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十八 章
2009/12/20 20:50:01瀏覽371|回應0|推薦8

含德之厚, 比於赤子. 毒蟲不螫. 猛獸不據. 攫鳥不搏. 骨弱筋柔而握固, 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精之至也. 終日號而嗌不嗄, 和之至也.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 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 謂之不道. 不道早已. 

[ 註 ]    此承上言聖人善建善抱, 而不為外物之所搖奪者, 以其所養之厚也. 然人之所以有生者, 賴其神與精氣耳. 此三者茍得其養如赤子, 則自不被外物所傷矣. 故曰含德之厚, 比於赤子. 且毒蟲猛獸攫鳥, 皆能傷人之物. 至於赤子, 則毒蟲雖毒而亦不螫, 猛獸雖惡而亦不據, 攫鳥雖梟而亦不搏. 何他, 以其赤子不知不識, 神全而機忘也. 所謂忘於物者, 物亦忘之. 入獸不亂羣, 入鳥不亂行. 彼雖惡而不傷, 以其無可傷之地. 此言聖人神之王也. 且如赤子之骨最弱, 筋極柔. 手無執, 而屈握極固, 不可擘, 且又不知陰陽之合, 而朘亦作者, 乃精滿之至. 聖人筋骨亦柔弱, 而所握亦堅固者, 以其精純之至也. 故草木之有精液者, 則柔弱而連固, 精竭者, 則枯槁而萎散. 是知聖人如嬰兒者, 以精得其養故也. 然赤子終日號啼而咽嗌不嗄啞者, 以其心本不動, 而無哀傷怨慕之情, 乃氣和之至. 聖人之心和, 亦然. 斯三者, 皆得其所養之厚, 故所以比赤子之德也. 且此三者, 以神為主. 以精為衛, 以氣為守. 故老子老子教人養之之方, 當先養其氣. 故曰知和曰常. 何也, 蓋精隨氣轉, 氣逐心生. 故心妄動則氣散, 氣散則精溢. 所謂心著行淫, 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故善養者, 當先持其心, 勿使妄動. 心不妄動則平定, 心平則氣和, 氣和則精自固, 而神自安, 真常之性自復矣. 故曰知和曰常. 如所云不認緣氣之心為心, 則真常之性自見. 故曰知常曰明. 意謂知真常之性者, 可稱明智矣. 茍不知真常之性, 徒知形之可養, 而以嗜欲口腹以益其生. 殊不知生反為其戕, 性反為其傷. 故曰益生曰祥. 祥, 妖也. 言益生反為生之害也. 心不平, 則妄動而使氣, 氣散則精竭, 精竭則形枯. 故曰心使氣曰強. 強, 木之枯槁也. 過強曰壯. 故曰物壯則老. 草木之物過壯, 則將見其枯槁而老. 人之精神元氣不知所養. 而斲喪太過, 可謂不道之甚矣. 不道之甚, 乃速其死也. 故曰不道早已. 已者, 絕也. 此老氏修養功夫 , 源頭蓋出於此. 而後之學者, 不知其本. 妄搆多方傍門異術, 失老氏之指多矣.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usong&aid=3607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