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暴、爆、瀑、曝、犦」的音義(四)
2020/06/06 18:37:45瀏覽1053|回應0|推薦70

    「暴、爆、瀑、曝、犦」的音義(四)

四、「爆」的形、音、義

3.《全唐詩》裡「爆」字的音讀:

《全唐詩》900卷(含詞十二卷)是康熙年間編纂的唐詩(詞)合集,收錄唐代詩詞四萬八千九百餘首,作者二千二百餘人,凡現存唐代詩詞多在其中。《全唐詩》裡用到「爆」字的詩詞有11首,包括張說的「爆竹好驚眠」、杜甫的「爆嵌魑魅泣」、韓愈的「沸耳作驚爆」、劉禹錫的「爆竹驚山鬼」、元稹的「亂騎殘爆竹」、賈島的「鼓絕爆雷殘」、李群玉的「遙空爆響聞」、薛能的「竹爆和諸鄰」、來鵠的「小庭猶聚爆竿灰」、貫休的「山蒸足爆雷」、呂巖的「豆爆生蓮火裏時」。

 

①張說的「爆竹好驚眠」

張說(說音ㄩㄝˋyuè,667-730A.D.)的「爆竹好驚眠」收錄在《全唐詩》卷89,題名〈岳州守歲二首〉,詩作:「夜風吹醉舞,庭戶對酣歌;愁逐前年少,歡迎今歲多。桃枝堪辟惡,爆竹好驚眠;歌舞留今夕,猶言惜舊年。」

  張說是唐朝的大臣,歷經三朝,三度拜相,為開元前期一代文宗。垂拱四年(688A.D.)武則天親臨洛陽城南門主考,張說應詔對策為天下第一,授太子校書。李隆基為太子居東宮時,張說為侍讀,備受親近禮敬;太平公主圖廢太子,張說奏請太子監國以定君臣之分,消弭了太平公主的陰謀。開元初拜中書令、封燕國公;後因阻撓姚崇拜相被貶出京,開元三年(715A.D.)四月十二制書除岳州刺史。岳州治所在岳陽市,此詩作於開元五年的新年,詩的意思是說:家家戶戶相對燕飲、盡情高歌,醉後還在夜風吹拂中起舞;我被貶出京的憂愁隨舊歲趕走了,迎來的是新年的好運。桃枝可以驅逐邪惡和災患,爆竹的響聲把人都驚醒了;我希望永遠留住今夕歌舞的歡樂,就好像珍惜去年的好運一樣。

有人考證爆竹的歷史說:最早的「爆竹」是用火燒竹子使它爆開而發出聲音的;直到北宋末期才有使用火藥的「爆仗」。那麼張說詩裡「爆竹好驚眠」的「爆竹」是「以火裂竹」爆發聲音的,唐朝還沒有包火藥的爆竹。「爆」是「火裂也」,這是許慎「爆:灼也」的引申義。那麼「爆」讀甚麼音?因為張說詩裡「爆竹好驚眠」的「爆」不是「韻腳(押韻的字)」,無法從韻部確定其音讀,也沒有前人為它注音,所以我們不知道張說當時「爆」字怎麼讀;現在「爆竹」一詞讀作「ㄅㄠˋㄓㄨˊbàozhú」。

②杜甫的「爆嵌魑魅泣」

杜甫(712-770A.D.)的「爆嵌魑魅泣」收錄在《全唐詩》卷221,詩題是〈火〉,詩作:「楚山經月火,大旱則斯舉;舊俗燒蛟龍,驚惶致雷雨。爆嵌魑魅泣,崩凍嵐陰昈;羅落沸百泓,根源皆萬古。青林一灰燼,雲氣無處所;入夜殊赫然,新秋照牛女。風吹巨焰作,河棹騰煙柱;勢俗焚昆侖,光彌焮洲渚。腥至焦長蛇,聲吼纏猛虎;神物已高飛,不見石與土。爾寧要謗讟,憑此近熒侮;薄關長吏憂,甚昧至精主。遠遷誰撲滅,將恐及環堵;流汗臥江亭,更深氣如縷。」  

楊倫(1747—1803A.D.)《杜詩鏡銓》卷十三注「【原注】楚俗大旱則焚山擊鼓,有合《神農書》」,可知這首140字的詩是記荊楚風俗「焚山祈雨」的古體詩。

全詩分七段,每段四句;「爆」字出現在第二段的開頭。第一段的意思是說:荊楚山林之火一燒就是整個月,每遇大旱就會如此;原因是古老的傳說:火燒山林可使蛟龍震驚惶恐而招來雷雨。這一段說明本篇所說的火是荊楚民俗火燒山林以祈雨的山林大火。

第二段的意思是說:山石的爆裂使得山神鬼怪都哭泣了,寒涼的霧氣都分解而變得赤紅了;捕捉鳥獸的網羅都脫落了,許多撈捕魚蝦的深潭都沸騰了,這些變故都來自古老的傳說。這一段說明山林大火慘重的災情;順序可以倒著看:燒山驚龍以祈雨的古老傳說,燒得山林不能再捕捉鳥獸了,沒有魚蝦可撈捕了;嵐陰之山氣變成一片焦土,天然山石爆裂得鬼哭神嚎。

「爆嵌魑魅泣」的「爆」是從「灼也」引申作「火裂」的意思。楊倫的《杜詩鏡銓》裡「爆」音「皮教切(今讀ㄆㄠˋpào)」,「皮」為「並母」,與「北敎切(今讀ㄅㄠˋbào)」清濁不同,但是韻書裡「爆」字沒有「濁音並母」的切語,現在「爆」字也沒有「ㄆㄠˋpào」音的讀法;楊倫的讀音很特別。「爆嵌魑魅泣」的「爆」不是韻腳字,杜甫怎麼讀我們不知道,這句詩我們現在都讀作「ㄅㄠˋㄑ〡ㄢㄔㄇㄟˋㄑ〡ˋbàoqiānchīmèiqì」。

③韓愈的「沸耳作驚爆」

韓愈(768-824A.D.)的「沸耳作驚爆」收錄在《全唐詩》卷341,詩題是〈答柳柳州食蝦蟆〉,詩作:「蝦蟆雖水居,水特變形貌;強號爲蛙蛤,於實無所校;雖然兩股長,其奈脊皴皰;跳躑雖云高,意不離濘淖;鳴聲相呼和,無理只取鬧;周公所不堪,灑灰垂典敎。我棄愁海濱,恒願眠不覺;叵堪朋類多,沸耳作驚爆;端能敗笙磬,仍工亂學校;雖蒙句踐禮,竟不聞報效;大戰元鼎年,孰強孰敗橈;居然當鼎味,豈不辱釣罩。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常懼染蠻夷,失平生好樂;而君復何爲,甘食比豢豹。獵較務同俗,全身斯爲孝;哀哉思慮深,未見許回櫂。」

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A.D)韓愈上書諫迎佛骨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州)刺史;而「柳柳州」是柳宗元(773-819A.D.),元和十年(815A.D)就被貶到柳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任刺史。

這首170字的古體詩可分三大段,第一段說明蝦蟆的樣貌與習性,因為蛙鳴喧擾所以古有灑灰滅蛙之法。第二段說自己被貶到潮州常常失眠,遭受蛙鳴的騷擾更加苦惱;而一無是處的蝦蟆也淪落為鼎鑊中的食材。第三段說自己本來不吃蝦蟆,後來變成偶爾吃一些,但是心繫還朝不敢多吃,不像柳宗元把蝦蟆視如山珍海味。

「叵堪朋類多,沸耳作驚爆」的「叵」是「不可」;「堪」是「能承受」;「朋類」是「同類事物」;「沸耳」是「聲音喧騰不絕於耳」;「驚」本是「使得震驚」,就是現代人說的「蠻嚇人的」;「爆」本是「灼也」,引申作「火裂也」,再由「火裂也」引申作「火裂聲」,所以《漢語大詞典》釋作「火燒物聲」,這裡可以直接當作「巨大的聲響」。整句是說:受不了青蛙的家族龐大,那喧騰震耳的鳴聲大得真嚇人。

詩題「蝦蟆」讀音「ㄏㄚˊㄇㄚˊhámá」,口語說成「ㄏㄚˊ˙ㄇㄚháma」,有的人說是青蛙和蟾蜍的統稱,也有人說是專指青蛙――體型類似蟾蜍而較小的蛙屬動物。至於「鰕蟹」的「鰕」《說文解字段注本》收作「从魚叚聲」,字形本來不同,後來「蝦」被借作「鰕蟹」的「鰕」用而混淆了;另有「蛤蟆」則是「蝦蟆」的另一種寫法。詩題「食蝦蟆」讀作「ㄕˊㄏㄚˊㄇㄚˊshíhámá」,詩中「蝦蟆」亦同。

這首詩押效韻,其韻腳字除了「沸耳作驚爆」的「爆」以外,還有「貌、校、皰、淖、鬧、敎、覺、校、效、橈、罩、稍、樂、豹、孝、櫂」,都在後來《廣韻.去聲.三十六效》裡;足以證明韓愈口中的「爆」讀的字音相當於「去聲.三十六效」的「北敎切(今音ㄅㄠˋbào)」,不是《唐韻》的「蒲木切(今音ㄆㄨˋpù)」。因此「沸耳作驚爆」我們讀作「ㄈㄟˋㄦˇ ㄗㄨㄛˋ ㄐ〡ㄥㄅㄠˋfèiěr zuò jīngbào」。

 

④劉禹錫的「爆竹驚山鬼」

劉禹錫(772-842A.D.)的「爆竹驚山鬼」收錄在《全唐詩》卷354,詩題是〈畬田行〉,詩作:「何處好畬田,團團縵山腹。鑽龜得雨卦,上山燒臥木。驚麏走且顧,羣雉聲咿喔。紅焰遠成霞,輕煤飛入郭。風引上高岑,獵獵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復起。照潭出老蛟,爆竹驚山鬼。夜色不見山,孤明星漢間。如星復如月,俱逐曉風滅。本從敲石光,遂至烘天熱。下種暖灰中,乘陽拆牙孽。蒼蒼一雨後,苕穎如雲發。巴人拱手吟,耕耨不關心。由來得地勢,徑寸有餘金。」

根據「巴人拱手吟」句,此詩可能作於長慶元年(821A.D.)冬到長慶四年(824A.D.)他擔任夔州(今重慶奉節縣)刺史的時候。

  〈畬田行〉的內容雖是火燒山林,但是與杜甫的〈火〉有所不同;杜甫的〈火〉是焚燒山林以祈雨,這篇〈畬田行〉說的是「火耕」之法,焚燒山林是要種植作物。

「畬」為歧音異義字,《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說:

㊀ㄩˊyú:[名]開墾過二年的田地。《說文解字.田部》:「畬,二歲治田也。」

㊁ㄕㄜshē:[動]用火燎原而後種植的耕作方式。晉.陶淵明〈和劉柴桑詩〉:「茅茨已就治,新疇復應畬。」

[名]1待火耕的荒田。唐.劉禹錫〈竹枝詞〉九首之九:「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畬。」

2姓。如明代有畬恭。

根據這樣的分辨原則,〈畬田行〉指火耕之法,應該讀作「ㄕㄜㄊ〡ㄢˊㄒ〡ㄥˊshētiánxíng」。可是《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畬田」一詞,注音作「ㄩˊㄊ〡ㄢˊyú tián」,釋義作「新田。唐.李德裕〈謫嶺南道中作〉詩:『五月畬田收火米,三更津吏部潮雞。』」有待商榷。《漢語大詞典》收「畬刀、畬火、畬田、畬民、畬客、畬耕」等詞音「ㄕㄜshē」,釋義亦值得參考。網上有因簡繁字形轉換「畬田」作「佘田」也欠妥。

這首五言古詩的意思是說:什麼地方最適合用火耕方式種田呢?是那山腰團團圍繞又沒有溝渠的地方;鑽鑿龜甲向神問卜得到要下雨的卦象,就可以上山點火燒倒臥枯乾的樹木了。火點燃之後獐子嚇得一邊跑一邊回頭看,成群的野雉也驚恐得咿喔咿喔的嗚叫著;遠看那紅紅的火焰像彩霞一樣,輕飄飄的煙塵飛到城郭裡。風一吹就燒上了高高的小山頭,在獵獵的風聲裡燒過了青萃的樹林;青萃的樹林燒得零零落落,火紅的赤焰低熄後又會再高起。照映到深潭把老蛟龍都引出來了,燒到竹節的爆裂聲把山神鬼魅都驚嚇跑了;在夜間看不見山崗的樣貌,在天上只剩下銀河間還有一點亮光。經過星光與月影以後,到處的火燄終於都在晨風中熄滅了;本來是從敲擊火石所取得的星火,最後卻變成烘熱了整片天地。火燄熄滅後在暖灰裡播下了種子,趁熱讓種子容易破裂發芽;當下過一陣大雨後,初生的禾苗像雲朵一樣蓬勃生發著;這時當地的種田人悠閒適意的哼著詩歌,完全不必操心犁地和鋤草的事情。原來選了好地方,只費徑寸的心神不必辛苦勞作就能有大把的收穫了。

  「爆竹驚山鬼」的「爆竹」是竹竿被火燃燒後竹節爆裂的聲響,「爆」是「灼也」的引申義「火裂也」,其位置不是韻腳字,我們無法確定劉禹錫所讀的字音。現在「爆竹」讀作「ㄅㄠˋㄓㄨˊbàozhú」。

⑤元稹的「亂騎殘爆竹」

元稹(779—831A.D.)的「亂騎殘爆竹」收錄在《全唐詩》卷410,詩題是〈生春二十首〉,詩作:「何處生春早,春生雲色中;籠蔥閑著水,晻淡欲隨風;度曉分霞態,餘光庇雪融;晚來低漠漠,渾欲泥幽叢。何處生春早,春生漫雪中;渾無到地片,唯逐入樓風;屋上些些薄,池心旋旋融;自悲銷散盡,誰假入蘭叢。何處生春早,春生霽色中;遠林橫返照,高樹亞東風;水凍霜威庇,泥新地氣融;漸知殘雪薄,杪近最憐叢。何處生春早,春生曙火中;星圍分暗陌,煙氣滿晴風;宮樹棲鴉亂,城樓帶雪融;競排閶闔側,珂傘自相叢。何處生春早,春生曉禁中;殿階龍旆日,漏閣寶箏風;藥樹香煙重,天顏瑞氣融;柳梅渾未覺,青紫已叢叢。何處生春早,春生江路中;雨移臨浦市,晴候過湖風;蘆筍錐猶短,淩澌玉漸融;數宗船載足,商婦兩眉叢。何處生春早,春生野墅中;病翁閑向日,征婦懶成風;斫筤天雖暖,穿區凍未融;鞭牛縣門外,爭土蓋蠶叢。何處生春早,春生冰岸中;尚憐扶臘雪,漸覺受東風;織女雲橋斷,波神玉貌融;便成嗚咽去,流恨與蓮叢。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芽新才綻日,茸短未含風;綠誤眉心重,黃驚蠟淚融;碧條殊未合,愁緒已先叢。何處生春早,春生梅援中;蕊排難犯雪,香乞擬來風;隴迥羌聲怨,江遙客思融;年年最相惱,緣未有諸叢。何處生春早,春生鳥思中;鵲巢移舊歲,鳶羽旋高風;鴻雁驚沙暖,鴛鴦愛水融;最憐雙翡翠,飛入小梅叢。何處生春早,春生池榭中;鏤瓊冰陷日,文縠水回風;柳愛和身動,梅愁合樹融;草芽猶未出,挑得小萱叢。何處生春早,春生稚戲中;亂騎殘爆竹,爭唾小旋風;罵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女兒針線盡,偷學五辛叢。何處生春早,春生人意中;曉妝雖近火,晴戲漸憐風;暗入心情懶,先添酒思融;預知花好惡,偏在最深叢。何處生春早,春生半睡中;見燈如見霧,聞雨似聞風;開眼猶殘夢,抬身便恐融;卻成雙翅蝶,還繞庳花叢。何處生春早,春生曉鏡中;手寒勻麵粉,鬟動倚簾風;宿霧梅心滴,朝光幕上融;思牽梳洗懶,空拔綠絲叢。何處生春早,春生綺戶中;玉櫳穿細日,羅幔張輕風;柳軟腰支嫩,梅香密氣融;獨眠傍妒物,偷鏟合歡叢。何處生春早,春生老病中;土膏蒸足腫,天暖癢頭風;似覺肌膚展,潛知血氣融;又添新一歲,衰白轉成叢。何處生春早,春生客思中;旅魂驚北雁,鄉信是東風;縱有心灰動,無由鬢雪融;未知開眼日,空繞未開叢。何處生春早,春生濛雨中;裛塵微有氣,拂面細如風;柳誤啼珠密,梅驚粉汗融;滿空愁淡淡,應豫憶芳叢。

這組五言律詩共二十首,都以「何處生春早」作第一句,都押「中、風、融、叢」四字為韻,描述春回大地的景物與活動,充分呈現了作者的巧思;不過有些名詞改變得後人不易懂,殊為可惜。「亂騎殘爆竹」在第十三首,裡面的「小旋風」是拿在手上隨風而旋轉的玩具,以口吹風也可以旋轉;「五辛叢」應是五辛盤,把五種食物拼作一盤的菜淆或茶點,可能是為了押韻改盤為叢。這首詩意思是說:從哪裡看出春到人間呢?從兒童的遊戲中可見春天來了:有的孩子愛燃放爆竹卻怕聲響而紛亂跑開,有的孩子喜歡玩小風旋(風車)爭搶著對風旋(風車)猛吹氣;偶爾下場小雨就擔心妨礙出遊而口裡罵罵咧咧的,無意間發現小冰塊就高興的對它呵氣看著它融化;女孩子作完了針線活兒,不聲不響的學習作起五辛盤的春宴菜淆。

唐代的爆竹還是燒竹子產生爆裂聲,竹子燃燒後就沒用了,所以說「殘爆竹」,「爆」字的位置不是韻腳字,我們無法確定元稹的讀音。現在「爆竹」讀作「ㄅㄠˋㄓㄨˊbàozhú」。

⑥賈島的「鼓絕爆雷殘」

賈島(779-843A.D.)的「鼓絕爆雷殘」收錄在《全唐詩》卷573,詩題是〈寄長武朱尚書〉,詩作:「不日即登壇,槍旗一萬竿。角吹邊月沒,鼓絕爆雷殘。中國今如此,西荒可取難。白衣思請謁,徒步在長安。」

  賈島是范陽(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家世貧寒,曾經出家做過和尚,元和五年(810A.D.32歲)到長安,韓愈發現其才華加以教導並勸他還俗參加科舉,可是多次參沒考中,直到長慶二年(822A.D.44歲)才進士及第。

  唐代尚書是中央六部的最高級長官,相當於中央政府的部長;長武從唐乾元元年(758A.D.)起歸屬邠州,現在陝西省咸陽市西北部的涇河中游南側有長武縣。這個「朱尚書」是擔任過尚書的高官,賈島曾去拜會(請謁),朱尚書被貶到長武的時候,賈島送他這首詩說:不久你就要走馬上任了,你上任的地方盛產名叫槍旗的好茶;角笛吹響的時候天邊的月色沉沒了,夜深更鼓聲斷的時候如雷響的火裂聲也沒有了。在京師之地的長安尚且這樣,在西方荒遠之地就更難說了;我這個沒有功名的人還想到你的府上拜謁,如今卻只能漫無目的的在長安城裡遊蕩了。

  「鼓絕爆雷殘」的「爆」是「火裂聲」,字序的位置不是韻腳字,我們無法確定賈島所讀的字音。現在「爆雷」讀作「ㄅㄠˋㄌㄟˊbàoléi」。

⑦薛能的「竹爆和諸鄰」

  薛能(817—880A.D.)的「竹爆和諸鄰」收錄在《全唐詩》卷558,詩題是〈除夜作〉,詩作:「和吹度穹旻,虛徐接建寅。不辭加一歲,唯喜到三春。燎照雲煙好,幡懸井邑新。禎祥應北極,調燮驗平津。樹欲含遲日,山將退舊塵。蘭萎殘此夜,竹爆和諸鄰。祝壽思明聖,驅儺看鬼神。團圓多少輩,眠寢獨勞筋。茜斾猶雙節,雕盤又五辛。何當平賊後,歸作自由身。」

  薛能河東汾州(今山西汾陽縣)人,是晚唐以進士出身的大臣,30歲進士及第,在中央曾任各部郎中及工部尚書,在地方歷任多處刺史及節度使。從詩中「茜斾猶雙節」句,意思是擁有絳紅色雙旌雙節的儀仗,可知寫這首的時候他是兼領刺史與節度使的地方大臣。

「竹爆」句之前的詩意是說:在鼓樂喧天熱熱鬧鬧的氣氛中,從容舒緩的迎接新年正月的來臨;不怕過了年增加一歲,只因春回大地帶來無限的歡喜。大街小巷掛起了簇新的旗幟,映照得天上的雲霧都特別美好;這些吉祥的徵兆都象徵著皇上的英明,輔相賢佐必定能夠使得天下太平。春回大地花草樹木將會欣欣向榮,山嶺峰巒也將會被一片蒼綠退去塵土:在除夕夜裡丟棄枯萎凋零的舊蘭草,燃放爆竹的聲響與鄰居相應和。

「竹爆和諸鄰」的「竹爆」其實就是張說、劉禹錫、元稹詩裡的「爆竹」,因為這是一首五言排律,要嚴格遵守平仄、對仗、押韻等一般律詩的規則,其前句作「蘭萎殘此夜」,「蘭」是名詞,「萎」是動詞,所以必須把「爆竹」次序對調作「竹爆」,使名詞「竹」對「蘭」,動詞「爆」對「萎」:那麼這個「爆」就與「爆竹」一樣,應該是「灼也」的引申義「火裂也」,其位置不是韻腳字,我們無法確定薛能所讀的字音;現在「竹爆」讀作「ㄓㄨˊㄅㄠˋzhúbào」。

⑧李群玉的「遙空爆響聞」

  李群玉(808—862A.D.)的「遙空爆響聞」收錄在《全唐詩》卷569,詩題是〈石瀦(一作緒)〉,詩作:「古岸陶爲器,高林盡一焚。焰紅湘浦口,煙濁洞庭雲。迥野煤飛亂,遙空爆響聞。地形穿鑿勢,恐到祝融墳。」意思是說:古老的湘江岸邊有個做陶器的工坊,燒的是高山砍來的林木;紅紅的火焰映照著湘江的岸邊,黑煙污染了洞庭湖的雲霧。空曠的原野煙塵隨風亂飛,遙遠的天空常常聽到窯火的爆裂聲;製陶坊所挖掘開鑿的形狀,好像要通到火神祝融的墳墓。

  這首詩從前未受矚目,連詩題是「石瀦、石緒」都搞不清楚。現在長沙銅官地名有「石渚」沒有「石瀦」,李群玉的「石瀦」是否為今日湖南省長沙銅官鎮的「石渚」也難說;就文字而言:「瀦」音ㄓㄨszhū是水停聚處,「渚」音ㄓㄨˇzhǔ是水中的小陸地,「緒」音ㄒㄩˋxù是由繭抽絲的端頭。《漢語大詞典》收「石渚」是水中石質小洲;「石瀦」則應該是江河邊的石灘,「石緒」詞義不明;因為古人有把「渚」借作「瀦」字的用法,地名又涉及「名從主人」的原則,所以這個問題不是憑字典、辭(詞)典可以解釋的,希望長沙地區的朋友或熟悉湖南地名的朋友為我們解惑;我暫時據《全唐詩》的詩題作「石瀦窯」。

   李群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今湖南澧縣)人,他以五言律詩描述當時「長沙窯」的這首詩,直到最近十多年才大翻身。先是1956A.D.到1957A.D.,湖南省文管會以及一些古陶瓷學家,在長沙銅官石渚發現古窯遺址,稱為「長沙窯」。接著,1998A.D.德國人在印尼(Indonesia)勿里洞島(Belitung Island)海域附近打撈了一艘唐代的沉船「黑石號」(Batu Hitam),船上有許多中國瓷器,其中多數來自長沙窯;這時候有人想起長沙銅官石渚的「長沙窯」,也才有人想起李群玉這首〈石瀦〉。2018A.D.「長沙銅官窯博物館」展出162件「黑石號」出水的文物,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唐代陶瓷特展也有長沙窯的文獻;圖附「兩件石瀦窯(唐代長沙窯)的褐彩瓷器」㊀「葡萄紋三耳棱口壺」圖片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长沙铜官窑遗址;㊁「青釉褐彩瓷獅」圖片取自http://hlj.people.com.cn/BIG5/n2/2018/0829/c338546-31989518.html

人民網-書畫頻道:長沙窯瓷器:主要品種和藝術特色。僅此致謝。

    李群玉詩中「遙空爆響聞」的「爆」是「火裂聲」,其位置不是韻腳字,我們無法確定其音讀。今人讀「爆響」作「ㄅㄠˋㄒ〡ㄤˇbàoxiǎng」。

 

⑨來鵠的「小庭猶聚爆竿灰」

來鵠(?—883A.D.)的「小庭猶聚爆竿灰」收錄在《全唐詩》卷642,詩題是〈早春〉,詩作:「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偏憎楊柳難鈐轄,又惹東風意緒來。」意思是說:新年的曆書才剛剛打開使用,小庭院裡還有成堆燃放爆竹的灰燼;最討厭的是那難以節制亂長的楊柳樹,還有春天所挑起的許多的情緒。

他是個生平資料模糊的晚唐詩人,只知是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全唐詩》人名下有「一作鵬」,小傳說「咸通中,舉進士,不第」;《全唐詩》卷645錄有李咸用寫的〈贈來鵬〉與〈贈來進士鵬〉兩首詩;所以有的資料說他就是「來鵬」,也有的資料說來鵠是來鵬的弟弟,來鵬考取進士而來鵠落第。

〈早春〉詩裡的「爆竿」就是「爆竹」,「爆」字是「灼也」的引申義「火裂也」,其位置不是韻腳字,我們無法確定來鵠所讀的字音。現在「爆竿」讀作「ㄅㄠˋㄍㄢbàogān」。

  ⑩貫休的「山蒸足爆雷」

貫休(823—912A.D.)的「山蒸足爆雷」收錄在《全唐詩》卷830,詩題是〈桐江閒居作十二首〉的第六首,詩作:「紅黍飯溪苔,清吟茗數杯。祗應唯道在,無意俟時來。樹疊藏仙洞,山蒸足爆雷。從他嫌復笑,門更不曾開。」意思是說:吃的是紅黍米煮成的飯,配的是溪邊的苔菜(又名紫堇),吟誦著清雅的詩句,配上幾杯清茶;我一心向道沒有雜念,從未想過以後會有什麼時機降臨。濃密的樹林裡可能隱藏著神仙的洞府,蒸騰的山嵐足以形成狂爆的雷雨;任憑別人怎樣嫌棄譏笑,我的門戶總沒有打開過。

  貫休俗姓姜,字德隱,婺州蘭溪(今浙江省蘭溪市)人,是唐末五代時期前蜀的畫僧、詩僧。七歲在蘭溪的和安寺出家,受「具足戒」以後到浙東五洩山修禪十年,這組詩可能寫於修禪時,五洩山在浙江紹興諸曁縣西方五十里,俗稱小雁蕩山。詩題的「桐江」古時候也稱「桐廬江」,是富春江在桐廬縣境內段的別稱。

  「山蒸足爆雷」的「爆雷」與賈島的「鼓絕爆雷殘」的「爆雷」一樣,「爆」是「火裂聲」,其位置不是韻腳字,我們無法確定貫休的讀音; 今人讀「ㄅㄠˋㄌㄟˊbàoléi」。

⑪呂巖的「豆爆生蓮火裏時」

  呂巖(798A.D.—  )的「豆爆生蓮火裏時」收錄在《全唐詩》卷九百(詞十二),詞牌是〈卜算子〉,詞作:「心空道亦空,風靜林還靜。卷盡浮雲月自明,中有山河影。供養及修行,舊話成重省。豆爆生蓮火裏時,痛撥寒灰冷。」有人說這首詞是宋代江西派詩人徐俯所作的;既然《全唐詩》收錄了,我們暫時當作唐代的作品。

  呂巖,字洞賓;河東蒲州河中府永樂縣人,就是現在山西省芮城縣的永樂鎮。其出生地的呂公祠(呂公觀、永樂宮)原址為三門峽水庫所淹沒,搬遷到芮城縣城北3公里的龍泉村現址。唐寶曆元年(825A.D.乙巳年)中了進士,後因厭棄亂世入中條山修行;成仙後雲遊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是民間傳說的八仙之一。

這首〈卜算子〉裡的「豆爆生蓮火裏時」是說:豆粒在火炭裏煨炙後爆裂如蓮花。「爆」字是「灼也」,引申作「火裂」,其位置不是韻腳字,我們無法確知古人的讀音;現在「豆爆生蓮」讀作「ㄉㄡˋㄅㄠˋㄕㄥㄌ〡ㄢˊdòubàoshēnglián」。

  

    《全唐詩》所收錄唐人詩詞四萬八千九百餘首之中,有11首用到「爆」字,卻只有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沸耳作驚爆」的「爆」字用在韻腳。這首詩其他韻腳「貌、校、……鬧、敎、……孝、櫂」都在《廣韻.去聲.三十六效》裡;可以證明韓愈詩中「爆」字讀音相當於《廣韻.去聲.三十六效》的「北敎切(今讀ㄅㄠˋbào)」。

  用這個證據要證明韓愈口中的「爆」不是說《唐韻》的「蒲木切(今讀ㄆㄨˋpù)」雖然有些勉強,但是從這個「爆」字不讀《唐韻》的「蒲木切」,卻想到「爆字音變可能是隨暴字形體混淆而產生的」,下一篇我們嘗試證明這個假設的可能性。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3796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