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標竿人生,如何啟動?
2013/10/18 20:05:39瀏覽2596|回應14|推薦106

在台期間,和剛從海外回台大管理學院任教的朋友夫婦一起用餐。

朋友提到他開的一門研究生選修課。初次上課,所有跟他做研究的碩士和博士生全來上課。

他發下教學進度、課外閱讀、研討與考試的「課程大綱」(syllabus)後,碩士生全退選了。第二次上完課,四個博士生,有三個也退選。第三次上課,僅存的一個也來對他說要退選,因為覺得他這個教授的要求太多。

他拿出在美國一個州立大學(不是頂尖的國際知名學校)任教時,給予學生的課程綱要,問那個學生,哪個要求比較多?

那個學生讀了兩份綱要,說美國大學的比較多。可是他還是執意要退掉這門課,因為沒把握可以達到老師的要求。

朋友嘆息台大的學生資質當然都不錯,但彷彿一考入台大,就是已達成人生目標,此後,沒有什麼進階目標與方向,也不願接受更多挑戰。

我聽了,也喟嘆。當年自己就是那樣。高中幾年,一心一意只想拼進台大這個學府。

等到考上了,大家祝賀之餘,父母,師長,卻沒有一個人告訴我,進去了,要如何規畫後續的人生。

17歲,那麼年輕的年紀,卻已經像長跑者跑到終點一樣,不知接下去,要何去何從?走在椰林大道上,我其實是茫然而惶恐的,每一步是探向漫無目的的未知。

幾十年過去了,台灣教育改革不知變了多少方案,但即使改變外在體制,能否改變家長對孩子的企盼與要求,以及在課內、課外學習壓力下長大,只求應付通過考試的學生心態?

難道下一代的莘莘學子,不少人還是如我當初那樣?甚至有過之而非不及?

另一個也在大學任教的朋友聽我說起這個事故,他說自己也碰到類似狀況,可是他的學生對於兩份教學綱要的反應,沒上述情況那麼溫和,而是理直氣壯,直接嗆聲:「老師,美國是美國,台灣是台灣!」言下之意,台灣學生如此特別,無可比擬!

有趣的是,管理學院的朋友再次上課,學生又都出現了,不是決定選修,而是改為旁聽。

原來那些學生還是知道哪個教授有實料,也願意吸收知識,可是不想付出辛苦代價,繳交應做的功課,或是深入研讀,接受考試。

隱藏的,其實是一個害怕失敗的退縮心態。在乎的,還是成績單上的評等,寧可去修一些容易過關的課程,不願面對那些分數是否反應自己的努力。

選擇容易的路走,是人普遍心態。

但是,如何幫助這些年輕人,不只傾授知識,給予指示,而是陪著他們,鼓勵他們,願意誠實面對自己內裡的害怕,突破恐懼的轄制,勇敢接受挑戰,從而知悉、並展現自己的潛能,則是每個能接觸年輕人的長輩要做的。

我回想,在台大四年,最希望得著的就是這樣的幫助,可是並沒有遇見。

我那時太羞怯,太退縮。不會、也不敢表達自己的這份需要----現今如我那樣,有類似情況的學生,想必也是如此?

而學校的老師們也很忙碌,研究,進修,備課,教課,以及其他生活要求,也讓他們分身乏術吧!

大學四年我就那麼渾渾噩噩的應付過去。申請國外進修時,才警覺,那是一個可以抉擇的機會。

到底自己想學什麼?能力與耐力有多少?財力可以支付自己到什麼學校?審慎估量後,擇定一個學校,提著兩只大皮箱出發。

但是在國外最初幾年,心裡深藏的恐懼心態仍然存在。

恐懼成為習慣性的心態,就有其影響力,是人自己賦予它的----在這影響之下,人會重複走同樣路徑,盡量待在熟悉的環境裡(comfort zone),與人的互動也是陷入僵化的模式;甚至在不敢或是不肯改變之餘,還會怨怪外在環境。

聖經說那是一種心思的「堅固營壘」。既是營壘,如同戰地上敵人豎立的碉堡,不會自動消失,而是需要出力攻克,才能夷平,。

我真正去面對那個堅固營壘,是成為兩個孩子的媽媽後,發現自己不知怎麼教養神托付的兩個寶貴生命,驚覺不能再這麼重蹈覆轍,也耽誤兩個孩子的生命。

開始整理內在那如同亂七八糟的堆棧,是很辛苦的過程。可是也由此了解,如果生命只是一直被動的接收資訊與知識,就如同倉庫只存納材料,卻不曾把那些原料轉成有用的產品。

由此聯想,兩岸華人的教育制度提供的就學環境是不是好像接受原料的倉庫,也因為如此,我們的工業多半停留在代工的階段?而不是原創的研發?

自己走出恐懼轄制的陰影,生命體會到的煥發自由實在不可言喻,陪伴、啟引自己的學生,孩子,朋友們,目的也是希望他們能在自由裡,活出因神的恩典所賦予他們的獨特生命。

然而,今日大學,社會上,像昔日的我那般膽怯,惶恐的年輕人不知有多少?從朋友任教的課堂可窺知一二。

當年青人羞澀的不敢發出呼求訊號時,已有生命歷練的長輩,老師,輔導,需要敏銳看到他們的需要,主動的表達關懷意願,幫助他們坦誠面對自己的害怕,容許他們有失敗的空間,「陪」他們走這掙扎與突破的路程。

標竿人生,不是空泛口號,而是需要耐心,愛心去啟動。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hen50&aid=9078462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巧妙 喜歡上帝的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學生是很少被陪伴的
2013/10/19 23:27

要求要求  一蔑的要求

其實教受應該進一步的告訴學生

如何幫助祂達到目標

台灣的學生  不是不願意接受挑戰

害怕不能達到目標  一直嚴厲教育下的恐懼

我曾經為了寫一份報告  努力看書  期待教授指導

結果我當常被批  因為我的參考書有他使用的教學書籍

所以  好的老師不是要求學生 而幫助學生   但我從沒有遇過

因為大家都認為好學生都在台大  而願意學習的學生

是不值得用心的   這是教育的悲哀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3-10-20 19:36 回覆:

我很嘆息你的這個回應,尤其你寫:台灣學生很少被陪伴。但,可能不只台灣,而是華人學生的情況。因為有不少移民海外的華人父母還是以類似方式繼續督導孩子,送他們去各種補習班。

你說的,不斷的要求,的確是我們教育制度的狀況。所以不少父母師長對於孩子就是放了標竿,等達到了,又把標竿升高。也不斷的安排各種學習的管道和機會,但很少問孩子是否有意願學習。

自己走過那樣的光景,現今遇到年輕人,就是想在他們學習路徑上能有正面性的牽引。你文章分享的,對於一些貧困家庭孩子的輔導,也是同樣的服事啊!


春眠。人間如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9 13:02
'您有顆很善體人意的心,相信妳一定可以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妳加油!!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3-10-20 19:26 回覆:
我覺得這是需要團隊運作。希望更多人投入對於年輕人耐心的引導,陪伴,讓他們走出害怕失敗的退縮,培養與自願性學習意願。

Sien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0/19 12:49

貞吟,妳直指了目前台灣教育的核心問題,的確是代工生產的思路,還沒有創造者的訓練,台灣孩子缺乏自發性的 ”學習力”,我覺得家長和教師們也有責任,沒有鼓勵他們培養主動性的思考,容忍他們犯錯,對於他們許多原創性的答案,因為與我們的原來主觀的觀念差距太大,很多大人也沒有開放他們的心胸來欣賞。我們要思索,摒除功利之心,怎麼培養孩子們一生,為自己負責的“學習力”。

您是位很能自省的母親。這對孩子們是很珍貴的,讓他們不要犯我們曾經犯過的錯,除了您自己的成長日記,我記得您有一篇文章是提及兒子醫學檢定考試的試煉,請求 上帝給他指引正確的路,那個觀念很對,長遠來看,只有靠自己的實力考上的,對孩子的才是祝福,否則是災難。

這也是我寫幸福的孩子愛唱歌系列 的緣由,我覺得不只是學科,任何好的作品和成功:心意,基本功和 創意都需要紮實的基礎,而且是缺一不可的

另外也寫過一篇女兒在國際學校學中文的文章,這個來自中國的老師對填鴨式的教法,真是深信不疑啊。這個議題值得深思。引用文章女兒的“大海”—談孩子的中文學習(六)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3-10-20 19:24 回覆:

代工的做法,是產業界收益的一個捷徑,但正如任何捷徑一樣,都難以引發長遠的研發意願和效應。結果有智慧產權的公司的工程師,與代工企業的工程師,長年下來的差距越來越大。前者就算有很多壓力,但也有創新的成就與喜樂,而後者好像重複工作的機器。

我自己當年就是缺乏‘自發性’學習意願,也總是覺得自己缺乏創意。後來在美國研究所的一門課中,教授要求某個題旨的研究並上台報告。有個學生是把研究心得自編一首歌,唱作俱佳的表演,開了我的眼界。老師給予她的高分,應該是看到她的創意。

你‘幸福孩子’文章系列提到的,那些肯培育孩子的基本工夫,引導他們創意的成員,是社會的燈盞,也讓受教的孩子蒙福。

如果老師深信填鴨式教學,我想,那是因為這是她唯一熟悉的教學與學習方式天啊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學生, 只是應付要求嗎?
2013/10/19 03:53

哪個要求比較多?

我正在啃台灣製造的食品: 豬腳! 心想, 身為一個家庭主婦, 若能真真實實負責的表現這職分, 要說去應徵一個企業的任何單位, 都不至於會失職; 這..這..這豬腳? 打著台灣製造的名號, 卻騙取了台灣僑民思念家鄉的心, 連個豬腳都搞不定?(熱食:腥味好濃! 涼食: 免強入口!)對任何一位家庭主婦而言, 這滷豬腳是再簡單不過了, 不是嗎? (因著啃豬腳, 讀了兩遍貞吟這篇文章喔!)

前文提到教授問台灣學生, 哪個要求比較多?

我想到更重要的是, 所要求的內容是將來自己(學生)要面對的嗎? 是真槍實彈還是做學問而已呢?

我一路交的朋友與熟識者, 沒有太多學者, 大都是企業界的人才; 譬如十年前流行的EMBA的課程, 那些學生都是企業的菁英, 經常提出來的問題 , 教授都無法回答, 也讓我想起多年前在職場上, 總聽得到一些朋友質疑學校的某些教授(在這純閒聊,請別丟雞蛋!) , 並沒有十多年職場真槍實彈的經歷, 現今企業的演變更是日新月異, 那些大學的教授, 若是能謙虛對企業界來上課的學生, 應該彼此都是受益多多才是! (我話題扯遠了!)

想到曾經問過家裡的青少年, 問他們目前最困擾他們的是什麼? 有人說是: 讓他們不得不分心的注意力太多了, 以至於有時間壓力! 這分心就是指網路FB類似的玩意兒啦!

現在的年輕人比我當年的聰明, 大膽, 但不紮實! 環境也都是如此推波助瀾, 只能靠家庭來影響孩子的品格教育, 從小就要開始教導, 否則到了十三四歲, 父母只能是"僅供參考"!

台灣現在不是流行"媽寶"嗎? 聽說媽媽陪著在一旁找工作面試喔! 很多企業在櫃台入口就拒絕了媽寶!

我不是會讀書的學生, 當然無緣進到課堂教學生; 但有一天, 我會回到台灣, 在社區教導年輕人: 認識自己嗎? 認識自己想進入的專業領域嗎? 而這些專業領域的職場文化是什麼呢? 確定自己是可以生存在這樣的文化中嗎? 我想大學是沒有這樣的教導, 卻是有了知識以後的社會新鮮人, 踏入工作之時, 馬上要面對的課題!

說到底, 這還都是外在的適應能力; 而內在的狀態是如何才是關鍵, 才是基礎; 若沒有認識耶穌基督, 工作, 名利, 金錢, 愛情, 婚姻, 健康, 享樂, 情慾; 追求的至終, 仍是心靈空虛 一場啊!!

PS: 貞吟老師啊! 我這位讀者, 若換成是您課堂的學生, 真不知您給我這堂課打幾分ㄋㄟ? 誰理你誰理你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3-10-20 17:57 回覆:

我那個朋友的學生們,想必也知道這位教授有真才實學教導他們,否則他們不會繼續來旁聽。他們只是不想面對那些課業要求與挑戰,例如研究,寫報告,考試評估,等等。

職場的技術需求,可能非大學課堂能完全提供,而且學府的目標也不應在此,而是提供一個學習環境,讓學生們能在嘗試與錯誤中,知道該改進的,能勇敢有原創的表達。一般而言,技藝是容易學到的,但創新的勇氣與個性則是在未進入職場快速轉變壓力之前,能有機會發展,培育。學校教育應該提供這一環,而年輕人也要把握這樣的機會。

你提到的職場文化需知應該是屬於‘實用層面’的,而要到這個層面之前,年輕人的心態需要先被導正,願意接受挑戰,突破,面對失敗,重新開始。信仰可以讓他們有新生命,如何活出,也需要‘教練’(coach,mentor)的陪伴,我覺得這是大學或是社會目前缺乏的。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