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子」字的音義(三)
2020/01/30 14:43:58瀏覽607|回應0|推薦61

     「子」字的音義(三)

三、「小子」的音義(續)。

  2.《易》、《禮》、《楚辭》、《論語》裡「小子」的音義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漢字文獻之一,被置於十三經之首;我們要研究的是〈隨卦〉與〈漸卦〉裡的「小子」。

    《易經‧隨》:「六二,係小子,失丈夫。」「六三,係丈夫,失小子。隨有求得,利居貞。」〈隨卦〉的「六二爻辭」文字上可以直譯作「綁住了小孩,大人卻跑走了。」「六三爻辭」文字上則直譯作「綁住了大人,小孩則跑走了。追到正確的方向而有所獲得,利於守正不變動」。《易經》蘊含很高深的哲理,但是這兩段說明「因小失大」、「取大捨小」的文字卻很明白,拿「大人、小孩」對比做說明也很明確。「小子」是「小孩」之義字音讀作「ㄒ〡ㄠˇㄗˇ xiǎo zǐ」,因為雙上連讀變音作「ㄒ〡ㄠˊㄗˇxiáozǐ」。

《易經‧漸》:「初六,鴻漸于干,小子厲,有言,无咎。」文字上可以直譯作:初六:鴻雁走進了山澗,小孩頑皮會有災禍,以言語加以制止,則沒有災難。「小子厲」的「小子」之義是「小孩」,「厲」本為「旱石也(磨刀的粗石)」,這裡引申作「災禍」之義。「小子厲」變音讀作「ㄒ〡ㄠˊㄗˇㄌ〡ˋxiáozǐlì」。

    《周禮》是託名周公旦(?—1105B.C.)制禮作樂所著的偽書,成書約在戰國時期(403—221B.C.),所記載的應是周代官制的理想版本,雖然與周代的官制不完全相符,但是西周金文職官資料裡,卻有許多與《周禮》所記相合的地方。我們要研究的是〈夏官司馬〉裡的官名「小子」。

《周禮‧夏官司馬》:「小子:下士二人,史一人,徒八人。」這段是說明編制,意思是說:「小子」是夏官司馬的屬官,由下士二人擔任,還配有史(掌管文書和記事)一人,徒八人。又「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淆、肉豆,而掌珥於社稷、祈於五祀。凡沈辜、侯禳,飾其牲。釁邦器及軍器。凡師田,斬牲以左右徇陳。祭祀,贊羞、受徹焉。」這段是說明執掌,意思是說:「小子」是執掌祭祀時的全羊、熟的羊肉、肉類的祭品,以牲頭祭社稷、祭禮中向神明求禱,宰祭祀的牲口、迎祥除災,準備犧牲供品,血祭宗廟祭器及啟用軍用器械。無論征伐或田獵,都負責殺牲口以遍示列隊部伍;祭祀時負責進獻供品,祭祀後負責收拾供品。由此可見「小子」執掌的是祭品準備與收拾、禮器軍械的啟用,這些都是君王身邊小事,可見「小子」是「君王近侍」,有如民間親近主人的僕從;雙上連讀變音後讀作「ㄒ〡ㄠˊㄗˇxiáozǐ」。

《禮記》也稱《小戴禮記》,據傳是戴聖(漢宣帝時禮學家,生卒年不詳)收集孔子的學生及戰國時期儒家學者的作品而成的;我們要研究的是〈檀弓〉及〈曲禮〉裡的「小子」。

    《禮記‧檀弓上》「孔子之衛,遇舊館人之喪,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貢說驂而賻之。子貢曰:『於門人之喪,未有所說驂,說驂於舊館,無乃已重乎?』夫子曰:『鄉者入而哭之,遇於一哀而出涕。予惡夫涕之無從也。小子行之。』」這是一則孔子周遊列國時的故事:孔子路過衛國,遇到從前住處的主人有喪事,進去憑弔哭得很哀傷,出來之後叫子貢解下駕車的旁驂(兩匹馬)作奠賻。子貢覺得奇怪問道:「對於學生們的奠賻,從沒有解下駕車的旁驂過,只是個從前住處的主人就解下駕車的旁驂,奠賻會不會太重了些?」孔子說:「剛剛進去憑弔,我都悲傷得落淚了,我不能夠光落淚而沒有送奠賻;你就照我說的去做吧!」孔子稱呼子貢「小子」,是老師稱呼學生,變音後讀作「ㄒ〡ㄠˊㄗˇxiáozǐ」。

    《禮記‧檀弓下》「孔子過泰山側,有婦人哭於墓者而哀,夫子式而聽之,使子路問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於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爲不去也?』曰:『無苛政。』夫子曰:『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這也是孔子帶學生周遊列國時的故事:孔子路過泰山邊,聽到婦女在墳上哭得很哀傷,停車扶著車軾(車前的扶手)聽了一會兒,叫子路去問她說:「你哭得這樣傷心,好像不只一次遭遇到不幸的了。」她回答說:「從前我公公死在老虎的口中,接著我丈夫也死於虎口,現在我兒子又被老虎咬死了。」孔子聽了子路的回報說:「她為什麼不離開這裏呢?」子路回答說:「我問過了,她說因爲這裏沒有殘暴的政令。」孔子接著對學生們說:「你們要記住哇!殘暴的政令比老虎還要可怕呢!」這段的「小子」應該是「小子們」,是孔子對所有學生的稱呼,變音後也讀作「ㄒ〡ㄠˊㄗˇxiáozǐ」。

    《禮記‧曲禮下》「君大夫之子,不敢自稱曰『余小子』。」鄭玄注:「辟天子之子未除喪之名。君大夫,天子大夫有土地者。」「辟」通「避」,即迴避。下文有「天子未除喪,曰予小子」,「余小子」已明文規定是天子服喪的自稱,君大夫既領有分封的土地,自當遵守天子轄境之分際,所以不敢以「余小子」自稱。「余小子」變音後讀作「ㄩˊ ㄒ〡ㄠˊㄗˇyú xiáozǐ」。

《楚辭》是屈原(?343-278B.C.)及後人模仿屈原作品創作的詩集,由劉向(77-6B.C.)編輯成書;我們要研究的是屈原所創作的〈天問〉裡的「小子」。

《楚辭‧天問》裡,屈原從天地創始、陰陽變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一直問到神話傳說及聖賢凶頑和治亂興衰的歷史故事,這些問題雖無答案,卻讓我們看到他所記載的先秦文史資料。出現「小子」一詞的前後文是:「成湯東巡,有莘爰極;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水濱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惡之,媵有莘之婦。」意思是說:湯出巡東方,一直到達有莘氏的地方;本來是想求得一個奴隸,卻意外得到賢淑的美妻;有莘國女孩子在伊水邊採桑時,曾經在中空的桑樹裡撿拾了一個小嬰兒。有莘國君爲什麼又厭惡這個撿拾的人,把他作爲女兒陪嫁的臣僕呢?這個故事屈原只顧提問而語焉不詳,我們只好找古人的說明;王逸(東漢人,生卒年不詳)《楚辞章句》注:「小子,謂伊尹。媵,送也。言伊尹母任(姙)身,夢神女告之曰:『臼灶生黽(蛙的一種),亟去,無顧。』居無幾何,臼灶中生黽,母去,東走。顧視其邑,盡為大水,母因溺死,化為空桑之木。水乾之後,有小兒啼水涯,人取養之。既長大,有殊才。有莘惡伊尹從木中出,因以送女也。」這是一則神奇的故事,網上有一篇寫得很精彩的〈伊尹生平事跡簡介〉,發表在htmlhttps://kknews.cc/history/mo4xb9.html,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我只簡單說個大概。伊尹的母親懷孕時夢見神女告訴她:「當舂或爐灶出現小蛙的時候就趕快跑,不要回頭。」過些日子舂米的臼和爐灶都出現小蛙,伊尹的母親趕快往東跑,半路回頭看了一眼被大水淹沒的村莊,結果被淹死了;伊尹漂到桑樹的空洞中哭泣,水退以後被人撿回去養。長大了有特殊才能。有莘國的國君不喜歡從樹洞撿來的人,所以送給女兒作陪嫁的臣僕。「得彼小子」的「小子」正是原始詞義「小的幼兒」,變音後讀作「ㄉㄜˊㄅ〡ˇ ㄒ〡ㄠˊㄗˇ débǐ xiáozǐ」。

《論語》是孔子弟子記錄老師及門人言行的言論彙編,也是研究孔子及先秦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資料。不只列入十三經,也被朱熹收入「四書」之中;臺灣高中學生讀的六冊《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裡,前三冊即選自《論語》,國(初)中國文也有選錄《論語》的課文,因此大家對《論語》都不陌生;我們要研究的是〈公冶長〉、〈子張〉、〈堯曰〉裡的「小子」。

《論語‧公冶長》篇裡出現「小子」的是:「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意思是說:孔子在陳國感慨的說:「回去吧!回去吧!回魯國為家鄉服務的學生們有的進取卻不夠穩健,有的謹慎卻縮手縮腳,但是都很用心,也幹得有聲有色,只是經驗不夠而不能做到中庸之道啊! 這段話裡的「狂、簡」究竟是怎樣的德行,孔子解釋過,孟子與萬章也討論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論語•子路》篇及《孟子•盡心下》。不過〈盡心〉裡作「萬章問曰:『孔子在陳曰:「盍歸乎來!吾黨之士狂簡,進取,不忘其初。」萬章所引作「吾黨之士」,與孔子所說「吾黨之小子」有所不同,孔子說的「小子」是「老師對學生的稱呼」,指子貢、冉有、樊遲等回魯國陸續被起用的孔門弟子,萬章則改稱為「士」,「小子」變音後讀作「ㄒ〡ㄠˊㄗˇ xiáozǐ」。

《論語‧子張》篇裡出現「小子」的是:「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意思是說:子遊(506-443B.C.名言偃)說:「子夏門下的學生們,擔任灑掃、應對、進退的工作還是可以的;但是只教了末節,根本道理卻沒有教;那怎麼可以(說是傳授老師的學說)呢?」子夏(?507—400B.C.姬姓卜氏名商)聽到後說:「噯呀!子遊的話說得過分了!老師的學問那麼大,究竟哪些應該先傳授?哪些可以晚些傳授或倦棄?這像種植草木一樣,必須區分類別的啊!老師的學說,怎麼可以誣瞞蒙騙呢?能夠從開頭學到末尾的,那只有聖人才學得會的吧!」其實孔子的弟子及門人在孔子去世後,各自發揮孔門道學:子夏授業於西河,專心傳道,造就了李克、吳起、西門豹、公羊高、穀梁赤等弟子;子遊曾出任魯國武城宰,後南歸而道啟東南,被譽為「南方夫子」;兩人對孔門道學貢獻都很大,也都擅長文學,但是也會互相切磋,這一則是兩人切磋琢磨的實例。「子夏之門人小子」就是指子夏所教導的學生,「小子」變音後讀作「ㄒ〡ㄠˊㄗˇ xiáozǐ」。

    《論語‧堯曰》篇裡出現「小子」的是:「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意思是說:我是祢在人間的兒子履,謹用黑牛來祭祀您,恭恭敬敬地向莊嚴肅穆的天帝您禱告。這是湯伐桀的告天之辭,與《湯誓》的「告令師」之詞(見前篇)可以互相參照;「予小子履」就如《湯誓》的「台小子」,是商湯自稱的謙詞,「小子」變調後讀作「ㄒ〡ㄠˊㄗˇxiáozǐ」。

在《易》、《禮》、《楚辭》、《論語》裡的「小子」,有與「大人」對舉的「小孩」、「小的幼兒」、相當於「僕從」的「君王近侍」、「學生」、「老師稱呼學生」、「自稱謙詞」等,字音都是「ㄒ〡ㄠˇ ㄗˇxiǎo zǐ」,雙上連讀變調以後都讀作「ㄒ〡ㄠˊㄗˇxiáozǐ」。

  3.變讀輕聲的「小子」

   「小子」一詞從基本詞義「小的幼兒」引申作「男孩子」、「男小孩」、「對年幼者的稱呼」、「小兒子」、「兒子」、「稱宗親中男性同輩年輕者及下輩」、「平民百姓」、「學生」、「男僕中之年輕者」、「自稱的謙詞」等義,變調後讀作「ㄒ〡ㄠˊㄗˇxiáozǐ」。

    至於輕聲「ㄒ〡ㄠˇ˙ㄗxiǎo zi」的音義,除了前一篇所引錄的《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有讀作輕聲的「ㄒ〡ㄠˇ˙ㄗxiǎo zi」三種詞義(「男孩子」、「僮僕、奴僕」、「對人輕慢或戲謔的稱呼」)以外,《現代漢語詞典》也有輕聲的讀法,其詞義只有兩種,說明是這樣的:

➊男孩子:「大小子」、「二小子」、「小小子」、「胖小子」。

➋人(用於男性,含輕蔑意):「這小子真壞」、「小子!你敢罵人!」

    「小子」一詞無論作「男孩子、僮僕、奴僕、人」從結構上說是以名詞「子(幼兒)」為主體加上形容詞「小」加以修飾的偏正型合義複詞,主體的名詞不應該輕讀;從古人用法看,在《書》、《詩》、《易》、《禮》、《楚辭》、《論語》中,無論作君王自稱的「小子」、對宗親年輕者昵稱的「小子」或是「小孩子、兒童」之義的「小子」,都沒有輕讀的情況;但是兩岸的詞典裡面都收錄了「小子」的輕聲讀法,這種讀作輕聲的「ㄒ〡ㄠˇ˙ㄗxiǎo zi」是怎麼來的呢?

    語言是用聲音來「表情達意」的溝通工具,聲音裡的「詞」按照約定俗成的順序出現以後,可以傳達的「信息」包括「情」、「意」兩部份;這裡「情」與「意」應該是平行、平等的並列關係,從「聲音」裡我們不能夠只聽見傳達的「意(知識信息)」,也必須聽懂傳達的「情(情緒、情感)」,否則有「溝」而不「通」,將會造成「誤會」。「小子」的詞義裡,除了本義「小的幼兒」、引申作「男孩子、兒子、對年幼者的稱呼、學生、平民百姓、男僕」以外,還用為「對同輩年輕者及下輩的昵稱」以及「對人輕慢或戲謔的稱呼」,尤其「輕慢或戲謔、含輕蔑意」同時出現在兩岸的詞典都作輕聲讀法,那就絕非偶然:「小子」輕讀有可能是「輕慢、輕蔑」的「情緒、情感)」以「輕讀」表現的結果;不過古人的「輕讀」不一定是今人「輕聲」的調值,而古人沒有留下「錄音帶、磁碟」之類的音檔,我們必須從例句的字裡行間去體會「文字」的「情」與「意」。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在「小子」音「ㄒ〡ㄠˇ˙ㄗxiǎo zi」的第➌義「對人輕慢或戲謔的稱呼」裡,舉了《世說新語》及《三國演義》的例句,我們以這可兩書的例句來研究古人「輕讀」與今人「輕聲」的異同。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宋臨川王劉義慶(403-444A.D)召集門下食客共同編撰的筆記小說,記載了許多東漢至東晉間高士名流的言行風貌和軼聞趣事,唐朝修《晉書》引用其中312條,可見真實性頗受肯定。

    《世說新語.方正篇》有一則說:「王爽與司馬太傅飲酒。太傅醉,呼王為『小子。』王曰:『亡祖長史,與簡文皇帝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儷二宮。何小子之有?』意思是說:王爽跟司馬太傅一起喝酒,司馬太傅醉了,稱王爽為「『小』子」;王爽回嘴說:「我的祖父長史王濛和晉簡文帝司馬昱是布衣之交,我的姑姑王穆之和我的姐姐王法慧是兩個皇帝的皇后,我怎麼是個『小』子?」

    為了瞭解這段談話,先看看司馬太傅與王爽是怎樣的人。司馬太傅名司馬道子(364-403A.D),是晉簡文帝的第五子,孝武帝的親弟弟;初封琅邪王,後徙封會稽王。孝武帝沉迷酒色而疏於政事,司馬道子既為揚州刺史亦錄尚書事,玩弄朝權、賄賂賣官、混亂刑律,權傾天下;後來孝武帝以外戚王恭為青、兗二州刺史,作為外援抗衡司馬道子的勢力,引起兄(君)弟(相)相爭;隆安元年(397A.D)王恭起兵討伐司馬道子手下的中書令王國寶。王爽(?-398A.D)是東晉名士王濛之孫,都督浙江東五郡諸軍事、鎮軍將軍、會稽內史王蘊(330-384A.D)第四子,都督兗青冀幽並徐州、晉陵諸軍事、平北將軍、兗青二州刺史王恭(350-398 A.D)的弟弟,為人剛正不阿,有心智才力;晉孝武帝時歷任給事黃門侍郎、侍中;劉孝標(462-521A.D)在《世說新語》本段下注:「《中興書》曰:『王濛女諱穆之,為哀帝皇后。王蘊女諱法惠,為孝武皇后。』」

    這件事情應該發生在王恭起兵討伐王國寶之前,甚至在王恭出任平北將軍、兗青二州刺史之前,司馬道子以皇室血緣最近的一支,既是尊貴的王爺,又是掌權大臣(錄尚書事,相當於宰相),平常已目中無人,更瞧不起憑外戚關係同朝為官的王爽,酒後吐真言把不屑之情表露無遺。但是王爽性既剛正不阿,而身世也不一般,祖父長史王濛和以會稽王輔政的司馬昱有交情,司馬昱後被桓溫擁立是為簡文帝,也就是司馬道子的父親;王爽的姑母王穆之是晉哀帝(341-365A.D名司馬丕)的皇后,姊姊王法惠是當朝孝武帝(362-396A.D名司馬曜)的皇后;一家兩代兩皇后,這樣的外戚被稱「『小』子」當然要抗議。抗議的文詞是「何『小』子之有(我怎麼是個『小』子)?」細玩其「小子」仍是「小男孩」之義,所以字音只是作「ㄒ〡ㄠˇ ㄗˇxiǎo zǐ」,王爽抗議的是「小」字;以現在北京音系「小」字加重語氣是讀完整的第三聲(全上)而拉長尾音作「ㄒ〡ㄠˇ--xiǎo--」,「子」音仍作「ㄗˇzǐ」,也可以用「降尾調」以加重語氣。從文體而論,整部《世說新語》都是「文言文」,「文言文」裡還沒有「輕聲」,所以不可能念輕聲的調值。這樣說來《世說新語》裡記載司馬道子稱王爽為「小子」的「小子」,換作現代的國語(普通話、規範華語)是把重音放在「小」字讀作「ㄒ〡ㄠˇ--ㄗˇxiǎo--zǐ」,不是把「子」字讀輕聲作「ㄒ〡ㄠˇ˙ㄗxiǎo zi」;至於當時司馬道子怎麼說的,有心研究的朋友可以從華北河南方言以及客家話的語調去推論。《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以此例句說明「小子」用作「對人輕慢或戲謔的稱呼」是對的,但是注音讀作「ㄒ〡ㄠˇ˙ㄗxiǎo zi」並不合適。

    《三國演義》據說是羅貫中(1320-1400A.D)綜合民間傳說和戲曲、話本,結合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三國志注》的史料,加上他對社會人生的體悟而創作的歷史章回小說,小說的內容雖然是「三國時代」--從黃巾之亂(184A.D)到西晉滅吳(280A.D),小說的語言卻是元末明初--羅貫中出世(1320 A.D)到羅貫中去世(1400A.D);距離劉義慶召集門下食客編撰《世說新語》已有九百五十年以上。就文體而言,經歷了唐人文言小說--傳奇的高峰,宋代說書娛樂的流行,章回小說所繼承的話本幾乎就是白話的故事書,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裡出現輕聲詞是合情合理的;只是羅貫中的籍貫有爭議,他說話操哪種口音不知道;不過其時代與「1219-1324A.D關鄭馬白(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白樸)」北曲盛行之年代相承,其口語有些北京音系的韻味是說得通的。我們就從「北京音系之濫觴」的角度來看《三國演義》裡「小子」的音義。

    《三國演義》120回裡第一次「小子」出現在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其話語是:「袁譚小子,反覆無常」。建安七年(202A.D.)袁紹死後立寵愛的三子袁尚,長子袁譚為與袁尚相爭而投降曹操,操大喜以女許譚為妻;比及建安九年(204A.D.)曹操擊敗袁尚破冀州、曹丕納甄氏之後,袁譚盡收袁尚之兵又來爭冀州,操大怒馳書絕其婚並統軍征之,譚走保南皮(今屬河北滄州)。曹操追至南皮,接著就是兩人陣前對話:「袁譚引兵出城,與曹軍相敵。兩陣對圓,操出馬以鞭指譚而罵曰:『吾厚待汝,汝何生異心?』譚曰:『汝犯吾境界,奪吾城池,賴吾妻子,反說我有異心耶?』操大怒,使徐晃出馬。譚使彭安接戰。兩馬相交,不數合,晃斬彭安於馬下。譚軍敗走,退入南皮。操遣軍四面圍住。譚著慌,使辛評見操約降。操曰:『袁譚小子,反覆無常,吾難准信。汝弟辛毗,吾已重用,汝亦留此可也。』評曰:『丞相差矣。某聞主貴臣榮,主憂臣辱。某久事袁氏,豈可背之?』」曹操稱袁譚為「小子」,如果在建安七年以女許配時應如周公稱康叔,是昵稱;但是在建安九年絕其婚、兩軍接戰之後,稱「袁譚小子」就是「袁譚那壞小子」的意思,相當於閩南語的「猴囡仔、死囡仔」,是咒罵用語了,今讀應是輕聲的「ㄒ〡ㄠˇ˙ㄗxiǎozi」。

    《三國演義》第二次「小子」出現在第四十回「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其話語是:「蔡中郎何獨敬此小子耶」。建安13年(208A.D.)劉表病逝,次子劉琮被立為荊州之主,而曹操已統軍50萬南征。劉琮請蒯越、蔡瑁等商議因應之法,都建議獻荊襄與曹操;劉琮先是不從,最後王粲說服劉琮。「小子」一語是回溯王粲幼時往見蔡邕的一幕:「時邕高朋滿座,聞粲至倒履迎之,賓客皆驚曰:『蔡中郎何獨敬此小子耶?』邕曰:『此子有異才,吾不如也。』」,蔡邕稱幼年的王粲「此子」讀作「ㄘˇㄗˇcǐzǐ」,賓客驚呼王粲謂「此小子」,含有輕蔑之意,字音讀作「ㄘˇㄒ〡ㄠˇ˙ㄗcǐxiǎozi」,雙上連讀變調以後讀作「ㄘˊㄒ〡ㄠˇ˙ㄗcí xiǎozi」。

    第三次「小子」出現在第四十七回「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其話語是:「周瑜小子,偏懷淺戇…」。時間在建安13年(208A.D.)「赤壁之戰」前夕,承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之後,闞澤為黃蓋密獻其詐降書,「周瑜小子」是詐降書裡的一句話,書曰:「蓋受孫氏厚恩,本不當懷二心。然以今日事勢論之:用江東六郡之卒,當中國百萬之師,眾寡不敵,海內所共見也。東吳將吏,無論智愚,皆知其不可。周瑜小子,偏懷淺戇,自負其能,輒欲以卵敵石;兼之擅作威福,無罪受刑,有功不賞。蓋係舊臣,無端為所摧辱,心實恨之!伏聞丞相,誠心待物,虛懷納士,蓋願率眾歸降,以圖建功雪恥。糧草車仗,隨船獻納。泣血拜白,萬勿見疑。」在「周瑜打黃蓋」之後,黃蓋所稱「周瑜小子」當然也是咒罵之語,讀作「ㄓㄡㄩˊㄒ〡ㄠˇ˙ㄗzhōuyúxiǎozi」。

    第四次「小子」出現在第五十七回「柴桑口臥龍弔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其話語是:「先生大才,小子失敬」。時間在建安15年(210A.D.)周瑜死後孔明到柴桑弔喪得遇龐統,相約共扶玄德;後孫權不用龐統,統求得魯肅書逕往荊州來見劉備,被派任耒陽縣宰;統到耒陽不理政事,終日飲酒為樂;玄德命張飛與孫乾同至耒陽責其盡廢縣事;龐統坐堂不到半日,將百餘日之事斷畢,投筆於地,「對張飛曰:『所廢之事何在?曹操、孫權,吾視之若掌上觀文,量此小縣,何足介意!』飛大驚,下席謝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當於兄長處極力舉薦。』統乃將出魯肅薦書。飛曰:『先生初見吾兄,何不將出?』統曰:『若便將出,似乎專藉薦書來干謁矣。』」「先生大才,小子失敬」裡張飛自稱「小子」,以「小」表示自謙,詞意同於韓愈《芍藥歌》:「花前醉倒歌者誰?楚狂小子韓退之。」的「小子」,《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所收「ㄒ〡ㄠˇㄗˇxiǎozǐ」音的詞義第➋「自稱的謙詞」之下,引《三國演義》此句為例是正確的,「小子失敬」變調後讀作「ㄒ〡ㄠˊㄗˇㄕㄐ〡ㄥˋxiáozǐ shījìng」。

    第五次「小子」出現在第八十三回「戰猇亭先主得讎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其話語是:「小子可擒矣」。時間在章武二年(222A.D.)猇亭之戰前夕;建安二十六年(221A.D.)劉備稱帝後,以替關羽報仇為由,揮兵東征,氣勢強勁連勝十餘陣;孫權拜陸遜為大都督率軍應戰;陸遜乘高守險,擋住蜀漢軍的攻勢,兩軍在夷陵道對峙,自春歷夏蜀兵屢攻津隘口不下;天氣炎熱,劉備擬移各營於山林茂盛處近溪傍澗;「馬良奏曰:『吾軍若動,倘吳兵驟至,如之奈何?』先主曰:『朕令吳班引萬餘弱兵,近吳寨平地屯住;朕親選八千精兵,伏於山谷之中。若陸遜知朕移營,必乘勢來擊,卻令吳班詐敗;遜若追來,朕引兵突出,斷其歸路,小子可擒矣。』文武皆賀曰;『陛下神機妙算,諸臣不及也!』」劉備所說「小子可擒」的「小子」是指陸遜,陸遜未封大都督之前「年幼望輕」,而劉備已六十多歲,以六十多歲的劉備稱年輕的陸遜「小子(小男孩)」本無不妥,但是於兩軍對敵之際,這個「小子」以非平常用語,其中含有輕蔑之意,所以應該讀作「ㄒ〡ㄠˇ˙ㄗㄎㄜˇㄑ〡ㄣˊxiǎozikěqín」。

    分析了南宋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及羅貫中《三國演義》裡的「小子」音義以後,我們可以看出:本為「小的幼兒」的「小子(ㄒ〡ㄠˊㄗˇxiáozǐ)」演變成「對人輕慢或戲謔的稱呼」的「小子(ㄒ〡ㄠˇ˙ㄗxiǎozi)」,其演變成輕聲詞的先決條件是「口語白話」,只有在口語白話的自然語流中才有「語流音變」而出現輕聲;否則儘管有「輕蔑」之意,如五世紀的《世說新語》裡,司馬道子呼王爽為「小子」,其輕蔑之意在「小」字,「子」不但不是詞尾,還是合義複詞的主體名詞,不可能讀輕聲;十四世紀的《三國演義》是一本「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儘管還是「半文半白」,但是無論是曹操稱袁譚、黃蓋稱周瑜、劉備稱陸遜的「小子」,還是賓客驚呼王粲的「此小子」,都有「輕蔑」之意,都已讀作「ㄒ〡ㄠˇ˙ㄗxiǎozi」。

    「小子」成為「對人輕慢或戲謔的稱呼」讀作「ㄒ〡ㄠˇ˙ㄗxiǎozi」以後,又引申為「男孩子、僮僕、奴僕」的稱呼。

    這一來又有一個麻煩:「小子」作「男孩子」原讀「ㄒ〡ㄠˊㄗˇxiáozǐ」,但是輕聲的「ㄒ〡ㄠˇ˙ㄗxiǎozi」也用來稱呼「男孩子」,要怎麼辨別呢?現在我們對於「男孩子」之義的「小子」,只有「大小子」、「二小子」、「小小子」、「胖小子」、「半大小子」、「楞小子」、「好小子」、「渾小子」、「窮小子」等屬於白話、口語詞的「小子」讀輕聲「ㄒ〡ㄠˇ˙ㄗxiǎozi」;其餘文言詞的「小子」都讀「ㄒ〡ㄠˊㄗˇxiáozǐ」。「閔予小子」一詞,不但是文言詞,而且出自《詩經.周頌》,所以我在第一篇說:《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把它的音讀注作輕聲的「ㄇ〡ㄣˇ ㄩˇㄒ〡ㄠˇ˙ㄗmǐn yǔxiǎozi」不合適,「予」同「余」音「ㄩˊyú」,所以字音應該改作「ㄇ〡ㄣˇ ㄩˊㄒ〡ㄠˇㄗˇmǐn yúxiǎozǐ」,雙上連讀變音以後讀作「ㄇ〡ㄣˇ ㄩˊㄒ〡ㄠˊㄗˇmǐn yúxiáozǐ」。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3161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