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母親逝世兩周年紀念專文:《母親病逝紀事與沉思》之十二/完結
2008/09/04 17:30:49瀏覽742|回應1|推薦4


母親病逝紀事與沉思 (接續)

姊姊聞後,轉移了注意力,克制住了哀傷,並答稱:人就算活到一百歲,也還是要死的。我接著稱,母親的一生是幸福的,她不用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傷,人過世了,就永遠安息,哀傷由我們黑髮人來承受吧。姊姊說:湯姆漢克主演的「綠色奇蹟」一片中有一角色,活到很老不死,但是他的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孤獨一人活在世上,了無生趣。爰認為,活得太久,也不是什麼好事。我則回稱:對於消除對死亡的恐懼,哲學家塞內卡還加上一項「厭倦」的說法,他說:「想想看,你做著同樣的事多久了」。羅馬諷刺家朱維諾也說:「生命的終結是自然賦予人類的恩典之一」。這也就是,蔣宋美齡女士於高齡一百零六歲辭世以前,曾抱怨似的說:上帝為何要讓我活這麼久。

生命的結束與生命的開始同樣自然。舊約「傳道書」的作者說:「因此我讚嘆那早已死去的死人,遠過那還活著的活人,並且我以為比這兩等人更強的,是那從未存在,從未見過日光之下的惡事的」。莊子「至樂篇」也宣揚死亡比活著的好,文中說道:莊子到楚國去,見有一個空的頭顱骨,問了它一些事情,問完了,就拿頭骨當枕頭睡了。到了半夜,頭顱骨托夢說:「聽你的言談,好像是辯士,你所說的,都是人活著時的係累,人死了就沒有這樣的事了。你要聽『死』的言論嗎?」莊子說:「好的。」頭顱骨說:「死亡時,在上沒有君,在下沒有臣子,也沒有四時的人事,安然和天地同始終,既使是帝王的快樂,也不能相提並論啊!」莊子不相信,說:「我使掌管生命的神靈,恢復你的形體,再生你的骨肉肌膚,回歸你的故鄉,和你的父母妻子親戚朋友團聚,你願意嗎?」頭顱骨憂愁的說:「我如何肯拋棄這帝王般的快樂而去再受人間的勞苦呢?」

車子不知不覺中來到了新莊,不久就抵達「生命紀念館」,這裏將是母親的長眠之地。母親過世後,父親領著子女數度前來訪視,選定這裏的主要原因是,離我們新莊住家最近,父母親這一世駐留最久的地方。此外,這裏是新莊市政府建造的,不用擔心日後會倒閉,無人管理等問題。父親在生命紀念館三樓選了夫妻座,為他自己百年後也預留了位置。

母親是澎湖人,年輕時,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地嫁給當時駐軍澎湖的父親,母親過世後,父親安排她老人家長眠在新莊,與她至愛的子女家人待在一起。父親年輕時顛沛流離,初中時期,為躲避戰禍,與他的祖父、繼母三人輾轉由上海、南京,來到江西南昌。後來,迫於情勢,投入軍校,先後從贛南、湖南,轉進至貴州;抗戰勝利後,軍校結業,奉派至青島,途中短暫與分散各地的父親及兄姊會晤。不久,華北勦匪戰事失利,北京失守,父親由北京逃出,經塘沽,乘漁船渡勃海灣至山東,再由青島搭輪船轉赴上海,在上海,與姊姊短暫會晤後,即渡海來台。就這樣,與這個大時代許許多多人的悲劇一樣,與親人離散了數十年。他的父親,我的祖父葬在何處?有待尋訪;他的繼母,逃難時在南昌附近自縊而死,父親獨自葬了她,墓地所在,不堪回首,有待記憶中追尋。

每次,與父親談及他的過去,尤其,在大陸搭乘漁船逃難,險些落海,死於渤海灣暴風雨的往事,及上海戰事吃緊,他猶疑不決,是返回南昌與父親團聚,還是渡海來台,以避免連累家人的內心矛盾、轉折等節,父親在回憶中都會突然哽咽。這種內心情感流露,是與我一生中父親的形象,截然不同的地方。台灣,現在就是父親要落葉歸根的地方,因為他至愛的母親及子女都在這裏。

母親過世,大舅媽也為我們解開了數十年的心結。父親與母親在澎湖馬公相識相戀,但因時任澎湖水產高中校長的外祖父,以女兒尚未成年為由,反對這門親事。不久,父親奉調高雄鳳山,離開澎湖時,母親傷心不已。但姻緣上天註定,母親不久也成年了,正巧有機會來高雄受訓,她就不顧家人反對,逕與父親公証結婚了。這些細節,是母親過世後數日,父親向子女透露的。以往,我都以為是二二八事件本省人對外省人的心結造成的。

十月二日母親病危那天下午,雖然舅舅阿姨都已先後知悉,但父親在我面前,像在對我説,又像自言自語:他要親自打電話,告知年事已高住在台中豐原的大舅,及有病在身逺在高雄的二舅;父親說,當年吳家將母親託付給他,如今,母親將要離開人世,他要親自打電話向他們報告。次日上午,三舅和三舅媽再度來醫院探視母親時,我將父親的心意,當面轉告三舅,並表示,父親可能因為當年外祖父反對這門婚事,所以特別慎重,要親自告知。而我個人則一直誤以為:外祖父當初反對,或許是受到二二八政治事件的影響。

我的這個誤解,終於在十月十六日上午家祭過後,午餐時,大舅媽藉機單獨對我解說開了。大舅媽說:當初是我的外祖母反對將其女兒嫁給父親,因為三十八年國民政府來台,如果打回大陸,母親將隨父親到大陸,那麼,外祖母就不容易再見到自己的女兒了。由於大舅跟外祖母同心,所以也不贊成雙方交往。如今,隨著母親的過世,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一九三一年,愛因斯坦在其「生活哲學」乙文中開頭說:人在地球上的角色很奇怪。每個人來到人世,駐留片刻,又離開凡塵,不知道為何而來,迷糊一生;有時候又期望你預知未來,賦予你神聖偉大的使命。然而,從日常生活的觀點來看,我們確實能把握的一件事是:人是為了別人而活-----主要是為攸關我們幸福的人而活,他們的微笑和健康是我們堅實的依靠;我們也為一群陌生的靈魂而活,同情使大家命運相連。

九十五年十一月撰於台北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suschristlin&aid=2189707

 回應文章

張詩
巧合啦~~
2013/03/24 13:51

我讀完本篇文字才發現我和"攝影小達人"Epicurus' Garden有著泰多的巧合...
原來Epicurus' Garden和我相似點好多唷~~

我母親也來自澎湖(湖西)、父親(浙江)當年也是駐守馬公的軍官、外祖父母初始反對此婚姻
我後來往返兩岸去年才去過南昌(和九江,南昌有王勃的滕王閣)、我目前戶籍仍在馬公光明路

>>>唯家父已過世20餘年,因此我代他("飲水思源")返鄉(老家在紹興市)多回,
期盼有朝一日和當年的"東西德"(終於打破那道撕裂人心的柏林圍牆)一般<<<永遠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