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1/31 12:27:49瀏覽1062|回應14|推薦78 | |
原本認為這個系列應該是告一段落了﹐但是有朋友與我來回書信的討論﹐ 讓我覺得需要有些總結性的補述(希望不是贅述)。 首先﹐ 約翰為什麼寫啟示錄﹐ 系列裡已經陸續提到﹐ 當時亞細亞教會信徒面臨的羅馬化(世俗化)壓力。 約翰寫啟示錄時﹐ 幾乎就是以羅馬皇帝尼錄為敵基督的化身。那時尼錄已經死了﹐ 可是當時人還以為他會復活﹐ 要從東方帶領一支大軍回羅馬執政。 所以約翰的啟示錄裡有獸的復生的描述(13章)﹐ 還有(16章)的日出之地的眾王。只有不明白當時背景與傳說的現代人﹐ 才會將東方來的大軍﹐ 解說成蘇聯或是中國的軍隊。 而巴比倫就是影射羅馬﹐ 約翰因著被囚的緣故﹐ 當然是不可能把羅馬---敵基督﹐ 這樣的說法寫出來﹐ 所以他以巴比倫代替﹐ 但是他的讀者是明白的。 約翰勸勉他們﹐要持守真道。讓他們明白﹐ 那些環境來的試煉和考驗﹐ 不管多麼嚴酷﹐ 都不會比「神的忿怒」臨到世上﹐ 帶來的懲罰(啟示錄記述的那些災禍)更可怕。 「神的忿怒大日」﹐ 這個名詞﹐ 在舊約多卷書裡都有提到﹐ 表示神的最後審判﹔ 對於初代的信徒是不會陌生的。 忿怒(wrath)﹐ 這個字的意思﹐ 除了情感的忿怒外﹐ 還帶有因著怒氣而顯出的懲罰或是報復行動。 因此約翰描述那些災禍時﹐ 表明神是會為曾受逼迫的信徒伸冤﹐ 懲罰那些逼迫祂子民的人。 然而對當時信徒而言﹐ 關注的不是那些災﹐ 而是災禍發生時﹐ 天上必有的敬拜。隱含著﹐地上的情勢進行時﹐ 神的國度也隨之擴展。 災禍所影響之處﹐ 神的權能就到那裡。 災禍的幅度﹐ 反映出神的權能。 現今的人讀啟示錄﹐ 如果視其為天書﹐ 有一個可能﹐ 是把啟示錄裡﹐ 約翰談到的信徒要受的「試煉」﹐ 和世人要受的神的「忿怒」 ﹐ 攪混在一起了。 但是這兩個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是信徒必然要承受的考驗﹐ 試煉其信心﹐ 茁壯其信仰生命。後者是逼迫信徒的世人要承受的。(當時信徒讀的時候﹐ 必然會想到昔日以色列人在埃及受逼迫﹐ 後來埃及人承受那些大災禍。) 至於現在眾說紛紜的討論世局的「末世論」﹐ 更是會把信徒帶離開一個重要的焦點﹕ 持守真道﹐ 對基督忠信。 現今教會流傳各樣非攸關真理的末世論說﹐ 也許是仇敵的攪擾。 學說越多﹐ 造成的困惑﹐ 爭執也越多;教會分裂﹐ 基督的身體軟弱﹐ 豈不是基督的仇敵最歡喜的﹖ 信徒認為的﹐ 不管是災禍前被提﹐ 災中被提﹐ 災後被提﹐ 聖經沒有直接提到﹔ 這個被提(rapture)的觀念﹐ 原本出自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對於當時信徒的一個問題﹕ 耶穌基督再來之前﹐ 已經死亡的信徒﹐ 能不能和那時還活著的信徒﹐ 一起享受基督的榮耀﹖ 保羅的回答是﹕ 基督榮耀的再臨世上時﹐ 已經死亡的信徒要先復活﹐ 與他一起來﹐ 然後那時還活著的信徒身體要改變﹐ 被提到空中﹐ 與他們相會。 但是﹐ 保羅在那封書信裡﹐ 只說主的日子來到﹐ 如同夜間的賊一樣﹐ 毫無預示。因此信徒必須要儆醒﹐ 並且彼此常互相勸勉。 而約翰的啟示錄也沒有講到信徒「何時被提」﹐ 因為那並不重要。 後世的解讀聖經的人﹐ 特別是17世紀之後﹐ 把這些經文拼湊起來﹐ 造成不同派別的說辭﹐ 各有其根據和推測﹐ 但都不是全貌。 神必然會有的震怒確切何時臨到﹐ 不是約翰的重點。要信徒持守真道才是﹗ (不管他們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 重點是要成為耶穌基督的忠信跟隨者。) 耶穌基督何時再來﹖ 主基督可以隨時再來﹐ 或是我們隨時可能去見主﹐ 那也不是要點。 重要的是﹐ 那個時刻來臨時﹐ 我準備好沒有﹖ 我是不是一個持守真道﹐ 對基督忠信的得勝者﹖ 如果主還存留我的生命於地上﹐ 我當祈求的﹐ 就是主基督的教會要準備好﹐ 持守在得勝的行列裡﹐ 讓這成為我衷心的禱告﹐ 和對其他信徒的勸勉。 這卷書﹐ 若是重要﹐ 不是關乎未來到底會發生甚麼事﹐ 而是我們現今的抉擇﹐ 怎麼影響到我們的未來﹔ 或是說﹐ 人類若是走向啟示錄的結局﹐ 基督的信徒現今應該怎麼生活﹖ 如何留心﹐ 並與世俗的影響保持距離﹐ 儆醒﹗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