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6/25 15:42:25瀏覽13065|回應2|推薦19 | |
劉醫師問,「請教,關於憂鬱症治療的用藥,還蠻容易讓病人發生暈眩、倦怠、口乾、…等副作用,之前我是以衛教方式慢慢地跟病人講,詳細地解釋用藥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可是病人常常越聽越擔心,反而質疑,為什麼用這麼麻煩的藥物給他吃;問問學長,你都怎麼處理?」 王醫師望了望周遭,午餐時間,不會剛好病人就在我隔壁吧 「曾經,我也試著跟病人解釋,像SSRI(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這類抗憂鬱劑,可能引起暈眩、倦怠、噁心、嘔吐、口乾、…等副作用,希望病人如果遇到時,不用緊張,但是我才剛在講,他們就都已經很緊張,也可能產生預期心理,吃了之後副作用發生的比例反而提高,解釋之後病患的服藥依順性都不盡理想,反而造成病人的流失。」 「歐美的心理醫師,其治療期間,是有跟病患簽訂治療契約,可以於治療期間,漸次地培養出信賴感;台灣這種逛菜市場的健保文化,別說建立信任感,病人常常能給你的機會只有一、兩次,他們要看到、感受到的是神奇、魔術。」 「他們心情不好時,還以為來找精神科醫師講講話、吃吃藥,心情就要馬上好起來,實在是把醫生給神化了!」 「此時,若無法給他們馬上快樂的奇蹟,反而告知用藥可能有一些、或很多的副作用,而必須用藥2~4個星期才能慢慢好起來,對病人而言,常常是一種嚴重的打擊。」 「通常我都省事處理,跟他們避重就輕地說,剛開始會發生的副作用可能是倦怠感,那是因為之前你比較緊張,現在吃了藥放鬆之後,所產生的代償作用。」(我沒說沒副作用,只不過把話術指向,副作用是病人先前緊張所引起的,以規避一下責任) 「反正把普拿疼、止暈、抗焦慮、防心悸、偏頭痛(Acetaminophen、Merislon、Xanax、Inderal、Cafergot…等)等用藥一次開齊,既可緩解因焦慮憂鬱所產生的生理症狀(如頭痛、酸痛、頭暈、心悸、手抖、…等),又可以遮蔽剛開始服用抗憂鬱劑所產生的副作用,一舉兩得。」 劉醫師心想,「為了一個用藥,而要開更多的藥物來遮蔽原來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難怪台灣人要多吃很多藥。」 註:SSRI目前主要有六個﹕ Fluoxetine, paroxetine, sertraline, fluvoxamine, escitalopram, citalopram |
|
( 創作|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