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月光祈禱(余光中〈珍珠項鍊〉)
2008/12/04 23:54:52瀏覽8458|回應0|推薦0

余光中〈珍珠項鍊〉

滾散在回憶的每一個角落
半輩子多珍貴的日子
以為再也拾不攏來的了
卻被那珠寶店的女孩子
用一只藍磁的盤子
帶笑地托來我面前,問道
十八吋的這一條,合不合意
就這麼,三十年的歲月成串了
一年還不到一寸,好貴的時光啊
每一粒都含著銀灰的晶瑩
溫潤而圓滿,就像有幸
跟你同享的每一個日子
每一粒,晴天的露珠
每一粒,陰天的雨珠
分手的日子,每一粒
牽掛在心頭的念珠
串成有始有終的這一條項鍊
依依地靠在你心口
全憑這貫穿日月
十八寸長的一線因緣



作者介紹

余光中,1928年出生,福建永春人。1952年畢業于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先後擔任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教授、政大西語系主任,臺大、東海、東吳、淡江四校兼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及系主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外文研究所所長。其間兩度赴美講學,曾獲澳洲政府文化獎金,並應邀訪問澳洲各大學。兩度前往菲律賓講學,並赴韓、英、瑞典等國出席各種國際會議,宣讀論文。曾主編藍星詩頁、現代文學等刊物,為藍星詩社的發起人之一。曾獲臺灣文藝協會新詩獎(1962年)、十大傑出青年(1966年)、第15屆詩歌類國家文藝獎(1990年)。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等文字創作,自稱此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余光中持續創作逾四十年,除了是當代詩壇健將,亦是散文大家、批評家、與優秀的翻譯家。

張曉風在〈作家如是觀〉一文中,曾說余光中是當代中國作家中最有希望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不論這種預測是否過於誇大,余光中的詩文在質與量上,的確都是表現極其優異的。余光中在1952年出版《舟子的悲歌》之後,三十三年之間出版了十三本詩集,每本詩集又各有殊異別緻之處,這樣的出版量是許多詩人望塵莫及的,蕭蕭稱此為「奔流」,認為余光中是一種「奔流的生命」。余光中除了詩歌創作之外,亦以散文創作及評論揚名。他的散文抒情敘景,承襲了徐霞客的藝術特徵與精神,陳辛蕙曾指出:「余光中早年遊記散文,以抒情敘事為主,向來感性強烈,不重知性。但自一九八二年〈杖底煙霞〉等剖析山水遊記的論文系列發表,指出徐霞客善用奇筆,又充分結合文學感性和地理知性,是其遊記最成功與最值得稱道處之後,余光中在遊記創作上,便做了很大的修正——簡言之,余光中遊記散文,自此便開始格外重視知性與感性的平衡、諧調與揉融,幾乎篇篇如此,無有例外。」足見余光中的作品是自傳統出發走向現代,復又深入傳統之中。

嘉嘉賞析:

余光中這首詩表達的是和妻子間深摯的情意,人生的諸多情緣其實也是如此相依相近的。因此,這首詩讓我想起了摯友,也想起了最親愛的家人與學生。古人以月光代表團圓,月光自古以來有著溫暖的依偎,以月光祈禱,是希望同樣在月光下的我們,可以如同「珍珠項鍊」般有著「一線長長的因緣」。



忙碌的一週結束後,雅君從花蓮寄來的幸福就已悄悄放置在房前的書架上,封底、封面、信紙和小卡都是雅君的風格,信封也是我所熟悉的雅君寫我名字的樣子,雖然距離遙遠了,但是暖暖的心意卻是綿長。

姊妹間情感的線也隱隱間越牽越長:那時住在女舍只隔幾層樓,我們常以衣服、食物相贈,常常約在走廊樓梯間討論難解的教育學程報告,一起完成許許多多的教案與試教,最後畢業搬離宿舍時,我們也寫長長的信給彼此,不斷重複地道別,依依不捨地相送。接著又是台北、新竹間的迢迢,那段生命鑄刻的記憶,以及妳騎機車載著我穿梭的日子,教我說些對白的叮嚀,如信中所言都還時光歷歷,昨日悠悠。然後隱隱然又看到這縷線延展到了花蓮,你們的花蓮,以及妳在花蓮的樣子。

我想像你面對中央山脈開始學習煮菜的樣子,想像妳開始學習開車手忙腳亂的樣子,想像妳穿著公主裝騎腳踏車閒晃買小東西的樣子,想像妳拿起紙筆素材製作精美小物的樣子,也想像妳終於拋開一切感受幸福的樣子。想到妳就會想到英彥,他從大學與妳初識至成為你的丈夫,從未改變的認真優秀,也從未改變對妳的疼惜與在乎,因此,「跟雅君見證幸福、相信幸福」的種種總是堅定而親切,也讓人感動而放心。

親愛的姊妹,謝謝妳自始至終這股溫柔的力量,希望妳在花蓮的日子用盡全力拋開一切去傻氣悠閒,去鋪張浪漫,去享受為人妻的溫柔從容。

雖然我們將不易相見,但夜裡卻可以一起看到月光。我以月光祈禱。






親愛的家人與學生們,我的幸福是可以每天跟你們同時望著同一個方向,從心的最底層凝聚最親切的依靠,然後或許說話,或許微笑,或許彼此成長。

月亮都有看到。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iajiateacher&aid=244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