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19 14:59:36瀏覽759|回應1|推薦0 | |
綠色學者操弄民粹的理論之一就是去中國化,去中國化的原因是中國文化很爛、中國人很爛,台灣文化很棒,因為台灣文化經過西班牙人、荷蘭人、日本人的洗禮、屬多元的、海洋的、國際的,與中國本土的漢文化不同。這個說法乍聽之下言之有理,但事實卻不然,原因如下: 一、曾經擁有,並不代表天長地久:文化接觸是一回事,是否發生影響卻又是一回事,如漢朝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影響中國文化至深至遠,如唐朝漢文化傳入日本,引起日本大化革新,影響至深至遠。但是元朝蒙古人曾經統治中國,曾統治俄國,統治過中東,統治過印度,但蒙古人對上述地區在文化上影響不大,蒙古帝國瓦解,蒙古對上述地區的影響也煙消雲散。在荷蘭佔據台灣期間曾經有不少原住民學過荷蘭字母,會簡單的荷蘭文及會話,但荷蘭文化在台灣的影響幾近於零;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因為殖民地奴化教育政策,日本文化、皇民文化時間很短,對台灣人影響不大,何況國府遷台國民黨主導的六十多年深度中國化的結果,日本文化在台灣影響早已衰退得只剩一點形骸,如戶籍制度、土地以坪計算的習慣等,台灣人在西化的程度並不比外省人深,而中國當初的西化或現代化出自於變法圖強的動機,與日本強加諸台灣的殖民政策,相當不同。 二、文化高低,不只比過去的記錄,更要比現在的表現:假如有台灣文化的話,台灣文化與中國文化有什麼不同?台灣文化抽掉中國的部份還剩什麼?我們不知道,台灣文化抽掉了孔子、孟子,抽掉了包公、媽祖、關公,還剩下什麼?台灣文化抽掉了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抽掉了祭祖等習俗,台灣文化還剩什麼?假如世俗的信仰習俗的部份都屬台灣文化的一部份,那麼台灣文化與中國文化有什麼不同?有什麼比較高明之處?至於本省族群的角頭文化,黑白不分,地方選舉樁角買票之風,婚喪喜慶之奢靡浪費,比豪華,比排場,好虛名,全民計程車之集體械鬥,宗教騙子橫行;宋七力、妙天等動輒騙錢數十億計,最後被判無罪…………。這些現象在外省族群是看不到的,這些難道不是文化的一部份?這些很爛的習慣,在陳儀長官公署時代就注意到了,經過調查後頒布了「革除不良習俗」的法令,兩蔣時代更透過法令、文宣,已經革除了不少不良習俗,如禁止養女、改善拜拜浪費、迷信等,但是在李、扁高唱本土化以及許多綠色學者文化尊重的大帽子下,許多不良習俗非但起死回生,而且變本加厲到不可收拾。 文化的比較是很難的事,因為價值觀很難有恆古不變的標準,如中國人尚儉、節用是一種文化傳統,但是在西方消費文化沖擊下,尚儉、節用曾被恥笑,但是隨著地球資源過度開發,各種公害的惡化,尚儉、節用的觀念重新被肯定,但是在同一系統之中文化之高低優劣是可以做比較的。如在同一所學校,無庸置疑的高三的同學知識水準高過初三,如果硬要扯出「台灣文化」跟中國文化對抗比較,就跟高三跟初三比知識一樣,是很荒唐的事。台灣的文化論述大多數似這種邏輯,如果說初三人多就可以說初三比高三偉大、初三比高三有學問,那麼我們沒話說,如果說初三年紀雖青但是天賦較高,又很用功,成績特別好,各種表現都比高三好,我們也沒話說;但是所謂「台灣文化」好在那裡?有什麼特別的表現一定要說清楚,只憑人多就可以吹牛說初三比高三有學問,是不能服人的。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