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鬆弛運動讀書法
2008/11/11 17:34:13瀏覽1688|回應0|推薦4

鬆弛運動讀書法

臺師大同學已進入期中考試週,謹提出此方法

供大家參考,預祝 讀得輕鬆 考得好!

因為 讀書效率與體能狀況有絕對的關係 ;所以建議你:

當你在寫功課、做作業以前,或者要開始讀書的時候,最好

先讓你自己完全地鬆弛一下。

現在為你介紹一種鬆弛運動,可以使你很快、很容易地

進入完全鬆弛的狀態,使全身得以很徹底地休息,這是恢復

體能以提高讀書及工作效率的好方法。

首先, 坐在一張舒適的椅子上

兩腳平踏在地上, 身體平衡而正直 的坐著,

然後對自己說:

「現在閉上眼睛,開始全身的鬆弛, 額角和頭皮 放鬆了,

額頭肌肉 也放鬆了,它們都已休息下來了。

嗯!就是這樣,皺紋都被抹平了;

接著該輪到 臉部的肌肉 ,它們變得鬆垮垮的,

上下頷 也不再繃緊了, 脖子的肌肉 一點兒也不緊張了。

好了, 肩膀 的肌肉也要跟著放鬆,一直沿著臂膀到

手肘、手指頭 通通鬆弛下來了,兩手好像懸著的

木棍一樣,可能會隨風搖曳了。

嗯!再來就是 胸部的肌肉 了,我作了個深呼吸,

再慢慢地吐氣、放鬆,

嗯!就這樣緊張和僵硬就完全消失殆盡了。

輪到 腹部的肌肉 ,它們也該鬆弛了,

沿著脊椎而下,我把 背部的肌肉 也放輕鬆了。

好了,再順著 腰、臀、大腿 ,一直到 膝蓋

也都逐漸地鬆弛下來了。最後由 小腿、腳踝、

腳掌到趾端, 也完全都鬆弛了。

就這樣輕鬆地休息一下,全身的肌肉都完全地鬆弛,

從頭到腳 整個人都放鬆了!」

 只要你照著上述的步驟練習,配合我們演辯課剛剛

講過的呼吸法, 3 至 5 分鐘的時間,可以獲得別人休息

10 分鐘以上的效果。

也許第一次、第二次順序不熟悉,沒關係,多做

幾次就熟悉鬆弛的順序了。

剛開始學習鬆弛運動,如果無法捉摸鬆弛的狀況,

可以先練習:把各部份的肌肉用力的收縮,等一陣子才

立刻完全放鬆,這樣就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肌肉的鬆弛

與緊張的不同,並可訓練自己隨意的鬆弛下來。

現在,開始一個個肌肉分別練習,試試看,可能要

練習三、四次才會完全熟練;對每一部份肌肉的鬆弛,

都有把握以後,再進行全身的鬆弛。

有些人練習純熟以後,不必再逐一放鬆,只要一、兩秒

鐘就能夠進入全身鬆弛的狀態。

如果由自己單獨來做感到困難的話,也不妨找要好的

同學互相幫忙,先由他一步步地說著動作,循著他的聲音

指引,我們可以很容易逐一放鬆每一條肌肉。萬一沒有合

適的同學,也可以先錄好錄音帶,用錄音機輔助練習,幫助

我們得到正確的鬆弛運動法。

沒有修習演辯課程的朋友,我們也不能厚此薄彼,接著

為大家說明調息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

請先輕輕鬆鬆、毫不用力的做比較深的呼吸;能夠採用

腹式呼吸法的人,只要導氣進入丹田就好了;如果不習慣

採用腹式呼吸法也沒有關係,只要慢慢的吸氣、吐氣,

儘 量 使肩膀平穩,吸氣時不要聳起雙肩就可以了。

  好了,我們都已經學會鬆弛運動法,也學會調息法了,

我們現在就開始進行鬆弛運動讀書法的練習吧!

首先,把全身肌肉完全放鬆弛,接著進行輕輕鬆鬆

的調息;數著自己的深呼吸,從一數到三十六;好了,

睜開眼,你現在覺得身體狀況怎樣﹖有些人覺得神清氣爽

,有些人覺得眼睛特別明亮,甚至有人覺得頭上似乎

籠罩著光環(當然那只是幻覺而已);那麼,拿出所要的書

,專注地用功吧!現在是讀書效率最高的時候,讀半小時

勝過平常讀兩小時,珍惜好時光,努力吧!

  哦!不對,專心讀了幾十分鐘,好像有些累了,效率

降低啦!怎麼辦?這時候,我們不必焦慮;焦慮情緒發生前

,要馬上停止讀書或工作;

沒關係,我們再從頭到腳,重新使自己鬆弛下來;接著調息。

通常只要再深呼吸幾次,就可以使全身肌肉都徹底地休息

和放鬆,很快地恢復體力; 但是請別急,還是慢慢來 ,等到

數到呼吸三十六次以後,再慢慢地睜開眼睛,繼續讀書。

  當一個人能夠真正按照上述的方法使自己徹底地

放鬆休息,並且作深呼吸調息來保持鬈弛和鎮靜,並且

訂定妥善的讀書計劃,必定可以克服讀書的挫敗感,完全

消除因為過敏、焦慮而產生的各種弊病,使功課大為進步。

  凡是用過「鬆弛運動讀書法」的人,都有口皆碑呢!

你也來加入試用的行列吧!不要以為「免費贈品」不值錢

就小看它喔!

對了!萬一真累了怎麼辦?運用「鬆弛運動讀書法」

能整日整夜不眠不休嗎?

千萬記得!『不可以!』

對自己要好一點

餓了就吃、睏了就睡 ,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更遠的路!

要走更長更遠的路,還要比別人走得穩,

就不能夠 缺少營養、缺少睡眠,

不是嗎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237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