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莎士比亞的英國,這是哈利波特的英國;這是羅賓漢的英國,這是福爾摩斯的英國;這是唐頓莊園的英國,這是珍奧斯汀的英國。
這裡有查理的巧克力工廠,有愛麗絲的神奇仙境,有勃朗特姊妹烈火冰河般的深情,還有歐威爾辛辣的譏諷批判。
這是既古老又新潮,既刻板到令人髮指又幽默得讓人捧腹,既謙虛又驕傲的英國。
雖然在西班牙的旅程很愉快,但還是來到了英國才覺得特別親切,也許是所有我熟悉的地區街道機構名稱大多源自英國: 墨爾本子爵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首相,還有諸如里奇蒙(Richmond)、坎特伯里(Canterbury)、貝爾格維(Belgrave)、桑德林罕(Sandringham)…這些澳洲和紐西蘭的郊區或街道名稱,都是以英國地區命名!
連紐西蘭人那種內斂的驕傲和各種莫名的堅持都大有英國風格,多半是來自於那些英國工匠階層的先祖們。加上在紐西蘭時博士指導是英國人,在大學工作很照顧我的⼀位教授前輩是英國人,所以就連英國口音一向都聽起來格外親切!
只不過,到街邊的小雜貨店買飲料付帳時,一問「Three dollars?」瞬間洩漏了我的遊客身分,老闆糾正了是「Three pounds」之後問我從哪裡來,然後就和我聊起了前一天澳洲VS法國的世足賽(還好很湊巧地,抵達倫敦出海關排隊時有在機場電視螢幕上瞄到幾眼。倫敦機場真貼心,排隊出關時不僅有電視看,還發送小瓶礦泉水)。
為了決定在倫敦的四天三夜自由行該住哪個區,花了不少時間爬網路評論和旅人部落文。住大車站邊雖說可以免去許多轉車的麻煩,但光是從進入車站到站上正確月台可能就要耗掉十五分鐘。住漂亮新潮的飯店,要不是很貴,就是很偏遠。還有⼀些地圖上看起來交通方便又住宿不貴的區,一查才發現是著名的危險區域。
尋找在馬德里和雷克雅維克的住宿相比起來真是簡單多了,前者只需靠近大車站(不用轉車可抵卡洛斯三世大學)又治安好,後者只需二十分鐘腳程之內能到冰島大學就好(反正唯一的公共交通是公車)。
選來選去,最後在倫敦的住宿選定了伯爵府車站附近(連車站名稱都那麼有英國味)。一來是交通方便,既可以避免大車站的進出不易,鄰近幾個主要中轉站又不失方便性。二來是靠近肯辛頓區,安全性不用擔心,住宿費雖然算不上超級便宜(將英鎊換算成任何其他貨幣都說不出便宜兩個字吧),但也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對於倫敦區域的大致情況,當地導遊的解說也印證了我的網路搜尋結果,倫敦市大致上是西北區比東南區好,南邊(泰晤士河以南)和東邊(倫敦塔以東)相對不安全一些。據說和工業革命以來的環境污染有關,由西向東的風帶來鄉村新鮮乾淨的氣流,因此倫敦西部的空氣相對清新一些,成為富人決定住處時的首選。
從馬德里到倫敦的半天旅程,感覺比從墨爾本經由香港到馬德里的三十小時還難熬。在馬德里的第四天下午,也不知是花粉症還是感冒,噴嚏打個不停又頭重腳輕。第五天一大清早離開旅館,在幾乎拼去半條命(尤其是不甚乾淨,還是應該老實說很髒的飛機,讓症狀加重了)之後,下午三點左右終於從馬德里成功轉移到倫敦(細節請見2018初夏‧倫敦《前言》與倫敦的初相遇)。
滿懷期待地找到外表古色古香的旅館,卻從拿著房卡離開櫃台的那刻開始,期待指數一路階梯式暴跌。先是狹小曲折的走廊,讓一向自詡方向感極佳的我頭一次在一棟不算大的建築內迷路。推開房門幾乎就可以伸手摸到牆壁的小房間也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再次證明廣角鏡頭與修圖軟體的橫空出世,意味著多數的網路照片成了照騙。倫敦的寸土寸金由此可見一斑!
包括衛浴總共不到九平方米的客房,沒有小冰箱也沒有衣櫥,只勉強有個掛外套的小吊架,更不用說行李架這種「奢侈品」了。將十三吋筆電放在桌上,就只能把熱水壺移到地上,連放滑鼠的空間都沒有。拉出椅子就打不開房門,行李箱維持攤開狀態就走不出浴室,唯一的通關路徑是跳高兼跳遠,從浴室門口直接跳到床上。
單人床的寬度跟行軍床差不多,所以只能在原位用自轉的方式翻身,前面兩晚因為生病所以輾轉反側,配上發燒發熱的床鋪,半睡半醒間突然覺得自己像是燒烤中的土耳其旋轉烤肉。
還好浴室很新,沒有親身經歷(也不想要)弟弟到英國留學的大學同學描述的那種學生宿舍浴室:昏暗潮濕,落漆斑駁的水漬牆壁,陳年的馬桶,角落還放了一張不知幹啥用的生鏽雕花鐵椅。光是聽這個描述都覺得有恐怖片效果了。
說起倫敦的地鐵,所有曾經到英國旅行過的朋友都會瞬間冒出驚嚇的表情。高個子的男生第一反應往往是「我在地鐵上只能彎腰駝背,站都站不直」,女生則是對其擁擠與狹小程度印象深刻。
除了車廂內的悶熱以及沒有閘門護欄的月台窄到令人擔憂安全性,我個人最耿耿於懷的倒是進出車站多麼不易,皮卡迪利圓環站都是一目了然的手扶梯,雖然人潮川流不息倒也還好,但是在帕丁頓和伯爵府車站放棄尋找電梯後只能咬著牙扛行李爬樓梯,也算是這趟旅程的另類亮點吧。
要離開倫敦時,從飯店搭計程車到車站,途中居然卡在一條巷子裡進退不得十分鐘。原因是一輛右轉車和我所乘坐的計程車狹路相逢,右轉車礙於路邊停靠的車輛轉不過去,計程車卻又因為後面跟了一隊後方來車所以無法倒退。在右轉車遲疑的短短一分鐘內,其後方也已經累積了十來輛車。
巷子內無處迴轉,雖是雙向道但路肩停車使得實際可行駛的路面只有⼀輛車的寬度。排在最後面的車輛距離「癥結點」顯然太遙遠,對於前方為何卡住完全不明就理,讓整個車隊倒車退出顯然不可能。
二、三十輛車形成的僵局中,唯一還能動彈的只剩原先和計程車對峙的右轉車,如果駕駛放棄右轉改成向左轉,那麼計程車就可以順利右轉,整個車陣也能順利「解套」。
偏偏右轉車的駕駛是⼀位拒絕讓步的老先生,因此那在巷子裡卡住的十分鐘內不只充斥著各式各樣的聲音,還讓一直認為英國紳士風度彬彬有禮的我大開眼界:許多車輛長按喇叭的噪音此起彼落,計程車司機和右轉車駕駛搖下車窗互相喊來吼去…
還好,就當我開始考慮是不是得下車用走的去搭地鐵換車才能避免錯過飛機時,右轉車終於放棄堅持,願意向左前進了。
雖說看似只是一個向左轉向右轉的簡單問題,但是在倫敦,或是任何⼀個道路複雜⼀些的大都市,可能是都是一「轉」三千里。像這樣的突發狀況,令人暈頭轉向的單行道、塞車情況、錯綜複雜的巷道連當地人都不見得有把握自己不會迷路,再加上施工所以封鎖的道路,轉錯一個路口後要再回歸原道可能已經是半小時後的事了!
那些最早發展與現代化的城市,百餘年來蓬勃成長的人口與規模在帶來許多先行優勢之餘,卻也為翻修與更新計畫造成種種不便及限制。關閉車站來做整修,對於作為中心樞紐的大車站以及每天百萬通勤乘客來說顯然是不可能的任務。馬路拓寬自然也很困難。當初因為地利及交通方便而漸漸形成了如今的商業中心,要轉移陣地顯然不太容易。
曾經身為十九世紀都市發展先驅的倫敦,時至今日,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想要翻新現有建設並且使用最新型便捷的交通與科技,比起新興國家卻是難度大增。就像目前已經在中國普及的移動支付,在英美加紐澳這些所謂已開發國家卻幾乎沒人使用,就連亞洲諸國裡最早現代化的日本也有不少商店依然只收現金。這也算是都市成長與社會發展的⼀種矛盾與悖論吧。
站在皮卡迪利圓環路口環顧四周,無論是街道建築還是百貨大樓,完全都仍是百年以前的樣貌。行走在皮卡迪利大街上,若非川流不息的車輛,特別是倫敦的標誌紅色雙層大巴士,真的會有時光錯置的感覺,以為自己身在《唐頓莊園》時代的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