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解」字的音讀(八)
2019/07/24 21:13:38瀏覽390|回應1|推薦31

「解」字的音讀(八)

五、「解」引申義「選貢士子」音「ㄐ〡ㄝˋjiè」。

前面我們引用過:梅膺祚,在《字彙》裡說的:

   「解:又去聲,居拜切,發也,聞上也;唐進士由鄉而貢曰解。」

   「選貢士子」的「解」音「ㄐ〡ㄝˋjiè」就是根據《字彙》「去聲,居拜切」的記載而來的。

    目前能見到最早記載「唐進士由鄉而貢曰解」的是:黃公紹與熊忠合編的《古今韻會舉要》,在〈去聲.卦韻.居隘切〉下說:

「解:除也;一曰聞上也,唐進士由鄉而貢曰解;又發也。又見本韻,蟹韻」。

黃公紹的家鄉是邵武(今福建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生卒年不詳,南宋咸淳元年(1265A.D.)進士及第,授職「架閣官」,負責管理文牘案卷的工作。南宋亡,棄官返回邵武,築「在軒書室」於樵嵐溪畔,所以他僅存的著作名為《在軒集》,集內收文30篇,詩28首;大約在忽必烈至元29(1292A.D.)編成《古今韻會》一書,以《說文解字》爲基礎,參考宋、元以前的字書、韻書,集字書訓詁之大成;是一部徵引典故繁富、很注重訓詁的大部頭私人著作;可惜沒有留傳下來。所幸與他同鄉的熊忠(生平不詳)刪除《古今韻會》所徵引的資料,縮小篇幅,在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A.D.)編成《古今韻會舉要》一書,得以留傳至今,才讓我們能夠看到宋、元之交南方語音系統的概況。「唐進士由鄉而貢曰解」的記錄既然出現在《古今韻會舉要》,應該是黃公紹編寫《古今韻會》時收入的。黃公紹、熊忠都是邵武人,其母語是閩語(福建話),《古今韻會舉要》所呈現的語音系統應該是13世紀的漢藏語系漢語族閩語支。而梅膺祚是宣城人(今安徽省東南部),其母語是吳語(江浙話),《字彙》所呈現的語音系統應該是17世紀的漢藏語系漢語族吳語支。《字彙》既然承襲了《古今韻會舉要》「『選貢士子』的『解』今音『ㄐ〡ㄝˋjiè』」的記載,就是呈現了自13世紀到17世紀、從福建話到江浙話,「選貢士子」的「解」今音都作「ㄐ〡ㄝˋjiè」。

可是黃公紹明明說的是「唐」進士由鄉而貢曰解,那麼《廣韻》有沒有收錄此一音義呢?其實《廣韻》(7世紀到9世紀)、《集韻》(10世紀)都有記載,只是《廣韻》、《集韻》的記載我一時沒看懂。《廣韻.去聲.卦韻》「解:除也。古隘切」;《集韻.去聲.卦韻》「解:除也;一曰聞上也。居隘切」。《廣韻》與《集韻》的「除也」就是「進士由鄉而貢」的意思。

    《說文解字》「除:殿陛也。从阜。余聲。」《說文段注》:「殿謂宮殿,殿陛謂之除,…取以漸而高之意。」段玉裁說得很好,「以漸而高」正是「進士由鄉而貢」、可以「步步高升」的過程。在仔細研讀《說文段注》「除」字以前,我也想不到《廣韻》、《集韻》在這裡的「除」竟是「本義」;因此我在編「《類篇》、《字彙》與現代音之音義比較表」的時候以為「除也」是引申義「解除」;現在知道「除也」就是「進士由鄉而貢」的意思,那麼必須修正該表,「除也」的「解」就是「進士由鄉而貢」的「解」,從《類篇》、《字彙》到現代音的音讀,「除也」、「進士由鄉而貢」「解元」的「解」音讀是完全一致、沒有改變的。

    《玉篇》(5世紀)裡「解」字有沒有「除也」、「唐進士由鄉而貢曰解」的引申義呢?沒有。顧野王編成《玉篇》是在梁武帝太清年間(547-549A.D.),因為當時還沒有「進士由鄉而貢」的科舉制度,所以「解」字也沒有「唐進士由鄉而貢曰解」的引申義。今本《大廣益會玉篇》雖經過陳彭年、丘雍之手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A.D.)修訂了,但是陳彭年等人主要在增加收字,對於字的音義沒有太大的改變,「解」字有「古隘切(今讀ㄐ〡ㄝˋjiè)」音,但是此音之下只有「署也」,沒有「除也」等「選貢士子」的釋義。

我國在最早的夏商周三代(256B.C.以前)貴族是世襲的,末期的東周(770B.C.以後)開始出現為各國國君、貴族服務的「客卿」、「食客」,戰國到漢以前(256202B.C.)老封建制度崩潰,爭鳴的百家之士則以才學爭取為貴族服務的機會。在漢朝(202B.C.220A.D.)所建立的新制度之下,為抑制權貴、伸張皇權,採用察舉制度選拔了一些民間的菁英但是制度並不健全;三國時代陳群(?-237A.D.)改良察舉制度創立了九品中正制,結果卻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不合理現象;隋文帝即位後就有心改變這種不合理的現象,開皇三年(583A.D.11月下詔說:「朕君臨區宇,深思治術,…如有文武才用,未為時知,宜以禮發遣,朕將銓擢。」接著在開皇七年(587A.D.)下詔硬性規定「制諸州歲貢三人」;隋煬帝大業年間(605A.D.起)更設立「進士科」。

《新唐書‧志第三十四選舉志上》「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舊,然其大要有三:由學館者曰生徒,由州縣者曰鄉貢…此歲舉之常選也。其天子自詔者曰制舉,所以待非常之才焉。」取士三途之一曰生徒,就是「造士」,有如今日設立學校培育人才;取士三途之三曰制舉,就是「招士」,由天子自詔對待非常之才;這兩類與我們要研究的「解」字沒有關係。取士三途之二曰鄉貢,就是「選士」,進士由鄉(州、縣)而貢」的辦法。《新唐書‧志第三十四選舉志上》又說:「每歲仲冬,州、縣、館、監,舉其成者送之尚書省;而舉選不由館、學者,謂之鄉貢,皆懷牒自列於州、縣。試已,長吏以鄉飲酒禮,會屬僚,設賓主,陳俎豆,備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鳴》之詩,因與耆艾敘長少焉。既至省,皆疏名列冊,結款通保及所居,始由戶部集閱,而後由考功員外郎試之。」「凡貢舉非其人者、廢舉者、校試不以實者,皆有罰。」文中「懷牒自列於州、縣」就是自己攜帶證件到州、縣參加選拔的考試,「試已」就是通過選拔考試了,「長吏」指地位較高的官員,在「州、縣」應該就是「州刺史、縣令」,「鄉飲酒禮」就是掌政教的人定期舉辦的「禮賢聚會」,「陳俎豆」本為擺設禮器,有如現代人說的「大擺宴席」,「牲用少牢」就是「殺豬宰羊為牲禮」,「《鹿鳴》之詩」就是《詩經·小雅》的〈鹿鳴〉,因為《詩經·小雅·鹿鳴》是一首宴飲詩歌,宴會上唱這首詩歌可以營造會場賓主歡聚互敬融洽之氣氛,「耆艾」就是老人的通稱,與老人比年齡,當然是老人稱長,新選上的「士」為少,但是長少互相認識之際,長者總會勗勉幾句;以上是在各「州、縣」。

唐朝「選貢士子」的地方甄選只有「州、縣」兩級,「省」只作彙整,所以是「疏名列冊,結款通保及所居,始由戶部集閱,而後由考功員外郎試之。」考功員外郎主管吏部考功司,辦理選貢士子的業務;「由考功員外郎試之」不是說都由員外郎一人考試而是由他主持,下面有考功主事三人,考功令史十五人,書令史三十人,掌固四人。但是開元二十四年(736A.D.)「考功員外郎李昂為舉人詆訶(批評訶罵),帝以員外郎(從六品)望輕,遂移貢舉於禮部,以侍郎(正四品)主之。」將「選貢士子」的主試權轉到禮部管轄以後,吏部只剩下「吏部試」(包括原有官吏及新晉人員的任官考試)

有關「選貢士子」的「解」讀去聲「居拜切(今讀ㄐ〡ㄝˋjiè)」,在黃公紹以前有《廣韻》、《集韻》,黃公紹以後,除了見於梅膺祚的《字彙》以外,張自烈的《正字通》、陳延敬等人的《康熙字典》也都收有此項音義;士子被「選貢」是「十年寒窗、苦盡甘來」的關鍵時刻,也是「才子佳人」類小說戲曲的重要情節,「解元」一詞當然常常出現在舞台名伶及說書人的口中,ㄐ〡ㄝˋㄩㄢˊjiè yuán」的音讀也就成為廣大群眾耳熟能詳的語彙,這是「選貢士子」的「解」字讀「ㄐ〡ㄝˋjiè」音能夠保存到現代,不像「曉也的「解」字音「胡買切(今讀ㄒ〡ㄝˋxiè)」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現在兩岸都讀作「ㄐ〡ㄝˇjiě」了。至於「選貢士子」的「解」有一小部分被讀錯字音的語詞,並不是不知道「選貢士子」的「解」必須讀去聲「ㄐ〡ㄝˋjiè」,而是不知該詞的「解」是「選貢士子」的意思

為什麼「聞上也」會引申出「選貢士子」之義呢?

    王定保(870940A.D.)所著唐摭言‧卷一‧統序科第》說:「我唐沿隋法漢,孜孜矻矻,以事草澤。…始自武德辛巳歲(高祖武德四年621A.D.)四月一日,敕諸州學士及早有明經及秀才、俊士、進士,明於理體,為鄉里所稱者,委本縣考試,州長重覆,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隨物入貢。斯我唐貢士之始也。」看了唐摭言》的記載,我們才知道,歐陽修、宋祁等合撰的《新唐書選舉志》裡把「州、縣」點開原來是「本縣考試、州長重覆」兩級考試的意思;而其合格者「每年十月隨物入貢」,貢物的時候當然有「聞上」的「解文」(貢物清單),「隨物入貢」為鄉里所稱的「諸州學士及早有明經及秀才、俊士、進士」之人選,送「省」疏名列冊,同樣是記載在「聞上」的「解文」上,只是把「物名」換作「人名」向上級報告而已;然後「由戶部集閱」(點名驗收)再轉「考功員外郎試之」;這個過程:既是「躍過龍門」即將登上「仕途」的「榮耀」,也是像「隨清單解送」的「貢物」一樣;因為「選貢士子」也是「聞上」的一種,所以「聞上也」會引申出「選貢士子」引申義。

「選貢士子」的過程,州府郡縣「選取人才」就是「取解」,入選者領取證書就是「領解」、「發解」,入選者的排名有「解元(解頭)」「解副」,其名額稱「解額」,公布入選者的名單為「解榜」,未入解榜而落選為「落解」,落解者家徒四壁所喝的薄粥名為「落解粥」,不經外府考試直接送京為「拔解」;種種名目不一而足,尤其後來「進士」為時所尚、多出俊乂,得「進士」出身是讀書人最廣大的出路,點「狀元」更是文人最高貴的榮譽;以致本入造士之途者亦有名額參加禮部的考試。我們舉出一些「選貢士子」用「解」字的專名以了解其實況。

1.取解

州府郡縣選拔士子以便送京參加考試就是「取解」,應該讀作「ㄑㄩˇㄐ〡ㄝˋqǔji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注音作「ㄑㄩˇㄐ〡ㄝˇqǔjiě」,有待商搉。

孟郊(751814A.D.)有一首〈湖州取解述情〉的古體詩說:「霅水徒清深,照影不照心。白鶴未輕舉,眾鳥爭浮沉。因茲掛帆去,遂作歸山吟。」孟郊是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父孟庭玢只是一名昆山縣尉,家中清貧,生性孤傲,很少與人往來。這首「取解述情」的古體詩裡,既譏諷大家角逐如「眾鳥爭浮沉」,而自己「掛帆而去,作歸山之吟」,充分呈現其孤傲與志氣。詩題「取解」就是「選送士子應試進士第的活動」。看孟郊詩中的意思,這次「取解」他失敗了,他是到貞元12年(796A.D.45歲)才進士及第的。

陸游(11251210A.D.)《老學庵筆記》卷五說:「祖宗故事:命官鎖廳,舉進士者,先所屬選官考試所業,通者方聽取解。」陸放翁所記是進士「取解」的考試過程,每個想參加「取解」的人,先接受所屬的選官考校所讀過的書,通過的才可以參加「取解」的選拔活動。

魏泰(襄陽人,活動在宋神宗到徽宗時期)的《東軒筆錄》卷十二說:「歐陽文忠公年十七,隨州取解,以落官韻而不收。」按歐陽修(10071072A.D.4歲喪父,隨母投靠叔父歐陽曄於隨州(湖北省隨州市),天聖元年(1023A.D.)在隨州參加取解因詩文押韻錯誤而落第;天聖4年(10267A.D.)才通過解試;次年由隨州薦往禮部參加省試又落第,投入胥偃(潭州長沙人)門下才改變命運。從《東軒筆錄》所記歐陽修「取解」失利的事情,不但讓我們更清楚知道「取解」的存在,也讓考場失利的人得到一些安慰--只怕沒才學,不怕沒出路。

據《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初,禮部貢舉,設進士、九經、五經、開元禮、三史、三禮、三傳、學究、明經、明法等科,皆秋取解,冬集禮部,春考試。」因為取解定在秋天,所以又有「秋解」之說。

2.領解

本為考中鄉試的人領取通過的文書,後來變成通過鄉試之稱。讀作「ㄌ〡ㄥˇㄐ〡ㄝˋlǐngjiè」;與「了解、領悟」讀作「ㄌ〡ㄥˇㄐ〡ㄝˇlǐngjiě」的音義都不同。

唐寅(字伯虎14701524A.D.)有一首詩說:「風雨浹旬,廚煙不繼,滌硯吮筆,蕭條若僧,因題絕句奉寄孫思和:領解皇都第一名,猖披歸臥舊茅衡。立錐莫笑無餘地,萬里江山筆下生!」看來唐伯虎的一生,並不像小說中描述的那麼風流倜儻、年少多金;其父唐廣德經營小食肆(飯店),廿四歲父親病逝,隔年母親、妹妹也相繼撒手,28(弘治111498A.D.)參加應天府(南京)鄉試奪得解元,次年參加會試因程敏政(14451499A.D.)洩題疑案被判「夤緣求進」罪,他「堅辭不就」,斷了「功名」之路,只好號稱「絕意仕途」了。44(正德91514A.D.)入江西南昌寧王朱宸濠(?-1521 .D.)幕賓,發現寧王圖謀不軌,飲酒狎妓、裝瘋裸露,寧王不得已放他回蘇州。詩中描述的是一個畫匠,下個十天雨沒顧客上門,就窮得「廚煙不繼」(廚房停工),明明窮無立錐之地,心中仍以筆下的萬里江山為豪。「領解皇都第一名」的「領解」,就是指28歲在應天府通過鄉試奪得魁首的事;要讀作「ㄌ〡ㄥˇㄐ〡ㄝˋlǐngjiè」。

3.發解

唐宋時本為各州縣將所選拔的優秀人才解送到京城參加考試。後來明清時代考中舉人第一名稱為「發解」把動詞轉為名詞;也把通過鄉試也稱作「發解」,則仍舊是動詞。兜讀作「ㄈㄚㄐ〡ㄝˋfājiè」。

《警世通言‧第十七卷鈍秀才一朝交泰》中有一段故事:「忽一日,黃勝、顧樣邀馬德稱向書舖中去買書。見書舖隔壁有個算命店,買完了書,就過間壁,與那張先生拱手道:『學生賤造,求教!』…顧祥道:『此位是本縣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發解,還是發魁?』」顧祥口中的「發解」就是考中「解元」,「發魁」則是考中五經第一名的「經魁」。

    《古今小說‧第二十七卷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裡講的是:「七代老團頭金老大倚著女兒玉奴才貌,立心要將她嫁個士人,招了太平橋下窮書生莫稽為婿。金玉奴要掙個出頭,乃勸丈夫刻苦讀書。凡古今書籍,不惜價錢買來與丈夫看;又不吝供給之費,請人會文會講;又出資財,教丈夫結交延譽。莫稽由此才學日進,名譽日起,二十三歲發解連科及第。」這個「發解」只是「通過鄉試」而已,並沒有得中「解元」。

4.落解

參加鄉試未通過的稱「落解」,讀作「ㄌㄨㄛˋㄐ〡ㄝˋluòjiè」。

    陳師道(10531102A.D.別號後山居士)有一首〈送孝忠落解南歸〉詩說:「妙年失手未須恨,白璧深藏可自妍。短髮我能今種種,曉妝他日看娟娟。千金市帚甯論價,萬戶分封信有年。清白傳家有如此,歸塗囊盡不留錢。」孝忠是他的侄子(哥哥的兒子)。潦倒一生的陳師道對侄子取解失利,只能用「妙年失手」來寬慰,以「白璧深藏」、「萬戶分封信有年」來勉勵。「歸塗囊盡不留錢」,也只有一生硬氣、命運乖舛者,才知道喝「落解粥」的滋味。《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落解」音「ㄌㄨㄛˋㄐ〡ㄝˇluò jiě」、「落解粥」音「ㄌㄨㄛˋㄐ〡ㄝˇㄓㄡluò jiě zhōu」都有待商榷。

    5.解額

    科舉時代各單位選送考生參加公職人員選拔考試的名額就是「解額」,讀作「ㄐ〡ㄝˋㄜˊ jiè é」。

歷代的規定並不一樣。最早是隋文帝開皇七年(587A.D.)詔「制諸州歲貢三人」,是以「州」為單位,採名額限定制「每州三名」。唐、宋科目增多,選送單位本來是各地方政府分「縣、州」兩級取解,限定給「各縣」、「各州」有一定的名額;後來各學館,如國子監、弘文館、崇文館、廣文館也都有名額。

吳曾(?11101165A.D.)《能改齋漫錄‧卷十八神仙鬼怪》裡有一則〈竹杖化龍夢魚獲薦之祥〉,說建昌地方的進士許公岳,在秋解以前夢見在水池上看見池裡有七條魚,他下池只捉得最小者,接著說:「公岳寤而歎焉;是時,間歲開科場,建昌解額止七人,公岳名次第七,此最小魚之驗也。」「建昌解額止七人」是說當時建昌府(今江西省境南城縣一帶)取解名額只有七人。

陳學洙(1638—1719A.D.)的《閱省試錄見璋兒名喜而作此》詩說:「南國賢書來,郵騎持片紙,解額六十三,有汝名在裏。」「解額六十三」就是說江蘇蘇州的取解名額有六十三人。

惲敬(17571817A.D.)《與饒陶南書》:「吾弟就試至十三科而不與解額,此天下不可解之事。」「不可解」是無法理解,讀作「ㄅㄨˋㄎㄜˇㄐ〡ㄝˇ bùkějiě」;「不與解額」是沒有進入錄取名單裡,讀作「ㄅㄨˋㄩˋㄐ〡ㄝˋㄜˊbùyù jiè é」。全句是說:饒陶南(生平不詳)參加每三年考一次的舉人考試,考十三次都沒有進入錄取名單裡,這真是全天下人都無法理解的事情。其實考場「三分實力七分運氣」,更有人「會作詩文不會考試」,都是可以理解的,唐朝初年(玄宗以前)有學館的生徒之路「造士」,是教育貴族官宦子弟;有州縣的鄉貢之路「選士」,是考選民間才俊出仕;有天子的制舉之路「招士」,就是為了像饒陶南這樣的人,連續考13次費了39年都沒有考取,就應該由「天子自詔」,如果真有才華,可以給他出仕的機會。至於走「拔解」之路,當然要「有門」才能夠「有路」了。

    6.拔解

    有「門路」的人參加進士考試不必經過縣、州各級選拔,這種直接到禮部參加進士考試的就叫作「拔解」,讀作「ㄅㄚˊㄐ〡ㄝˋbá jiè」。
    李肇(生卒年不詳。唐朝人,其父李華就是《弔古戰場文》的作者)的《唐國史補‧卷下》論進士考選之流弊說:「進士為時所尚久矣。是故俊乂實集其中,由此出者,終身為聞人。故爭名常切,而為俗亦弊。…京兆府考而升者,謂之『等第』;外府不試而貢者,謂之『拔解』」。只要有「門路」,直接進京(長安)投考「京兆府」(唐玄宗把長安所在的雍州改為京兆府,一直延續到宋朝、金朝)的

「等第」,甚至找人推薦直接到禮不參加考試;這就是「破壞制度」的「特權」。

    王讜(生卒年不詳,元祐四年1089A.D.擔任國子監丞)在《唐語林‧補遺三》說令狐綯(生卒年不詳,唐宣宗大中四年850A.D.至大中十三年859A.D擔任宰相)的濫用權勢說:「令狐綯罷相,其子滈進士,在父未罷相前拔解及第。諫議大夫崔瑄上疏:『滈弄父權,勢傾天下。舉人文卷須十月送納。豈可父為宰相,滈私幹有司?請下御史推勘。』疏留中不出。」王讜說的雖然只是令狐綯父子,但是也說明了擁有特權的人可以「拔解」;特權特權,由來久矣,特權不鋤,萬民難服。

    陸游(11251210A.D)《老學庵筆記》卷四記載:「晁以道與其弟季比同應舉,以道獨拔解。時考試官葛某眇一目,以道戲作詩云:『沒興主司逢葛八,賢弟被黜兄薦發。細思堪羨又堪嫌,一壁有眼一壁瞎。』」晁說之(字以道1059-1129A.D),濟州鉅野(今山東省菏澤市下轄巨野縣)人,與晁補之(字無咎10531110A.D)、晁沖之(字叔用,生卒年不詳),都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經學家。「薦發」就是被薦舉而得以發解。晁說之文思敏捷,就這樣被他自己的才華害慘了,與其弟同時應舉,弟弟入選他卻因譏笑考試官事發而落解;後來靠蘇東坡以「文章典麗,可備著述」舉薦、范祖禹以「博極群書」薦舉、曾鞏亦極力薦舉,在元符三年(1100A.D時已52歲)才得以出任無極縣(今河北省石家莊轄境)的縣令。    

    7.文解

    參加縣、州各級選拔通過以後,縣、州發給通過者的證書就是「文解」,而一班的推薦文書則稱作「解文」

    曾鞏(10191083A.D)的《元豐類稿‧卷三十六》有一篇〈謝解啟〉,開篇就是「伏睹解文,首蒙舉選」。這裡的「舉選」是推舉選拔的意思;曾鞏38歲(嘉祐二年1057A.D)才登進士第;嘉祐四年(1059A.D)出任太平州(今安徽當塗縣)司法參軍(掌管州郡議法斷刑);次年歐陽修就舉薦他回京師當館閣校勘、集賢校理,所以說「首蒙舉選」;「解文」就是歐陽修推薦他回京的推薦文書,就像是現在一般的推薦信、推薦書,讀作「ㄐ〡ㄝˋㄨㄣˊjiè wén」。

    把「解文」字序倒過來,變成專用於通過選拔以後的士子,由選拔單位發給證明的文書。

    薛居正(912981A.D.)等撰的《舊五代史卷四十三‧唐書‧明宗紀九》:「長興三年春正月…戊申,詔選人文解不合式樣,罪在發解官吏;舉人落第,次年免取文解。」科舉制度從隋唐草創到後唐長興三年(932A.D.),經過三百年的改進,制度已逐漸完善,在各級考試合格者取得的文解都有一定的格式;唐明宗李亶(初名嗣源867933A.D.)詔書的意思是:文解格式不對是發解官吏的錯,不罰取解者而是罰發解官吏;通過州郡選拔以後的舉人如果落第,第二年再參加京城考試不必再取得新的文解。「文解」讀作「ㄨㄣˊㄐ〡ㄝˋwénjiè」。

8.解元、解副

因為歷代的科舉制度有所不同,所以「解元」的意義也有所改變。

在唐、宋稱鄉試的第一名為「解元」,讀作「ㄐ〡ㄝˋㄩㄢˊjiè yuán」;從字義分析是指「取解」的第一名,因為「元、首、頭」之字義相通,所以也被稱為「解首」(音「ㄐ〡ㄝˋㄕㄡˇjièshǒu)、「解頭」(音ㄐ〡ㄝˋㄊㄡˊjiètóu);鄉試入選只是「官員候選人」的資格,必須「解送」往上級參加考試,名列「解額」的第一名,所以有「解元」之稱,「解元」成為讀書人還沒作官以前的最高榮譽,所以金元時代轉作對讀書人的敬稱。

可是明、清時代科舉制更嚴謹了,只有各省鄉試第一名才稱「解元」。明、清科舉分為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童生試是府、州、縣學及國子監的入學考試;只有已入學生並且通過科目考試合格才能參加鄉試。鄉試每三年一次的秋天(八月)在各省省城舉行(秋闈);應試者為各省所屬府、州、縣學及國子監的秀才(通過科考者),錄取的稱「舉人(孝廉)」,第一名才是「解元」,第二名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有時候另有各「經」錄取的名額,其第一名也稱「經魁」。

鄉試後各省舉人於次年春天(三月)到京城參加禮部的會試(春闈),錄取者稱「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貢士再參加皇帝在保和殿主持的殿試(廷試),錄取者稱「進士」,第一名就是「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探花」。

鄉試的第二名則稱為「解副」,音「ㄐ〡ㄝˋㄈㄨˋjièfù」。

例如:金代董解元(有「名良」、(名琅)之說,「解元」為字號或曾中解元不得而知,生卒年不詳,金代諸宮調作家)的《西廂記諸宮調》卷二有:「亂軍門外,要幼女,鶯鶯怎生結果?可憐自家,母子孤孀,投托解元子箇!」「投托」即投靠,「子箇」也作「則個、只箇」,是表示叮囑、希望的語氣助詞,「解元」指張生,也不知道是張生曾中解元,還是只是對張生客氣的稱呼。

王實甫(12601336A.D.)《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說的是張生初到普救寺,由小僧法聰引著逛寺院,無意中邂逅崔相國的小姐驚為觀音現,向法聰說崔相小姐之美:「[後庭花]若不是襯殘紅,芳徑軟,怎顯得……剛剛的打個照面,風魔了張解元。似神仙歸洞天,空餘下楊柳煙,只闕得鳥雀喧。」這個「剛剛的打個照面,風魔了張解元。」的「張解元」是張生自稱音「ㄓㄤㄐ〡ㄝˋㄩㄢˊ  zhāng jiè yuán

蒲松齡(16401715A.D.)《聊齋志異•卷四》裡有一篇〈姊妹易嫁〉,故事全文(異史氏曰以外)只有一千二百四十四字,出現「解」三次,分別是:

新郎入宴,彩輿在門,女方掩袂向隅而哭。催之妝不妝,勸亦不解。

故事是:毛公孩童時,其父常為人牧牛,世族張家的新墳得夢警而遷徙;毛公之父經張家故墓遇雨溺死廢壙中,丐咫尺地掩之。後張家以長女妻毛公,長女薄毛家不登彩輿。「勸亦不解」的「解」音「ㄐ〡ㄝˇjiě」,勸解無效的意思。

經王舍人莊,店主先一夕夢神曰:「旦夕有毛解元來,後且脫汝於厄,可善待之。」

    「毛解元」音「ㄇㄠˊㄐ〡ㄝˋㄩㄢˊ  máojiè yuán」,指的是掖縣相國毛公,當時只是「補博士弟子,往應鄉試」,但是為故事情節所需,借神力夢告店主,洩露毛公將來不但中「解元」,而且會解救他一次。

主人又曰:「秀才宜自愛,終當作解首。」

毛公聽了自己將會「中解元」的天機而自負,且有富貴之後將易妻的念頭;結果鄉試落解了。三年後再次參加鄉試,店主人告訴他前一次落解的緣故;毛公惕然悔懼。主人又對毛公說:「你應該珍惜自己的前程,最後取解的第一名還是你。」「解首」音「ㄐ〡ㄝˋㄕㄡˇjièshǒu」,就是「解元」。

馮夢龍(15741646 A.D.)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警世通言》(成書於天啟四年1624A.D.)第六卷〈俞仲舉題詩遇上皇〉裡,說俞良的故事,他字仲舉,是成都府人,住在錦江邊幼喪父母;勤攻詩史,滿腹文章;二十五歲赴臨安應舉,路上歷盡千辛萬苦;無奈時運未至,金榜無名。流落杭州,囊篋已空。這一日「見個茶坊,有幾個秀才在裡面,俞良便挨身入去坐地。只見茶博士向前唱個喏,問道:『解元吃甚麼茶?』俞良在成都並未中過解元,所以茶博士稱他「解元」,只是對讀書人的敬稱而已。故事的後面說俞良到了「豐樂樓」題詩,前後酒保都以「解元」相稱,也是敬稱而已。

王士禛(16341711A.D.)的《池北偶談》又名《石帆亭紀談》,是他與朋友

在自家《池北書庫》旁的石帆亭聚談,由兒輩記錄整理的筆記小說,分談故、談獻、談藝、談異四目,在談異目下有七卷,專記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第二十四卷‧談異五〉的「童謠」下記了幾則有關「解元」的童謠說:「萬曆年間,山東鄉試,濟南童謠云:『三人兩小,太陽離島。』是科解元乃長山徐海曙日升也。又某科有童謠云:『山佳木,一旦挑。上天差我送羊角。』是科解元,平度崔桓也。康熙庚子,又有童謠云:『一裹針,三條絲。』是科解元,新城李嗣真,解副益都高三思也。天啟辛酉,朱純領解,亦有『一牛兩尾』之謠」。我們分別說明這幾則「童謠」的意義:

三人兩小,太陽離島。--長山徐海曙

    「徐」字,雙人傍與右半邊「余」字上的「人」字,合起來為「三人」,「余」字的下半部為「二」、「小」兩字的重疊。「太陽離島」之「島」是海中有山鳥可依止者,扣合「海」字,太陽升出海面逐漸高升即曙光破曉之際,扣合「曙」字;其字「日升」本由又「曙」字導出,當然也合「太陽離島」之意。不過長山在哪裡?徐海曙生平如何?尚待考證。

  山佳木,一旦挑。上天差我送羊角。--平度崔桓

「崔」字分開為「山佳」,「桓」字分開為「木一旦」,「崔桓」拆字成「山佳木一旦」,此即「山佳木」的由來,剩下「一旦」音偕「一擔」,「一擔」引出「挑」。「送羊角」指「解元」之「解」,因「解」有作「觧」者。

平度在山東半島中部,崔桓果有其人,是嘉靖40年(1561A.D.)辛酉科山東鄉試第一名,也是平度科舉史上第一位、明代平度唯一的一位「解元」。

 一裹針,三條絲。--解元李嗣真,解副高三思

「針」者以鐵為之,所謂「鐵杵磨成繡花針」;「裹針」者以物包裹鐵針也。蘇東坡(名軾(10371101A.D.)學識淵博,文章好詩詞好字也寫得好,其書法外表似乎柔軟,骨幹卻頗硬朗,所謂外柔內剛者;趙松雪(名孟頫12541322A.D.)《跋》東坡書帖說:「公自云:『余書如綿裹鐵』」,而明代解縉則稱:「東坡豐腴悅澤,綿裡藏針」,改「綿裹鐵」為「綿裡藏針」本於此,所以這裡的「裹針」是褒詞無貶義。「嗣」字「从冊,从口,司聲」,諸侯冊立後嗣在家廟,史官口宣其冊,欲其「外柔內剛」堪當重任,包裹鐵針正足以形容,而「真針」同音,契合尤妙;所以用「一裹針」暗示「解元李嗣真」。

「高」字有兩個「口」,古人鄉試放榜依名次唱名,第二個唱名的是第二名解副,三條絲與「三思」音近,所以用「三條絲」暗示「第二名解副高三思」。

康熙庚子是康熙五十九年(1720A.D.),但是新城在哪裡?李嗣真、高三思生平各有甚麼成就,尚待考證。不過山東順治十七年(1660A.D.)庚子科解元名李嗣真是新城縣人;康熙五十九年庚子科解元名喬世臣是滋陽縣人。

朱純

「朱」字拆解得「一牛兩尾」,是指字的中心部分為一「牛」字,底下有「一撇(掠)一捺」有如兩條尾巴。但是全國天啟辛酉(明熹宗朱由校天啟元年1621A.D.)的鄉試考生只有「朱純」姓「朱」嗎?只是姓「朱」中「解元」,不一定是「朱純」吧!原來「純:絲也」的「純」假借為「醇」,無論「不變曰醇,不雜曰粹」還是「不雜曰純。不變曰粹」;「純粹」就是「專一不雜」,而最高境界的「專一不雜」應是「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也就是慧能所題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意境;怪不得只說了「一牛兩尾」的「朱」字,再也沒有閒文雜字了。

不過除了天啟元年(1621A.D.)辛酉科解元朱純長清縣人以外,沒找到其他資料。

以上童謠都如謎語,知謎底解釋並不難,不知謎底要猜並不容易。

    我們的漢字很奇妙,有本義、引申義、假借義,語詞裡的字是本義還是引申義、假借義,一定要弄清楚。例如「行不由徑」之「徑」,本義是「步道也」,走路不走步道就是亂闖,可是《論語.雍也》:「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他可是「先賢澹臺子」啊!太史公更誇張,在《史記.伯夷傳》說伯夷「行不由徑」,是個走路亂闖不走步道的人,可是伯夷叔齊都是「誠信禮讓、忠於祖國、抱節守志」人啊!原來「行不由徑」的「徑」不是本義「步道」,而是引申義「邪路」;見《禮記·曲禮》「送喪不由徑」註:「徑,邪路也」。「解元」一詞如果按「解」的本義「分割」解釋讀作「ㄐ〡ㄝˇㄩㄢˊjiě yuán」,不是成為「屠牛宰豬的行頭」(行頭就是各行業的頭子),相當於現在的「屠宰公會理事長」了嗎?所以在語詞裡,每個字用的是本義還是引申義、假借義,弄不清楚就會鬧笑話,這也是外國人覺得中國話學起來最困難的地方之一。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28230938

 回應文章

Charles Li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7/31 16:15
光一個解字,引經據典,像博士論文層級,佩服佩服。
非女(jangjnan) 於 2019-08-01 05:20 回覆:

謝謝光臨!

獻醜了,實在是情非得已。

「解」字的引申及假借情況比較複雜,

連國家級辭典的音義也有有待商榷之處,

只好野人獻曝的分條剖析,以供參考;

可是沒有做到深入淺出;

深感慚愧,

也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