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5/11 10:48:45瀏覽256|回應0|推薦2 | |
李鎧娣的奇幻漂流-當自己的主角
我特別印象深刻的演講除了當時快期中考外,還有李導那份從容泰然的光采。 邀請曾擔任「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群演演員副導、馬丁史考西斯電影「沉默」歐洲卡司選角導演的李鍇娣小姐,到校分享身處電影產業之箇中甘苦及人生經驗,歡迎本校師生一起來找回自己的勇氣及熱情! 未來究竟會怎樣我用今天的演講來告訴你 ,沒有一件事情有答案。
美國小說家馬克吐溫說:「真實比小說更荒誕,因為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的,而現實有時毫無邏輯可言。」真實的人生不是小說,真實的人生沒有邏輯。 無論你幾歲做什麼,沒有一件事情有答案。我們會在生活中感到恐慌挫折沮喪失意,是因為現在不是你要的。 就像數學證明題,你得不斷的提出舉證來說明你的解答,你要什麼? 我從小數學就不錯,當唸完數學後,突然有天醒來跑去念外文系,家人無法理解, 我觀察台灣的學生總在抱怨家人管很多,是怕對自己的人生無法負責,而開脫。
當我這樣思考後一本書的啟發讓我脫離家人的保護,而脫離最好的辦法就是斬斷經濟來源,我才能徹底自由! 於是我開始打工,如果我可以負擔自己的學費自己的開銷為什麼我不能念自己想要的科系呢?
1999年我存到三萬塊,在當時網路還要用撥接的方式上網,看到批踢踢上面看到紐約來回的機票優惠,於是我就去了!這件事情使我深刻的意識到-如果我能為自己承擔任何事,那我就能做任何想做的事。
唸書是為了有用嗎?
好好的去問問唸書對自己而言是為了什麼? 接觸電影是因為義大利,被當地的風土民情困住,(義大利人就連咖啡機也有許多規矩), 在義大利學到的:沒關係/好啊何不?/你想回來就回來,這刺激我的生命觀。為什麼要限制自己呢?
義大利的薰陶對日後發想幫助很多 率性灑脫義大利回到台灣後幫朋友辦攝影展,後續有了不同的邀約(都沒有計畫),那年的人生因為這些種種,當時研究所讀完了,對巴黎也有莫名的吸引力,起先是姐妹淘想要去巴黎,陪著陪著姐妹淘回到台灣她還在那,於是在歐洲唸PhD學語言觀察人,
2006年在youtobe裡看見找一群不同語言朋友一起從事,後來看見李安在徵人(朋友說因為我有做過攝影剪輯舞台劇的經驗)於是就這樣報名了 歷經了層層面試筆式 面試官千篇一率的回答:我很喜歡你的履歷表,你的樣子看起來像老師(等待的時間真的是太漫長了),於是先去找有錄取的工作先搶飯碗,才剛要去上任報到的第一天,這時劇組打電話來了! 就是一連串的莫名奇妙上了子母車,一路上的緊張根本不等你的一連串指示動作,到了高鐵到了桃園,立刻變成翻譯助理,協助少年Pi的演員們 總之她也在奇幻的旅程裡擔綱→面試與伯樂她到了製片組當助理工作,且雜繁瑣每天都可能開天窗,協助劇組的移動行進間所有可能:吃喝拉撒交通把人安頓好就對了!就這樣一路的考驗各種荒誕的事情在這個劇組裡她後來成了副導演的職位,群演導演,負責選角這樣的重責大任。
要讓我回想這一段我想大概是: 我沒有因為明天而感到畏懼,
我沒有把自己寄託在未知的未來。 我是自由的。
為了重建1950年代的巴黎人,終於讓自己念了兩年被家人說看起來沒用的科目,因為這部電影,因為導演,而發揮效用,拍電影這產業讓我深刻體會到:最難的事情不是你會什麼科系,很多事情,沒有做就沒有了!
那是一份相信,工作每天都有突發狀況,每天都有新的問題,每個人都是可以被取代,但沒有人想知道你困難在哪裡,在工作現場每個人都是敬業的毫無缺席的,但是你只能信任團隊信任他人信任自己。
記得:有能力的人都不在這土地上,不斷前進不斷推翻與超越!
最可貴的是那一份相信啊!如果我們花時間在針對情緒裡,不如把時間投擲在已經達到目的了!
給很多新鮮人帶著夢想的人,
我想說的是:電影有很多光鮮亮麗的東西,但貨真價實的是背後的灰頭土臉。 電影永遠在做不一樣的事情,身為電影導演,但做的事是那個別人不願意相信的遠景,而我們做到。 當所有人還未意識到還未看見的時候,導演推手讓這件事成真,實踐它。
絕對不把事情對世界的理解而失望,是由自我出發、從我出發而真相。
回頭過去設想什麼 ,因為我沒有計畫,所以他發生了,而他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我準備好了。
最後我想說的是-電影之所以吸引人的地方,是因為它太困難了,只會留下真正喜歡它的人為它付出。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