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孺慕(四十六) 完美主義的徵候
2009/05/21 10:07:02瀏覽1030|回應3|推薦32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基督徒喜歡引用這句經文講到人在基督裡的新生命﹐卻往往忽略了使徒保羅緊接著說的﹕「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或者是認為舊事會自動消失﹐騰出空間給新事入住。

然而事實情況是﹐對許多基督徒而言﹐不少「舊事」仍然隱在記憶的深處﹐佔著生命的一角﹐以致新的樣式難以擴展、彰顯。這些未妥當處置的舊事﹐久而久之可能成了我們裡面的堅固營壘﹐攔阻人更深認識神並順服祂的旨意。

就我的先生而言﹐生命裡的堅固營壘是他的完美主義傾向。就如神啟示我的叛逆與內在誓言的關係﹐他的這個傾向必然也與過往的家庭情況有關。起初也許是不齒於父親的作為﹐想要有別於他﹐也許是出於羞愧﹐總之早先無知的抉擇﹐其結果就是讓自己受到捆綁﹐也影響後來的處事處人。

大致而言﹐完美主義者的徵候是不斷驅策自己﹐認為應該可以作的更好﹐常用的字眼是﹕「早知道﹐我就應該。。。。」﹐或是「下次我一定不這麼作。。。」﹐因著每次的抉擇好像都有出差錯的地方﹐完美主義者很自然會低估自己﹐容易焦慮﹐責備自己﹐害怕作決定。也不自覺為生活設定了一些規條﹐刻板的守住那些表面的條例﹐滿足他裡面的那些「應該」。

因著低估自己﹐所以極其需要別人的肯定和贊同﹐如果人家對他稍有批評或建議﹐他的反彈或抗拒就很大。

即使歸信神﹐頭腦裡認知恩典的寶貴﹐但心裡仍然不確定神是全然接納他﹐還是要藉著守律令來博得神的喜悅。外表看來﹐這樣的信徒很神經質﹐小心翼翼﹐嚴肅拘謹﹐淡漠疏離﹔而且更奇怪的是﹐即使他信的那麼辛苦﹐還是會以類似的標準﹐嚴苛的論斷、責怪、要求周遭的人。

有這樣傾向的人當然很難活出真正的自我﹐就是神創造他時﹐期望他活出的樣式。表面看來﹐他似乎把每件託付給他的事盡力作好﹐但其目的是為了博得人的肯定﹐而不是發揮神給予的才能﹐以此榮耀神。更因著他一直使用自定的標準衡量自己和別人﹐所以也容易陷入自我中心。

然而最糟糕的是他裡面的怒氣﹐他自己設定那些應該守的條例﹐可是也惱怒那些「應該」帶給他的壓力﹐甚至惱怒神-----不是憤怒那位為他捨己的基督﹐而是他所誤認為的那位難以討好滿足的神。可是他不會去面對或處理那些積藏的憤怒﹐而是加以否認。

我的先生在職場上顛簸而行時﹐我不時聽到他說的﹕「那時有兩個機會﹐早知道這個公司這樣﹐我應該去另一個﹗」或是「面談時﹐我就注意到他的眼神飄忽﹐這樣的主管怎麼能和他共事﹖下次我一定留意﹐免得又吃虧﹗」或是﹕「當初我怎麼會那樣糊塗﹖他一說我就信以為真﹐下次我不會再輕易上當了。」

他想全然掌控工作動向的心是那麼強烈﹐但提防了一個﹐另一個意想不到的問題又出現﹔不重蹈前一個失誤﹐不保證就不會再有差錯﹔他的日子過的像緊繃的弦﹐連假日也難以放鬆。

每次的工作年度審核後﹐他就會不斷嘀咕﹕「說什麼不能全給我A等考評﹐總要挑幾個地方要我改進的﹐但為什麼偏偏講我的溝通能力有待改善﹖」「明知這個職務需要組織策劃能力﹐我也盡力而為﹐為什麼就單說我這方面有毛病﹖」即使在審核已過了多月﹐他還是無法釋然﹐一想到就鬱怒。

主管也許只是交差似的﹐隨便提說一兩處地方﹐先生卻拿那些話當緊箍咒﹐即使憤慨那樣的考核﹐卻又在意且希圖改善﹐為的是要「證明」對方的錯看﹔如此又給自己平添許多壓力。不滿和壓力累積久了﹐難以繼續承負﹐於是選擇一走了之。可是每一次的離職或被解僱﹐必然再一次讓他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且罪咎於自己似乎沒有基督徒蒙神祝福的見證。

我開始還試著要安慰、說服他﹐但他裡面充滿長久固守的主觀意念﹐根本無法聽進別人的解說。逐漸我就閉口﹐轉而去為他代禱﹐然而也是借此機會神耐心的教導我如何成為一個代禱者﹐那經歷是何等寶貴﹗

( 心情隨筆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hen50&aid=2968891

 回應文章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短短人生就幾年而已
2009/05/23 10:33

短短人生就幾年而已

再加上許多的磋跎與無奈

真正有品質的永恆的價值的......所剩實在有限!

多少家庭百般折騰走在十字路口

當嚥下最後一口氣時.......來不及說"我愛你""我對不起你"或是"謝謝你"而空留遺憾........!

妳有這些不放棄不退縮最後圓滿的寶貴經驗

相信定能幫助許多家庭走過風暴

這是多美麗的畫面ㄚ!

期待妳的待續.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何為你的丈夫禱告
2009/05/22 05:15
我按照"如何為你的丈夫禱告"(STORMIE OMARTIAN著)一書中文版,週而復始與主內姊妹為著我們的丈夫禱告著,其中第十八個主題(共三十個)是"他的父職"作者分享在P131一個人對他父親的看法,常常影響他對天父的看法..........這一切又會跟著影響他和自己孩子的關係.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09-05-23 03:42 回覆:
你講的很對。一個人和自己父親的關係﹐會影響他對神天父的認識﹐也會影響和孩子的關係。我的先生在那段時間和兩個兒子處的很不好。兒子們有事不會去找他﹐他也不大理會他們的活動﹐只要求他們功課要好。彼此之間很緊張。感謝主﹐後來蒙神醫治﹐彼此饒恕﹐和好﹐如今孩子們長大了﹐可以處的像朋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