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十三個故事》書摘(一)
2007/09/28 17:31:52瀏覽306|回應0|推薦1

事情發生在十一月。我拐進隆德斯巷的時候,時間還不算晚,但是天色早就變黑了。父親已經打烊,關了店裡的燈,拉上百葉窗板;但他留下通往家裡樓梯上的那盞燈沒關,免得我一回家就是一片漆黑。那盞燈穿透門上的玻璃,在潮濕的人行道上投射出一頁紙張大小的蒼白四方形,而我就是站在那個四方形燈影的中間,正準備用鑰匙開門的時候,才第一次看見那封信。信──另一個白色的四方形──擱在下面倒數第五個台階上,我一定會看到的地方。

我關了門,把店鑰匙放回貝里撰寫的《幾何學進階原理》後面的老位置。可憐的貝里,已經三十年沒人想看他那本灰色厚重的書。我偶爾倒是很想知道,他的書變成了書店鑰匙的看守者,他自己會有什麼感想呢?我認為他大概從沒想過,自己花了二十年光陰寫成的代表作,最後會是這般的命運吧。

一封信,給我的,真是稀罕。信封堅實平整,裡面折疊得厚厚的信紙,使得信封都顯得膨脹起來了。收件地址的筆跡採用了老式風格的筆法,有著繁複裝飾的大寫字母與波浪紋狀的花體字,肯定讓郵差吃了不少苦頭吧。我第一個印象認定那是個小孩寫的字跡,筆法似乎沒有受過訓練,字母上不均勻的筆劃不是逐漸消失無蹤,便是沉重地刻印進紙張裡。拼出我名字的那行字母一絲流暢感也沒有,每個字母都是獨立寫成的,彷彿寫我的名字是一個可怕又困難的新計畫──瑪.格.麗.特.李.雅。但是我又不認識什麼小孩,於是我才想到,這是殘疾病患的筆跡。 

這封信讓我渾身不對勁兒。當我昨天或前天正忙著自己事情的時候,有位不知名的人士,某個陌生人,靜悄悄地,費了一番功夫把我的名字寫在信封上。到底是誰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留意到我了呢?

我來不及脫下外套和帽子,立刻就一屁股坐到樓梯上讀信。︵我從不讀東西,除非確定自己坐在安全的地方,這是我七歲時養成的習慣。那年我坐在一堵高牆上看《水孩兒》,書中描繪的海底生活深深吸引著我,使我不知不覺放鬆了。我腦海裡滿是海水環繞我的生動畫面,但海水不但沒有托起我的身子,我反倒是一頭栽到地上昏了過去,瀏海下面的傷疤現在還摸得到。閱讀也是有危險的。︶

我打開信封,抽出一疊厚達六頁的信紙,全是同樣生硬的筆跡。由於工作的關係,我對於字跡難辨的手稿,有著豐富的閱讀經驗,訣竅只在於耐心與練習,再加上努力,就可以培養出品鑑的眼光。要閱讀一份受過水災、祝融、光線等傷害,或因歲月而磨損的手稿時,眼睛該注意的不光是字母的形狀,還有其他書寫過程中展現出的特點:下筆的速度、紙張承受的筆力、行筆間的頓挫收放。你必須放鬆心情,什麼都別想,等你進入出神境界以後,你就會化身為一枝在羊皮紙上揮舞的筆,而羊皮紙上頭的筆墨則輕輕搔弄著你。到這個境地你才能看出作者的目的、思想、躊躇、期待、意圖,清楚得好像你就是作者振筆疾書時,照亮紙張的那盞燭光。

這封信其實並不像有的手稿那麼具有挑戰性,它以簡短唐突的「李雅小姐」四個字為開場。接下來,鬼畫符般的筆跡很快就自動轉化為字體,然後化為單字,組合成句子。

摘錄自 木馬出版 預計2007/10中旬出版的《第十三個故事》一書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effersonlu&aid=1262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