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孺慕(四十五) 學習新的溝通
2009/05/16 04:47:12瀏覽1038|回應9|推薦51

先生在職場飄蕩不定的那些年﹐我尋求神的心意並依此為他代禱。如果之前自己沒有經過內在整頓﹐我根本無法進行那些深入﹐屬爭戰性的禱告﹔也因此在敘述那段過程之前﹐我覺得有必要先分享學到的與神的溝通。

基督徒接受救恩以後﹐在心思上一定有很大改變﹐不想也不願去犯那些明顯得罪神的事﹐可是舊生命的習慣仍是常干擾新生命的成長。主耶穌撒種的比喻也提到﹐真道的種子撒出去﹐有落到路旁﹐土淺石頭地上﹐有落到荊棘裡﹐還有一些落到好土裡。我當然希望自己的心是好土﹐但事實顯明﹐我的裡面(思維)長滿荊棘﹐必須連根除去﹐才能讓好種有生長的空間。

神醫治、更新生命其實是瞬間就成就----在我們認罪,接受耶穌基督為救贖主那刻就達成,但是對當事人好像不是一蹴即成﹐因為領受救恩之後的「心意更新」是一個每天必然的經歷。

我的敘述無法涵蓋所有細節﹐更無法數算流了多少眼淚﹐間中有多少抗拒退縮﹔但是經過一段時期的清理整頓之後﹐我感覺自己內裡好像一棟擺設清爽整齊的房子﹐而且多了很多可使用的空間。我也體會到神這樣工作的目的﹐是要祂的兒女經歷到「良善生命的自由」。

就如健康的身體﹐活動範圍和能力遠大於身體有病的時候﹔被神復甦而建造的心靈能活動運作的空間和回應神的敏銳度也比靈昏沈時要廣大的多。使徒保羅說過﹐我們若被聖靈引導﹐能結出聖靈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不但是超越律法的禁止﹐還能騰升於幅員更廣闊的空間。

在自己的先生可能失業﹐而另一個平時說話很霸氣﹐讓我們很不舒服的弟兄卻連升二級時﹐不只沒有嫉妒﹐而是坦然衷心的為他高興﹐讚美神是何等豐富的祝福祂的兒女﹐是一種我以前未有的自由。面對一些是非對錯的情況﹐我裡面有清晰的判斷 (insightful discernment)﹐卻沒有定罪式的論斷 (judgmental criticism)﹐是另一個自由。在聆聽人的問題﹐我的情緒能夠「感應」對方的痛苦掙扎﹐卻不會受「感染」而跟著低沈﹐是一個自由。當人被軟弱所束縛而暫時不願改進﹐我不妥協這樣的情況﹐卻也能夠體恤憐憫﹐耐心等候對方成長﹐又是另一個自由。

此外﹐被神的靈引導﹐我不用擔心自己能不能結果子﹐只需如枝子連在葡萄樹上﹐學著棲息於神(ready to be available) ﹐這使得我進入孩童那樣單純而輕鬆的境地。以前我信﹐好像自己得用力抓緊神﹔現在我信﹐就像一個小孩讓父親牽著他的手﹐隨著他的步伐而行。柔軟的心靈幫助我聆聽神的心意﹐這使得我的信仰經歷又邁入新的層面 。

我一直參加福音派的聚會 ﹐牧師們的教義多是基於聖靈恩賜終止論﹐就是在聖經正典完成以後﹐神只透過聖經對人說話﹐其它屬靈恩賜已經終止運作﹐例如說方言、醫治、先知勸導、知識和智慧的言語等等。

我理解新教改革﹐為了除去教會長期以來的弊端﹐敦促信徒不能以神職人員的話或規條為信守的真理﹐而是要認真研讀聖經﹐因此發展出很好的主日學或查經課程﹐幫助不同程度的信徒明白神的話語。啟蒙運動以後﹐基督教會卻逐漸普遍以理性思考為重﹐並以此詮釋聖經﹐凡難以通過理性審核的信仰經驗﹐很容易被忽略﹐或是認為已不存在。

但是這樣的信念卻使教會失去目睹經歷聖靈運作的機會﹐也讓信徒在成聖旅程上倍感辛苦。一些人害怕如果讓聖靈超自然作為在教會運作﹐可能會使他們的教會變得像初代哥林多教會那樣混亂無序。然而如同《認識神》的作者巴刻(J .I. Packer) 所言﹕「今天許多教會秩序井然﹐只是因為他們在沈睡中﹐甚至恐怕是死亡的沈睡。墓園裡一切井然﹐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雖然保羅痛責哥林多基督徒的屬肉體與不成熟﹐但我們不能漠視他們的確享有屬靈的服事﹐是我們未曾經歷的。」(J.I. Packer, Keep in Step with the Spirit)

因此在一九八○年代末、九○年代初﹐我開始學習聖經所描述的﹐神與人不同的溝通方式﹐例如異象、異夢、知識和智慧的言語等﹐我是有很多的困惑﹐必須一面釐清、除掉(unlearn)自己內裡因過往偏差的教導而累積的錯誤觀念﹐再依據聖經所示﹐重建正確的認知。

在無法從參與的教會得到幫助情況下﹐我作這些學習時是謹慎小心的。禱告時﹐腦海裡若出現一些圖像或領受﹐我懇求神給予合宜的經文來詮釋﹔ 聖經和靈修扎記常在手邊﹐使我能馬上查攷﹐也記下自己所領悟的﹐方便日後察證----正如使徒保羅所勸誡的﹕「不要銷滅聖靈的感動﹐不要藐視先知的講論﹐但要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

學習過程中﹐經歷失誤在所難免﹐但我不氣餒的閱讀聆聽相關書籍和資訊﹐尋求改正。最重要的﹐我學習這些神給予的溝通方式﹐為的是進深與祂的關係﹐心存順服的與聖靈同工﹐建造自己和他人﹐並且見證神在祂兒女生命中的諸般寶貴作為。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hen50&aid=2953677

 回應文章

天恩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I Praise Lord!
2009/06/04 20:55

Dear Jane,

I praise Lord for what He has done in you through His continuous redemption!

I came from very similar background of yours.

I am set free in Jesus Christ from denominational preference!

May God bless you!

In Jesus,

Heavenly Guest

------- ------- -------


趙路得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我正在學習
2009/05/22 18:30

柔軟的心靈幫助我聆聽神的心意﹐這使得我的信仰經歷又邁入新的層面。

很好的警惕

我現在正在學呢

希望不要太晚

但還是比妳落後喔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09-06-05 11:35 回覆:
永遠不會太晚。而且你也不見得就落後﹐只要有願意的心﹐神的幫助是及時且足夠的﹐祂會不斷帶領你更新﹐進深。

Esther Cha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非常棒
2009/05/21 00:14

非常棒的陳述呵~

借我轉載囉~

讓更多人看到!!

我也是在福音派教會待了7-8年

才到兩者兼具的士林靈糧堂~

後來經歷就如"加拿大頌泉"所講的"天父的愛"

對聖靈經歷如黑白電視變彩色

但也感謝之前根基穩固

讓我從方言更敏銳能更快速從聖經例子應用解說同伴目前的問題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09-05-21 10:23 回覆:
士林靈糧堂的劉牧師好像原先也是在福音派教會的團契成長的﹖﹗這是第三波聖靈更新以後教會的特色﹐不像之前的靈恩教會﹐只注重方言或是屬靈經驗﹔而是因著原先福音派教會給予信徒在聖經根基上很好的造就(這是很重要的)﹐既有聖經的基礎﹐加上聖靈的啟引﹐使得信徒在建造自己和幫助他人時﹐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洞察見解與能力﹐也因此增長很快。

Toma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因理性思考後產生的信仰才不是"迷信"!!
2009/05/16 23:01

一神論的經典中有深刻的"理性"元素----但,也有許多"不能證明為真,也不能證明為偽"的不可知論述,許多不必要的爭論在其中,蠻可惜的!!

人必需要"相信"----生活才會充實----"理性"和"迷信",都能帶來"相信"的效果,都是存在的,也是合理的!!     

兩者的本質是有差異的,可引導,但,不可否認-----類似台灣與中國的相互"不否認"的關係!!


Tomas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09-05-17 08:07 回覆:
基督信仰裡﹐理性很重要﹔而信仰過程裡也會有“超理性”的經歷。有客觀的認知﹐也有主觀的經驗﹐兩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為的是幫助信徒長進。有些經歷可以分享﹐但未必人人都會有或必須有﹔無論如何﹐基督信仰的中心 仍是基督的救贖和神國度的成全。

寄居者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要小心
2009/05/16 19:39

一些基督徒過分追求所謂「屬靈的經驗」,結果走歪了路。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09-05-17 08:01 回覆:
很好的提醒。各種操練或屬靈經驗都是為了幫助我們更認識基督和祂的國度計劃。如果我們只追求經驗﹐而忽略目標﹐在信仰上很容易偏斜。查經很可能只一味鑽研字句意思﹐得著聖靈恩賜﹐結果是高舉自己﹔得著異象﹐但沒有聖經經文為輔助印證﹐等等﹐都很容易讓我們偏離正道。

tracy's sho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助而能助人
2009/05/16 13:12

若沒有健全自己的一切冒然去引領人是有風險的

就像瞎子引領瞎子過河是自身也難保呀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09-05-17 10:09 回覆:
還有一點很重要﹐扶持人是很辛苦的過程﹐如果沒有靠著主耶穌的能力﹐我們人作到最後都會覺得疲憊而放棄。

新天新地
相片特好
2009/05/16 12:56
這張透光的相片有比例有層次,顯出特別的美,我好喜歡喔!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09-05-17 07:58 回覆:
我也喜歡那盡頭朦朧的光﹐但有種吸引人的神秘感。

新天新地
妳能幫助我瞭解嗎?
2009/05/16 12:49
我也可以依靠神的信實做到妳提到的"面對一些是非對錯的情況﹐我裡面有清晰的判斷 (insightful discernment)﹐卻沒有定罪式的論斷 (judgmental criticism)﹐是一個自由。但在聆聽人的問題﹐我的情緒就不能夠「感應」對方的痛苦掙扎(或只是數落罷了)卻會因此「糾纏」數日,因著教會的不同心落淚到痛哭失聲,最後只能靠深沉的禱告終結這等情緒,這樣類似的情形已發生三四次,最後只好明示該姊妹或暫時遠離該姊妹........除了是論斷批評不討神的喜悅外,我實在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妳能幫助我瞭解嗎?

細草微風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是基督徒人際關係的重要信念
2009/05/16 10:10

"面對一些是非對錯的情況﹐我裡面有清晰的判斷 (insightful discernment)﹐卻沒有定罪式的論斷 (judgmental criticism)﹐是另一個自由。"

這真是智慧言語, 定罪式的論斷讓我們自己也受綑綁, 得不到平安自由.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09-05-16 11:12 回覆:
我深信那是聖靈的作成的﹐以前我很容易從負面角度批判論斷人﹐後來感受到對事對人能夠分辨(特別在代禱時尤其需要)﹐但沒有論斷排拒的心態﹐真是極大的]自由。感謝讚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