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 「錯把七彩當六彩」事件說起
2014/12/10 01:45:44瀏覽2931|回應10|推薦76

前言:本來這一篇是兩個禮拜前就想寫。禱告之後,覺得鑑於台灣選舉情況,不要火上加油。等塵埃落定後再敘述,俾能對準焦點。

兩個禮拜前的禮拜天晚上(11月23,台灣時間禮拜一),我的手機LINE收到一則訊息:

抱歉請協助快速轉發下文 :

主內敬愛的牧師們平安 !

由於台北市市長呼聲最高的候選人柯文哲先生公開延攬婦女解放運動大老李元貞女士進入他的團隊,而且這兩天柯陣營將舉辦大型同志秀。

面對這種性解放的情勢,楊寧亞牧師希望選前與台北市各行政區聯禱會牧者緊急會商對策。 台北真理堂國度事奉特助陳一龍敬上。

請眾牧者為此禱告,求主興起拯救台北市,按祂旨意揀選神的器皿。請牧者通知其他牧者告知此事,請禱告及動員,神的兒女要站出來投票。

以下為教會領袖致基督徒的公開函全文:

親愛的主內弟兄姊妹,平安: 基督徒是世上的光和鹽,更有責任選出好的權柄來治理這地,兒童及青少年是台灣未來的希望,婚姻家庭制度是國家及社會的基石,我們深信家庭的政見應當是候選人的首要政見,因為國之本在家。

在這次九合一選舉中,候選人在婚姻家庭及兒少教育的政見是否符合聖經真理,應當是基督徒投票選擇的最重要依據。

台北市長選舉對於台灣有重要的指標性意義,我們看重候選人對家庭議題的態度,也憂心兒童及青少年的婚姻家庭價值觀被誤導及混淆。

我們對某些候選人多次表態支持多元成家法案的立場十分遺憾,甚至競選團隊與性解放運動結合,讓我們倍感憂心。

我們期待所有候選人都更看重婚姻家庭價值,並呼籲基督徒在選舉的關鍵時刻,為了下一代、為了真理、為了主耶穌投下神聖的一票。

周神助牧師、楊寧亞牧師、顧其芸牧師、劉群茂牧師、 陳志宏牧師、張振華牧師、杜明達牧師、蕭祥修牧師 聯合敬上

隔天,我又收到在台灣一個大學同學發給幾個朋友的電郵,氣急敗壞的說:

「由八位牧者發起的籲請信,雖然論點錯誤,但經過傳遞,連署牧者名字已添到26位。

基督徒困惑的是,利用星期日半夜廣發訊息,星期一教會關門休息,沒有人接電話,無人能因應處理,直到晚上,楊寧亞牧師才出面在臉書上道歉,說是訊息誤傳。

以我過去服務公職的基本訓練,發出重大訊息時,負責人陳一龍及八位牧師,都要隨時保持警覺,隨時可以被找到,聯絡管道必需暢通。

我是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典型的中間選民,曾投票給五個不同政黨候選人,但在這次事件,看到台灣一些基督教會,在不清楚、不明白、不接觸的情況下,選在選前最後五天,擅自火速瘋傳,發動分裂誤導信徒的信件,企圖操作選舉結果,這是「出於那惡者」的行為,實在令人痛心。

禮拜一晚上真理堂楊寧亞牧師的聲明道歉,禮拜一半夜,柯 P 陣營總召集人姚立明教授就貼在柯 P 的網頁,幸好,柯 P 冷靜理智,緊急止血,不願擴大。

但受損最大的台灣基督眾教會,如何善後?是否會被起訴?其中,除了同志團體,還有被楊寧亞牧師點名的台灣婦女聯盟領袖「李元貞」教授,一切有待觀察。

網路上多人現在把「真理堂」改稱「無理堂」,還有許多謾罵話語,不堪入耳,使主名蒙羞。

請大家一起為台灣這些教會領袖禱告吧! 教會領袖若不知悔改,台灣教會如何能得潔淨,興旺福音呢?」

與那位同學來回對話,我才知道事情來龍去脈。

以下是她給我的解釋:

事情的導火線是台北市長侯選人柯文哲在選前那個週末舉辦兩次健行活動。

台北真理堂楊寧亞牧師領軍的八位台灣基督教會知名領袖,錯把 KP (柯 P, 柯文哲醫師,P 亦即Professor)的「愛∼擁抱台北」大遊行(Hug For TAIPEI)代表繽紛色彩大融合的「紅橙黃綠藍靛紫」(加上白色, 眾色彩之總聚,即成白色),誤以為是「六色彩虹宣言」(紅橙黃綠藍紫)同志大遊行,因為第12屆台灣同志遊行,今年10月25日(星期六)剛舉行,主題是「擁抱性 / 別,認同差異」。

按新聞報導,柯文哲的嘉年華會有八個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白分別代表:友誼勇氣熱情創造自由進取平等包容與夢想。 同志遊行的彩虹旗幟,顏色定義分別是性愛、力量、希望、自然、自由、藝術。

眾教會似乎沒有弄清楚之間差別,加上認為柯P對於多元成家立法草案沒有持反對態度(因為對他而言,那是在立法院審查,不是市政),所以那些知名領袖們錯把「七彩當六彩」,把民眾自發性的健行,誤認為是擁護同志遊行,以致緊急發訊,藉著LINE向各方傳遞,隱含著杯葛這個侯選人的意思。

同學的電郵,並非特別在意柯P是否會因此落選,而是對於教會這樣粗糙的作法,非常憂心。覺得選情沸騰之際,卻在選舉的同一個禮拜,發出如此誤導的「烏龍訊息」,實屬不智。

我想起去年(2013)秋回台北探親,主日到不同教會參加崇拜。十一月中我去參加真理堂的主日崇拜,聚會後相當失望。那天證道的絕大部份是在策動會友要參與月底的反多元成家方案的遊行。

台灣的多元成家提案,就某些內容,的確和基督教會一向關注的道德議題抵觸。但是主日證道,重點應該是傳遞耶穌基督的救贖福音。

如果我是一個想認識基督真道的人,那天剛好經過這個禮拜堂,進去,卻聽到這樣的信息,會讓我對於耶穌基督更有渴慕?

我也發現,近幾年來,台灣的一些大教會似乎在走美國過去一些教會的錯誤路線。

美國過去(現今可能還是)有些基督徒對於候選人,不管他(她)的政見如何,就只是在乎他們對於墮胎和同性戀的看法。

殊不知,政治領域裡,不管是立法或是行政部門,其權力主要是用在對「社會資源」的分配。

在美國,對於墮胎和同性結合的政治議題(Political Issues),套一句在大學副修政治的大兒子說的:都是關乎錢(It is all about money!)

民主黨比較關注貧弱者,政策上願意給予這些人更多福利;而共和黨比較在乎人民有工作機會,政策上希望給企業界更多運作空間,而非用福利的散發來解決貧窮問題。

因此,若一個候選人說他(她)贊成墮胎,可能是指贊成墮胎的費用由健保支付;若是贊成同性結合,乃是同意同性的伴侶可以得到一般法定給予配偶的稅務福利。持反對意見的,可能只是反對這些費用或是福利該由政府給付;他們的立場可能無涉議題的「道德」層面。

我想台灣的情況可能也是類似如此。

同學的電郵發出後,有人回應:「同性戀已經是存在數千年的「普世問題」,不是哪個人當選「台北市長」,「基督徒」都必須為此迫切禱告!」

我也寫了回應:「對於同性婚姻,在美國,目前有一些州已經同意同性婚姻。其實,說起來,現在美國的同性戀者努力要爭取權益,居然是因為民主黨的柯林頓總統時通過的『婚姻乃是一男一女』這個聯邦婚姻法引致的。

因為這個法案讓一些同性居住的人,無法得到聯邦對於一般婚姻授予的權益(例如遺產稅)。『錢』才是這些人在爭取的。

台灣的多元家庭提案,爭執的,可能也不是表面冠冕堂皇的口號那麼簡單;通常涉及法案,多少和『金錢』有關。

人如果要性解放,或是生活淫亂,有沒有法案,都是會做的。

教會真正的職責,不是去韃伐這個或是那個法案,而是盡力讓「人心」接受救恩,歸向耶穌基督。否則,耶穌時代,他對羅馬帝國,要指責,要反對的可不少。

再者,競選其間,教會牧者最好不要置喙,引爆一些不必要的爭論,這些言行不會讓非信徒更尊重教會。而政治舞台,也不是神托付給牧者的職權。

神在高處掌權。願榮耀歸祂,平安歸地上的人。

願神憐憫台灣現今狀況,讓台灣因政黨對立而有的分化有個了結,大家齊心面對挑戰,協力合作,以愛相繫。

候選人即使不是基督徒,所聲張合乎真理,仍然會得選民支持,比選舉期間自說是基督徒,騙取選票的好。

基督教會對所發生的事件,雖然屬於誤會,自己內部還是要檢討。

美國Jessy Jackson牧師很介入政治,有時言論到令人反感,台灣這些知名牧者無需效法。想轉化(transform)政治領域,不如轉化、潔淨教會現今亂象,消費名人的心態。幫助信徒信仰根基穩固,認真跟隨耶穌基督,才是牧者受托付的職責。」

現在選舉已經結束。但是我覺得台灣的一些教會有必要省思,我們在打的是什麼樣的爭戰?

使徒保羅曾經勸導信徒:「你們要倚靠主的大能力作堅強的人。

你們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使你們能站穩,來抵禦魔鬼的詭計。

因為我們不是對抗有血有肉的人,而是對天界的邪靈,就是這黑暗世代的執政者、掌權者,和宇宙間邪惡的勢力作戰。

因此,你們要以神所賜的武器裝備自己,好在險惡的日子裏能夠抵抗敵人的攻擊,戰鬥到底,始終守住陣地。」(以弗所書6:10-13 新譯本)

政治的議題關乎「權力」和「金錢」,台灣一些教會領袖在關注的是「倫理道德」,雙方的立足層面本來就不一樣。

投票,是在民主國家履行公民責任。台灣教會領袖發信籲請信徒為主耶穌,投下神聖的一票。然而,到底是為主耶穌,還是為教會選擇的議題?

主耶穌按著父神旨意來到世上,是以在十字架上的捨己,來得回寶貴的「人心」。

教會領袖若是陷入仇敵詭計,例如挑動情緒,動員走向街頭,以聖經話語為手段,達成自己關注的議題等等,這是到對方的陣地,採用對方的戰略去打仗,最後能夠贏得「讓人回歸真理,領受救恩」的爭戰嗎?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chen50&aid=19567826

 回應文章

WY
屬靈閱讀
2015/01/23 09:16
贊:我最近讀到的一句話:“屬靈閱讀”不是狹義的指閱讀關乎信仰的書籍,而是以“屬靈眼光”閱讀每一本書。換句話說,要聆聽聖靈的聲音,敏銳於神親密的帶領。
轉借到我的微信上,多謝!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網路教學
2015/01/08 01:48

哈哈, 這裡實在是個網路教學的大市場。

從昨晚到今早, 我已經有了新的眼光, 就像那個老掉牙的印度賣鞋的故事; 何況, 基督徒的眼光與著重點, 不是人物與環境, 更不是靠著自己的能力~

是非與論斷其實還有許多點可以討論, 關鍵是任何立意好的教導, 若是不去實踐, 也就如風飛去了~就像貞吟的最新這篇: 兒子對廚房的擺設, 若老媽珍惜兒子從十六七歲就有的"特異功能", 有從神而來獨到的領受, 這位媽媽就已經在"實踐"教導的真諦。

反之, 老媽極有可能以慣性思考, 如: 我兒子十幾年來就是這樣, 別理他! 或說: 忍耐幾天, 等兒子收假回去, 我就輕鬆了! 這樣就是落入人物及環境的泥漿中~可惜啊! 若沒有實踐, 久了, 兒子也不想再提~聖靈的提醒, 也是如此~

對於在基督裏, 整本聖經所教導神的話語, 我不願意把這些寶貴話語的實踐, 與宗教畫上等號(注意: 許多基督徒不認為自己信的是一個基督教的教義, 而是信耶穌基督, 也不會在"宗教"的嗜好欄位打勾, 這群基督徒是厭倦宗教活動的!)!

沒有深入與耶穌在每天生活當中的基督徒, 很有可能也把一些聖經根基的議題是非, 誤當成是一個宗教議題, 甚至是政治口水議題! 所以我說, 這兩者很相似, 卻是有差異!

一個有聖靈內住的基督徒, 就是一個重生得救的人, 更是"生命"會長大的基督徒, 我個人認為也一定是個熱誠的人, 不是一個冷漠的人。 對不對?

或許, 這樣的一群人, 不是對所有的事務熱衷, 卻是心中有把尺; 對於神所交付的, 聖經中一提再提的是非公義, 是絶不會缺席的!

新的一年剛到, 小妹我期許自己明年此時, 生命一定要讓聖靈再度更新, 一年新似一年~

而你呢?

願神保守, 並且祝福引導你, 有一個從神而來, 全新的2015新年~耶~大笑大笑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5-01-08 11:15 回覆:

聖經根基的議題,或是政治(教育、娛樂、金融。。。議題),表面猛一看,好像都差不多,都是涉及人,事,都關乎是與非。

但,就如你說的,是有差異性。因為起點看起來類似,但目標絕對不同。

如同我最近讀到的一句話:“屬靈閱讀”不是狹義的指閱讀關乎信仰的書籍,而是以“屬靈眼光”閱讀每一本書。換句話說,要聆聽聖靈的聲音,敏銳於神親密的帶領。

用到生活其他方面,就是用“屬靈眼光和心思”來處理生活的每個看似平常的事情,希求在過程中,仍然領受聖靈的引導,順服而行。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辨別是非與論斷的差異
2015/01/07 12:56

看到這篇瀏覽人數已經747人, 還是沒有人來參予討論,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在教會主日的一篇講道; 我忘記牧者是引用哪一段經文? 主要是教導與辨別, 是非與論斷的差異所在!

好比貞吟這篇來說, 我個人覺得是一個關乎"是非"的主題; 然而, 若我多年前沒有被牧師教導過, 我很有可能看完這一篇, 會偏向是個"論斷"的主題, 因為兩者極為相似!

是非對錯是一個公民須知, 基督徒也沒有例外, 甚至還有更高的標準; 最近讀經讀到列王記, 有許多王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 或行神眼中看為"惡"的事, 可見神是一位"忌惡"的神!

其實這個主題蠻大的, 我試著提綱契領來說!

第一個是態度: 出於神的評論, 也是出於愛的; 什麼是出於愛的? 就是沒有控制不住等情緒性的字眼和口角出現, 即便說得頭頭是道!

第二個是提出解決方法: 領袖或做事的人無法面面俱到, 旁觀者總是可以找到問題來批評; 我想到臺北市長說的一句話: 批評可以, 但要拿出辦法! 沒有解決方案的評論, 只是浪費大家的時間! (肚子好撐, 先說兩點就好)

有時候我們讀聖經, 很容易按著字面來決定; 好比這一篇我們是否發言? 或是任何團體的會議中是否發言; 我就曾經納悶到左右為難, 如創世紀的"分別善惡的果子不要吃", 神是不是不要我們去評定是非和論斷? 新約許多處的經文也提到"不要論斷", 所以, 只要是關係是非對錯的議題 , 我都要謹守口舌? 是這樣嗎? 假如大家都跟我以前一樣這樣想, 或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世人普遍如此), 那麼, 神的國度, 可就不太妙了~

ps: 貞吟我吃得太飽, 要先走動走動, 稍晚再回來待續~你要不要先說點話啊?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5-01-08 11:33 回覆:

喜歡你對於這個回應的標題:辨別“是非”與“論斷”的差異

我想,很多時候,在教會裡,發生錯誤事件(而且不少),但人們緘口,原因就在於難以分辨到底是要除惡駁正,還是落入論斷。

因為其中涉及的就是人的‘情緒“和’動機‘。情緒,可能還會表現出來,動機,就比較隱約,微妙,有時涉入處理的人可能也難以說清楚。

也就是說,有的人願意挺身駁正,其動機就是神的教會不該藏污納垢,動機是正確的。但處理過程,義憤填膺的情緒也止不住高漲,結果處理到最後,正確的動機開始,但後續手法可能就偏差了。

如此幾次,一些信徒可能就選擇不涉入而離開教會。非常可惜。

我寫這篇,關乎選舉白熱化過程中,教會因為不當介入,甚至引發誤會。通常這樣的情況,當事者馬上道歉,並作緊急處理,事情就可消止。

但這一篇,還要討論的,世人一貫所用的手段,是否是教會(信徒)該採用的?

信徒也是公民,也要關懷社會,但關懷和參與,一定要有“屬天的眼光”---從神永恆國度的觀點來探討議題和處理方式。

例如這個家庭平權法案,贊成和反對的各自立場是什麼?教會對於贊成的人,採取什麼心態?那些人如果來到教會,教會要怎麼對待?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第593人次
2014/12/24 13:49

即使點閱已593次, 仍沒有一人願意來說點, 此次台北教會誤判的彩色事件?

我等的腳都麻了~唉!

神的家中, 是需要有人重申神的話語(聖經), 牧者再有名望, 也只是一個僕人; 耶穌說自己來到世上是要服事人, 難道牧者沒有這個信念嗎? 更何況, 誤判遊行, 事後還不知以身作則? 這真的不是從聖靈來的, 是從那惡者來的!

對付惡者的方法, 就是讓惡者見光, 光來黑暗(惡者)走! 貞吟作了一件正確的事!

我終於再一次明白, 爲什麼聖經中提到有些奉主名趕鬼傳道的人, 神並不認識他們!

我更明白神為什麼說: 聽道若沒有行道, 信心是死的!

滿腦子的聖經知識是沒有用的, 假如只是停留在腦子裏的話!

唉! 道歉有這麼困難嗎? 不懂耶!

PS: 怎麼辦? 我想問一位胖胖的牧者(喜歡穿吊帶的), 是否也有聯名?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5-01-08 11:37 回覆:

其實不只這件事情。

例如韓國趙墉基牧師出事,或是新加坡康希牧師的被司法審判,台灣過去請他們來辦特會的牧者,為數不少,但對於他們的情況,都是採取“消音”。

坦白的對信徒解說清楚,有時反而可以避免許多無謂的猜測和閒言。


小河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9 05:29

要祈求分辨的智慧!


【教會領袖若是陷入仇敵詭計,例如挑動情緒,動員走向街頭,以聖經話語為手段,達成自己關注的議題等等,這是到對方的陣地,採用對方的戰略去打仗,最後能夠贏得「讓人回歸真理,領受救恩」的爭戰嗎?】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5-01-08 11:39 回覆:

是的,讓人回歸真理,領受救恩,是教會存在的使命和目標。

怎麼達成這目標,該用什麼策略?聆聽聖靈的指引,還是落入仇敵的詭計裡?


大海(穿新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12/12 00:29
基督徒都是罪人。都常常犯罪。有的基督徒犯的是「個人私德」,有的基督徒犯的是欺騙大眾的「社會公德」。我的感覺是:前者可憫,後者可惡。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12-13 11:14 回覆:

欺騙大眾的“社會公德”,顯然是要有相當影響力,才可能如此?

基督徒是本來是“罪人”,但因相信,蒙受主耶穌的恩典,恢復與父神的關係,因此被稱為“義人”。基督徒珍惜的是這被稱義的身份,也順服聖靈的引導,不願輕易犯錯。

但若是所行的,會到欺騙大眾的程度,應該不是“無意”,或是“不小心”。了。大錯從小錯開始累積,會到這樣情況,人可能已經不知道自己行在錯路上。


春眠。人間如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午安
2014/12/10 11:42
看了這篇有感而發,覺得還是宗教歸宗教,政治歸政治,追求純屬性靈的宗教,這樣也能吸引到很多正直人士而不是有心之士。
我以詩度量生活,以色彩豐富我的人生; 帶著夢的羽翼飛天.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12-13 11:20 回覆:

信仰關乎全人的價值觀,有信仰的人是可以從政,以正確信念,運用被授予的權力,執行社會資源的分配,服務大眾。這是很好的。

但是,耶穌基督的教會,若是以自己的會友眾多,以此策動,意圖影響政治選舉,我覺得不妥。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特別邀請台灣的朋友和主內們踴躍發言
2014/12/10 03:21

我期待所有的網友(包括不是格友也能回應), 都能按著良心(說真話)來回應這一篇, 尤其是台灣的弟兄姊妹們更加要回應: 你們知道這樣的訊息嗎? 你們怎麼看呢? 選舉期間在你們的教會都是如常敬拜嗎? 牧者傳道可有教導如何選賢與能?

客旅貞吟這裡是一個自由開放包容的討論地, 歡迎大家熱烈參加! 讓我們在基督裡互相學習, 扶持, 成長! 耶~

PS: 貞吟: 抱歉! 我真的太吵了~尷尬尷尬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成長真是需要付出代價
2014/12/10 03:05

年少時是見山是山, 年輕時見山不是山, 現在壯年又成為見山是山~尷尬尷尬

貞吟對這樣的事件, 能夠穩住不急著說, 最後找出真實, 還原真相, 讓說的和看的人可從中都學習到, 最後勇敢的陳述, 讓自己的學習, 成為年輕人和正在尋求真理的人, 有所得著! 100個讚!

假如, 我是這些大型教會的信徒, 只要有爭議(不只是非而已喔!), 我是不是有智慧勇氣拿這個文章供核心同工進行檢討(如眼睛)? 假如不敢, 不想, 不要, 甚至不看, 那這些只會虧損基督的身體!

想一想, 這是一個多麼寶貴的學習? 錯沒什麼大不了(沒有人是完美的), 重要的是有擔當的魄力; 假如要說教會不是企業社團, 那麼是不是更要比企業社團更謙卑的省思, 如此一來, 信徒才會說真話嘛! 教會才能同心嘛!

假如, 我是一個牧者, 我會跟同工認錯(先跟神認罪), 不光只是這個大事件, 包括教會內部的小事件; 我感謝神, 我在這裡的牧師是一位願意認錯的牧師, 我們弟兄姊妹對牧師的表現, 有更多的敬重與了解, 這樣才能同心前進, 沒有一個事工會被阻攔!

最後, 我還要說一件事: 無論教會以任何的生活需求(如:婚姻, 親子, 求職, 健康, 病痛....), 來服務社區民眾或信徒, 我覺得無可厚非; 我想到耶穌在世醫病, 趕鬼, 傳道, 解惑, 無非也是先滿足人的需要(我能夠為你做什麼?), 但教會不能以此各種主題為核心"傳道", 而是最終要導入真理; 就是讓人們認識耶穌基督才是生命唯一的答案與能力!

最糟糕的是, 譬如輔導人的信徒, 講到最後還以心理學某某大師為解決方案? 那就不妙了!

想一想, 誰能永遠陪伴誰度過失眠的夜? 誰能永遠感受誰那撕心的痛? 誰能永遠.....! 沒有人啦! 人只要盡心盡力, 結果只能交給上帝! 只有神是我們的答案, 所有的答案都在聖經中, 大家要好好用功閱讀, 然後來我的部落學習實踐分享啦! 大笑大笑

不然, 讀經聽道都會忘記的啦! 要行出來, 活出來, 耶穌早說了啦! 誰理你誰理你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12-13 11:32 回覆:

“無論教會以任何的生活需求(如:婚姻, 親子, 求職, 健康, 病痛....), 來服務社區民眾或信徒, 我覺得無可厚非; 我想到耶穌在世醫病, 趕鬼, 傳道, 解惑, 無非也是先滿足人的需要(我能夠為你做什麼?), 但教會不能以此各種主題為核心"傳道", 而是最終要導入真理;。。。。”

人們的基本生活需要,主耶穌基督並不會忽視,而且應許會供應。問題是人,是不是相信這樣的應許?

教會傳講真理,就是人與父神恢復父親與兒女的關係之後,父親一定供應兒女的需要 (是需要,不是想要)。這是一個確切的保證。

教會也要教導,兒女們在這樣“無後顧之憂‘的保證下,要學習把心思放在正確的地方(心意更新),才會顯出正確的言行。

這次台灣幾個大教會的領袖在倉卒,沒有深究的情況,發布不正確訊息,意圖策動信徒的抉擇,而事後的道歉草率,我個人認為不是很好的榜樣。


新天新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閱前回應
2014/12/10 01:50

你才剛貼, 我就來了, 我們真是共感一聖靈啊! 大笑大笑

現在來好好閱讀貞吟的事件說!

客旅貞吟(jchen50) 於 2014-12-10 02:03 回覆:
親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