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孤隱的王者:台塑守護之神王永在》書摘
2015/02/07 23:17:39瀏覽532|回應0|推薦16

《孤隱的王者:台塑守護之神王永在》書摘

 

 (節錄)第1章|王者辭世 

 第三十屆運動會上,已交棒的台塑集團兩位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連袂出席運動會,數十家媒體同時湧上團團包圍王永慶,詢問對二○○八年總統大選的看法。由於人數過多,推擠到坐在一旁的王永在,他在隨扈保護下默默走到司令台的一角,靜靜等候被人群簇擁的阿兄王永慶。 

同樣是台塑集團創辦人、站在同一個司令台上,阿兄王永慶是所有鎂光燈的焦點,王永在身邊僅有隨扈相陪。這一冷一熱、一喧囂一寂靜的場景,深刻得令人終生難忘。對記者來說,這僅是稍縱即逝的一個畫面;但對王永在來說,卻是他一生面臨的處境。數十年來,王永在點滴在心、冷暖自知,卻從未口出怨言。 

 王永在總是無聲。所以外界不知,總投資額高達五千七百四十四億元的六輕工程,都是由王永在掌舵。建廠四年,王永在南下麥寮百餘次,王永慶終生到訪六輕不到十次。王永在不語,所以人們不了解王永在不僅是阿兄王永慶的「執行者」,更是與王永慶共掌天下的「決策者」——不論是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或海外五大信託基金,王永在家族都擁有一半所有權;就連王永慶無私奉獻的兩岸慈善事業,每一分錢王永在也都貢獻己力、參與其中。 

 

 與王永慶、王永在相識多年的忘年之交、八大電視總經理林柏川更直指:「王永在能坦然活在阿兄光環下的胸襟,才是台塑集團永不分家的關鍵。」從一九五八年兄弟共同創業,到二○○六年六月五日台塑集團世代輪替,這整整四十八年之間,王永在從未出任集團內四十多家相關企業、任何一家公司的董事長。僅管長庚球場從無到有都是王永在一手促成,他甚至天天到球場報到;但長庚球場的董座仍是王永慶,即使他此生不曾到長庚球場打過一場球。

 二○○六年六月五日,台塑集團世代輪替,王永慶一口氣卸下四十多家關係企業的董事長頭銜。三所他創辦的大學——長庚大學、長庚護專以及明志科技大學——的三校校長一職,則交棒給三房長女婿楊定一。當時連台塑集團「金脈」——長庚醫院——的董事長,也規畫一併由楊定一接掌。但王永在以一句「王長庚是我爸爸,這間醫院是為了紀念他才成立的,董事長怎麼可以不姓王?」反對,最終長庚醫院仍維持由王永慶擔任董事長。

 王永慶不僅是集團內號令天下的經營之神,在家裡,王永慶長兄如父,就連王永在的子女都視「阿伯」為家長。王永在早年在高雄台塑廠管廠時,阿兄王永慶擔憂高雄教育環境不佳,因此要兩個姪子王文淵、王文潮北上求學。王永慶要求王家二代十三歲就赴英求學,包括王文淵、王文潮的求學之路,都是由王永慶決定。甚至連王文淵在美國結婚時都由王永慶主持證婚儀式,王永在甚至沒有參加自己兒子的婚禮。在家族的國度,王永慶仍是一國之君。 

 王文潮曾私下透露,從小大伯父就很關心王家所有二代子女的教育問題,父親也都接受伯父的意見,「以前總覺得董座比總座更像我爸爸,但是等我念完書返台跟著爸爸在推六輕時,我才真正感受到他對我們的愛,儘管他都沒有表達出來。」 

 王文潮回憶,爸爸每天早晨起床固定都要吃水果,推動六輕時因為早上四點二十分就要出門,「所以爸爸常常三點多爬起來,自己削水果帶在車上吃。我跟他一起搭車到麥寮時,他都會拿自己削好的水果給我吃。那時他已經七十歲了,直到那時候,我才深刻感受到他的愛。」  

 王文淵則說,「最感謝我爸爸就是,他從來不說他為了我做了什麼,而是以行動來表現他愛我。我也不會溫馨地跟他說謝謝。點點滴滴的事情,我都來不及感謝他,也來不及表達父子的親情,我從來沒有跟他說過謝謝。所以,他走了,我非常遺憾再也沒有機會說出口。」

 來不及對父親說謝謝的遺憾,讓王文淵在告別式上無法念完祭父文就痛哭失聲。最後由妻子鄧美苓代為念出:「爸爸,今天在此向您告別,心中充滿了哀痛與不捨,非千言萬語所能形容。但是請您放心離去,駕鶴歸返極樂世界,並且永享安寧。」

 於公,阿兄王永慶是台塑集團的經營之神;於私,阿兄王永慶是王家的大家長。只有在長庚球場,王永在才是自己世界的主角。也只有在球場,才能知道總座是個多麼愛熱鬧,享受著人群簇擁、分享歡樂的人。

 王永在堅持不向自己的球友收取餐費。因此每逢週末,三、四十名球友以球技決勝負,輸的人就要擺桌;以此模式輪流宴客,一來連繫球友感情,也藉此回請王永在。多年來形成一種傳統,球友們如同一個大家庭,總座就是這個家庭的一家之主。在這裡,王永在是目光所在,一名數十年的球友私下透露:「總座天天都要到球場,因為他在這裡,可以很放鬆做自己。」

 一個擁抱人群的人,卻只能隨伺一旁靜候阿兄;一個享受光環的人,終其一生卻只能活在阿兄的光芒下。外界看了,難免為王永在感到委屈,但王永在卻不曾埋怨。對於這份尊重,王文潮說:「我父親十一歲就去嘉義讀書,那時候董座已經十六歲,在嘉義創辦米店。董座好像父親一樣照顧著總座,雖然總座那時也要辛勤工作,但是對總座來說,這樣的哥哥去哪裡找!」

 王永慶生前,王永在鮮少接受媒體採訪,即便受訪也經過王永慶同意。在王永慶驟逝後,王永在唯一一次的公開致詞,就是二○○八年十一月八日,王永慶告別式上的祭兄文。

 這份祭兄文原本由公司同仁撰寫草稿,但寫出的文字,卻像是職員悼念董座的「祭董座文」,而非祭兄文。某個程度上來說,或許在台塑集團員工眼中,雖然董座與總座同樣是創辦人,但台塑人心中的天秤,在董座與總座的兩端,始終不是一條水平線。因此,王文淵與王文潮決定代父親撰稿,寫下父親經常在家中述說的,那些與阿兄攜手打拼的過往,以及台塑的發跡過程。

 「阿兄!慶仔!我是在仔,今天在這裡向你告別,心內實在非常悲傷⋯⋯

 當時王永在身體狀況不佳,原本安排王文淵代為致詞。但王永在看完兒子代擬的祭兄文後,堅持上台親自與阿兄訣別。在長子王文淵、次子王文潮及幼女王雪洸的攙扶下,王永在杵著拐杖緩步上台,戴起眼鏡、拿著祭文,才開口說第一句話即淚流不止。

 王永在憶起幼時家境清寒,兄弟倆為了求學,相伴爬山涉水,度過了無數寒冬酷暑。也說起年少時,曾自行到羅東創業做木材生意;在阿兄一聲召喚下,為了追求「兄弟共同創業」的理想,毅然結束羅東的事業,跟隨阿兄的腳步。兄弟合作無間,共同創業五十載,此情世間已少有。

 「在如此深遠廣闊的無限時空裡,我有幸和您出生在同一家庭,成為手足之親,並且受到您的帶領引導,攜手同創雄偉事業,共度數十年光輝歲月,成就美好人生。這是極為難得的緣份和福份,有您這樣的阿兄,身為您的胞弟,何其有幸。」

 王永在一字一句細數對阿兄的思念,數度顫抖、泣不成聲。一旁的幼女王雪洸,連忙拭去父親臉上的淚水。一句「有您這樣的阿兄,身為您的胞弟,何其有幸」,訴盡了八十七年的手足情深。

 之後,王永在僅在二○一○年初,於王文洋長子王泉仁的婚宴上公開現身。此後匿跡隱形,直到生命的盡頭。

 

 摘錄自時報出版新書《孤隱的王者:台塑守護之神王永在》

---------------------------------------------------------------------------------

《孤隱的王者:台塑守護之神王永在》訂購 -

yahoo超級商城 -- http://goo.gl/fd0IPp 

 pchome商店街 -- http://goo.gl/VqtkdK 

露天 -- http://goo.gl/NbYmhT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fersonlu&aid=207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