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04 23:04:49瀏覽21869|回應0|推薦4 | |
鄭愁予〈情婦〉 在一青石的小城 所以 作者介紹: 鄭愁予,本名鄭文韜,1933年出生,河北省人。軍人家庭出身,童年隨軍人父親征戰南北,曾就讀北平崇德中學及北京大學暑期文學班,用筆甚勤,曾發表詩作於北平平民日報、中學生月刊、武漢時報、衡陽力報。後隨家人遷臺,先後畢業於新竹中學、中興大學。曾加入現代派、創世紀詩社,並支持羊令野創辦南北笛詩社。1968年應邀赴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參加「國際寫作計劃」,1972年在愛荷華大學獲創作藝術碩士學位,並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轉往耶魯大學,在東亞語文學系當高級講師。爾後陸續任耶魯駐校詩人及資深中文導師,並曾出任聯合文學社長。 鄭愁予於抗戰期間,隨母親遷徙避難,途中由母親教授古典詩詞。有論者認為鄭愁予的詩有古典的神韻,但他認為自己並沒承繼古典詩文,只是因為他有古典詩人的情操,新詩語言用的是白話文,表現的主題也是來自平實的生活體驗。「愁予」此一筆名典故來自《楚辭‧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以及,辛棄疾〈菩薩蠻〉:「江晚鄭愁予,山間聞鷓鴣。」鄭愁予早期的詩有二大特色:一是心懷故土、家國之情十分濃厚,二是詩文中俯拾可見的流放意識。七○年代以後的鄭愁予,溫婉的詩風依舊,但描述主調略有不同,最主要是流浪情懷不復,變得成熟穩重。在創作技巧方面,長於形象的描繪,使用的語言比較散文化、口語化。楊牧曾論道:「(鄭愁予)以清楚的白話……為我們傳達了一種時間的空間的悲劇情調。」七○年代正是鄭愁予赴美深造的年代,他自己曾解釋赴美後詩作的語言的節奏感,有逐漸放鬆的傾向:「如果語言越來越急,那麼生活的節奏也越來越急,便會造成一種很緊張和不愉快的感覺,因此要放鬆下來。」 嘉嘉賞析: 這首詩是除了膾炙人口的〈錯誤〉之外,另一首頗能代表鄭愁予的作品。他的作品擅長融古典與現代,在運用意象上有非常獨特的味道,情婦的角色在此作者並未說明,但很顯然的情婦卻是一種寂寞的存在,但作者不明言寂寞,而是用「祇有一畦金線菊/和一個高高的窗口」來表現,不常出現的男主角是狠心或者不確定的,他以「穿一襲藍衫子」來表現,讓女主角去感受「那是季節」,而季節所寓言的便是無盡的歲月,情婦的心情與無奈便不言可喻了。這是嘉嘉非常喜歡的一首新詩,道盡了隱微的心情,也展現了新詩的聰明性。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