加的大部份讀者的心聲。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