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解」字的音讀(五)
2019/06/24 03:17:01瀏覽410|回應0|推薦32

」字的音讀(五)

二、「解」引申義「講也、說也、曉也」

                   仍音「ㄐ〡ㄝˇjiě」。

    《廣韻.上聲.十二蟹》「解」字兩收,所不同在聲母:

  全清見母佳買切(今讀ㄐ〡ㄝˇjiě)的注解是:講也;說也;脫也;散也。

  全濁匣母胡買切(今讀ㄒ〡ㄝˋxiè)的注解是:曉也;又解廌,仁獸似牛一角;亦姓,自唐叔虞食邑於解,今解縣也,晉有解狐、解楊,出鴈門,又虜複姓,魏書有解批氏。

    佳買切的「脫、散」兩義是另一種引申用法,下一篇再說明。「解廌」的「解」是假借,前一篇已說過不再重複。「姓氏、解縣」是另一種用法,也以後再說明。   

    現在我們來研究「講、說、曉」三義的用法與音讀。

    《廣韻》講:告也。謀也。

            說:告也。釋名曰說者述也。

            曉:曙也。明也。慧也。知也。

    以《廣韻》自己對「講、說、曉」三字的訓解,探索「解」為「講、說、曉」三義應該是最直接的:

  1.講也:「講」有「告、謀」兩義,而《說文》:慮難曰謀:所以「講也」的「解」是聽者有疑難為其講解、解釋;把庖丁解牛的對象從牛引申為其它有疑難的事情或道理上了。

  2.說也:「說」為「告」,又引《釋名》的解釋。按今本《釋名》「說:述也,序述之也」。則「說也」的「解」必須比為他人解答疑難更完整、更有條理的解釋事情或道理。

3.曉也:「曉」是「曙、明、慧、知」,是被告知而明悟、聽解釋而知曉,與告訴別人的「解」大有不同,是對於「講也,說也」的「解」做出正面的回應。

  因為「曉」的層次比「講、說」高,所以《廣韻》讀「講、說」之義佳買切(今讀ㄐ〡ㄝˇjiě),「曉」之義轉為胡買切(今讀ㄒ〡ㄝˋxiè)。不過那是《廣韻》的時代有「全清見母」轉作「全濁匣母」的變化,現代兩岸音讀就都沒有變音,不論是「講解、解說、解釋」還是「瞭解(了解)」,兩岸所編的字典詞書裡「解」字都讀作「ㄐ〡ㄝˇjiě」。我們看《中華語文知識庫.中華語文大辭典》的說明:

  講解:通用音讀ㄐ〡ㄤˇㄐ〡ㄝˇjiǎnɡjiě  講述;解釋。講解動作要領︱展覽內容講解︱講解員。

解說:通用音讀ㄐ〡ㄝˇㄕㄨㄛjiěshuō  解釋說明。解說詞|解說員︱這種怪事,我也解說不清楚。

  解釋:通用音讀ㄐ〡ㄝˇㄕˋjiěshì  ①講解說明。解釋疑難︱解釋透徹|解釋字義。②說明理由;辯解。事情明擺著,你再解釋也沒用了。

瞭解:【台灣標準字】瞭解【大陸規範字】了解 

      通用音讀ㄌ〡ㄠˇㄐ〡ㄝˇliǎojiě  ①明白;清楚地知道。互相瞭解|瞭解心意。②調查;弄清楚。瞭解狀況|瞭解一下行情。∥也作「了解」。

 古人引申作「講也、說也、曉也」之義的「解」,與本義「分解」一樣,有單音詞也有複音詞:《孟子》:「賈請見而解之」、《春秋左氏傳序》:「比其義類,各隨而解之」、《老學庵筆記》「周笑解之曰」的「解」,都是單音詞作「講、說」之引申義的「解」,《莊子》「大惑者,終身不解」、《三國志》:曹操回答賈詡「解」,則是單音詞作「曉也、瞭解」之引申義的「解」;複音詞就多了,我們只說明「講解、解說、解釋、瞭解」四詞的今義音讀,其它複音詞依次序分別說明其音讀。

單音詞以「賈請見而解之」為最早 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原文是:

燕人畔。王曰:「吾甚慙於孟子。」陳賈曰:「王無患焉。王自以為與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惡!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監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盡也,而況於王乎?賈請見而解之。」

故事要從燕國內亂說起,燕王噲(?-314B.C.)聽信蘇代(戰國時縱橫家)的話,讓位給國相子之(姬姓,?―314B.C.);之後燕王噲的長子太子平(?-314B.C.)與子之爭奪王位發生內亂,齊宣王(約350-301B.C.)以平亂為名出兵燕國,殺了燕王噲和子之。當時孟子(372-289B.C.)正擔任齊國客卿(擔任高級官員的外國人),齊宣王以燕國平亂之事徵詢,孟子告以「棄霸權而行王道--立其君而返」,宣王未能聽從;後來燕人叛齊,齊軍灰頭土臉的退出燕國。

大夫陳賈要隨侍齊宣王去見孟子,宣王對陳賈說:「我很慚愧,不好意思去見孟子啊!」

  陳賈說:「此事我王不必擔憂;我王認為和周公比誰更仁厚有智慧呢?」

  宣王說:「喔!怎能跟他比!」

  陳賈說:「周公派管叔(?―1039 B.C.)建立管國(今河南鄭州)監視殷人,管叔據殷地叛周,被周公討平殺死。周公若知管叔會反叛使他監視殷人,便是無視親人死活,是不仁;若不知管叔將叛周而使其監殷,就是無知人之明,是不智。仁智兩者周公尚且未能完盡;何況是我王呢?讓我去見孟子解釋此事。」「賈請見而解之」的「解」就是「講、說」,就是「解釋、辯解」,讀作「ㄐ〡ㄝˇjiě」。   

    晉杜預《春秋左氏傳序》:有「比其義類,各隨而解之」的「解」也是「解釋」,但是那「講、說」就不只是聲波信號的語言,而是光波信號的文字了。孔子(551―479B.C.)抄錄歷代魯國史官記錄諸國公侯大夫失禮非禮之事,編成《春秋經》,以一字為褒貶;魯國史官左丘明(約556-451B.C.),根據魯史原文,詳細說明事件的原因、過程、結果,使後人知道春秋經文所指之事的始末,編成《左氏傳》。兩書分別發行傳世;杜預(222-285A.D.)裁剪《春秋經》與《左氏傳》,併為一書,是為《春秋經傳集解》;所謂「分經之年與傳之年相附,比其義類,各隨而解之」,就是:以年代為軸,把經、傳放在一起,以便比較而順著文字作解釋。「隨而解之」的「解」就是「解釋」,讀作「ㄐ〡ㄝˇjiě」。

   陸游《老學庵筆記》裡記載周子充與張樞密的對話裡有「周笑解之曰」一語。

   《老學庵筆記》所記多為陸游(1125-1210A.D.)親身經歷或親眼目睹之事,頗有史料價值;卷一記述詞人張樞密(字子功,生平不詳)辦理退休的事情說:

  張樞密子功,紹興末還朝,已近八十,其辭免及謝表皆以屬予。有一表用「飛龍在天」對「老驥伏櫪」,公皇恐,語周子充左史,託言於予,易此二句。周叩其故,則曰:「某方丐去,恐人以為志在千里也。」周笑解之曰:「所謂志千里者,正以老驥已不能行,故徒有千里之志耳。公雖筋力衰,豈無報國之志耶?」子功亦笑而止。蓋其謹如此。…」

    紹興(1131-1162A.D.)末年,陸游的官職是大理寺司直兼宗正寺主簿,大理寺是司法單位,司直是從六品上,負責部分實務工作;宗正寺管皇陵祭祀及皇籍,主簿為負責實務工作的主管,由京官兼任。大理寺司直只是六品官,可是兼宗正寺主簿就能常常接觸皇上,影響就大得多了。事件發生在陸游本職主管的業務上。事件是:

    張樞密字子功,紹興末年到京城辦理退休時,已經快八十歲了,他請求辭官免職和感謝皇上的奏章都歸我管。奏章上有一段用「飛龍在天」對「老驥伏櫪」,他很恐慌的請左史(主記事之起居舍人)周子充(名必大,1125-1204A.D.孝宗丞相,賜諡文忠,有《益國周文忠公全集》,傳見《宋史.卷三百九十一》)跟我說,要改掉這兩個詞語。周子充問他為什麼,他說:「我只想求去,怕有人誤會我志在千里啊。」周子充笑著解釋說:「志在千里就是因為老馬跑不動了,空有跑千里的志向啊!你雖已年老力衰,哪裡會沒有報效國家的志向啊!」張樞密也笑著停止了這件事情。他就是這樣謹慎的人…「周笑解之曰」的「解」是「解釋」,也是「解」的引申義,讀作「ㄐ〡ㄝˇjiě」。

    「大惑者,終身不解」出自《莊子‧天地篇》;可能是莊子(約369—286 B.C.)弟子門人的著作;這一段講「世俗標準不一致」的迷惑說:「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不惑也。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意思是說「能夠自知其愚昧者,並非最愚昧的人;能夠自知有疑惑者,就不是會迷於惑中的人。真正被迷於惑中的人,一輩子也不會醒悟自己已迷於惑中;真正愚昧的人,一輩子也弄不明白自己所不明白的東西。」「終身不解」的「解」是「明悟、知曉」

    有人發現其字義已經與解釋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改變」了字音;還有人覺得這也是一種引申的用法而已,沒有「轉音、讀破」的必要;所以唐人陸德明(約550-630A.D.)的《經典釋文‧莊子‧天地》中「不解」下注:「音蟹,又佳買反」,「音蟹」相當於《廣韻》的「胡買切」,「佳買反」就是《廣韻》的「佳買切」,兩音間的「又」是說兩音為「又讀」的關係;現代音兩岸沒有異讀,都讀本音「ㄐ〡ㄝˇjiě」。由此可見字義引申「轉音、讀破」不是絕對的「大惑者,終身不解」的「解」唐朝人陸德明記載了「音蟹,又佳買反」,是「又讀」的情形《廣韻》記錄「佳買反」「胡買切」分立是「歧音異義(破音字)」,而現代語音兩岸都讀作「ㄐ〡ㄝˇjiě」,則是單音字語言是有「生長力」音雖然有傳承,但是音也有「古今之變」「歧音異義(破音字)」的不同字音在「古今之變」時,是「獨立變化、互不干涉不同字音也可能變成相同

   「曹操回答賈詡『解』」,出在《三國志卷十‧魏書‧賈詡傳》,原文很簡短:

  太祖後與韓遂、馬超戰於渭南,超等索割地以和,並求任子。詡以爲可偽許之。又問詡計策,詡曰:離之而已。太祖曰:解。    

  文中太祖是曹操(155-220A.D.),賈詡(147-223A.D.)是曹操的謀士之一。

  故事發生在建安十六年(211A.D.)七月,曹操西征,與馬超(176-223A.D.)、韓遂(?-215A.D.)、楊秋、李堪、成宜等關西兵將戰於潼關、渭南(今陝西東部渭河南岸)。曹操自潼關冒險北渡,分兵潛入,結營渭南。馬超求割河西地,曹操不許。九月,曹操大軍渡渭,起沙澆水結冰爲城,超等求戰不得。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曹操問計於賈詡;賈詡獻「偽許割河西地」、「離之」兩計。曹操回答「解。」到底「解」(醒悟、明白、理解)到甚麼程度,怎麼離間馬超與韓遂的關係?在《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操》有記載:1.與韓遂相見,「交馬語移時,…拊手歡笑」…超等疑之。2.與遂書,多所點竄,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疑遂。曹操回答的「解」不只「明白」而已,竟是深刻領悟並作精彩的演出了;不過「解」得再深刻、演得再精采,唐宋人也只讀「音蟹,又佳買反」,《廣韻》也只作「佳買切」「胡買切」;今讀兩岸都作「ㄐ〡ㄝˇjiě」。

   陶淵明(約365-427A.D.)的〈九日閑居〉詩裡「酒能祛百慮,菊解制頹齡」的「解」,也是從「醒悟、明白、理解」轉為「能夠、會」的意思,我們都讀作「ㄐ〡ㄝˇjiě」。

  李白(701-762A.D.)的〈月下獨酌〉詩裡「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的「解」引申為「知道、明白」讀作「ㄐ〡ㄝˇjiě」。

   單音詞引申作「講也、說也、曉也」之義的「解」,也可以從動詞引申轉作名詞,還是讀作「ㄐ〡ㄝˇjiě」。

    揚雄(53B.C.—18A.D.)口吃很嚴重,不能順暢地談論。從元延2年(11B.C.)正月擔任給事黃門郎(秩六百石,掌侍從皇帝,傳達詔命),隨侍成帝前往甘泉宮作《甘泉賦》,經過成帝、哀帝兩朝不得升遷,摹擬《易經》作《太玄》卻沒有人懂得賞識,於是作〈解嘲〉以解之。「解嘲」的「解」是動詞「解說」,「解釋受人嘲笑的事情」,《解嘲》則成文章的專名,「解」是名詞的一部分,分析起來還是動詞,讀作「ㄐ〡ㄝˇjiě」。      韓愈(768-824A.D.)〈進學解〉的「解」,也名詞的一部分,一樣讀作「ㄐ〡ㄝˇjiě」。

    至於《禮記‧經解》為「解說」《詩》、《書》、《樂》、《易》、《禮》、《春秋》等六經的教化功能;清代《通志堂經解》、《清清經解》等的「」引申為「解釋儒家經書的著作」,都是名詞,從古到今都讀本音「ㄐ〡ㄝˇjiě」。

由「解釋」引申為「解釋的內容」,就是問題的「答案」,例如「精解、速解、真解、巧解妙答、不得其解」;由「答案」再引申為「對事物的見識、看法」,例如「見解」,甚至數學上「解方程式」的「解」、「方程式中未知數的值」也稱作「解」;這些引申用法的「解」無論是名詞還是動詞都讀作「ㄐ〡ㄝˇjiě」。

    命名為「解」的文章,以「辨釋疑惑,解剝紛難」為主,例如前面剛說過的揚雄〈解嘲〉、韓愈〈進學解〉「解」字為文章篇名都讀作本音「ㄐ〡ㄝˇjiě」。

複音詞「講解」今義是「講述、解說」,韓愈《石鼓歌》、《宋史常秩傳》、張惠言《江安甫葬銘》的「講解」就是這樣的意思。

    石鼓是貞觀元年(627A.D.)牧羊人在鳳翔府陳倉山(今陝西寶雞石鼓山)北阪發現的10面鼓形花崗岩大石,石上所刻文字就是石鼓文;天寶十五載756A.D.),肅宗李亨(711—762A.D.)避安史之亂曾到雍城(今陝西省鳳翔縣),令州府官員將10面怪石運下陳倉山,放在雍城城南供文武百官賞玩;幾個月後,叛軍逼近鳳翔,石鼓被倉促移至荒野掩埋以避戰禍,並對外宣稱毀失。唐憲宗元和元年(806A.D.),地方官吏查訪到了石鼓的埋藏之處,請朝廷主持挖掘;元和六年(811A.D.),韓愈(768-824A.D.)作《石鼓歌》,元和九年(814A.D.)鳳翔尹兼職國子祭酒鄭餘慶奏請朝廷,將石鼓移置於鳳翔孔廟。其後石鼓又經過許許多多的苦難現在則保存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珍寶館內的石鼓館裡,受到國家的保護

韓愈的《石鼓歌》是一首66句的七言古體詩,敘述發現石鼓的經過,建議留置太學以供研究。「諸生講解得切磋」的前數句是「憶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稱元和。故人從軍在右輔,為我度量掘臼科。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寶存豈多。氈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載數駱駝。薦諸太廟比郜鼎,光價豈止百倍過。聖恩若許留太學,諸生講解得切磋。」詩義是說:元和元年蒙召做國子監博士,在鳳翔府任職的朋友,跟我說過挖掘石鼓的事,我稟告國子監祭酒,這是世上少有的寶貴文物,只要用氈席包裹好,幾匹駱駝就能運到京城。跟郜鼎一樣擺在太廟,身價提高不只百倍;如果留在太學則可作教材為學生們講述、解說,並引導學生們研究討論。因為《石鼓歌》是古文字,太學的學生也要經過「講解」才看得懂。「講解」就是「講述、解說」,讀作「ㄐ〡ㄤˇㄐ〡ㄝˇjiǎngjiě」。

    常秩(1019-1077A.D.)字夷甫,潁州汝陰(今安徽阜陽)人;曾參加科舉考試,但是考運欠佳,並未得中進士,居鄉間以經學稱著,宋仁宗嘉祐(1056A.D.起)年間,歐陽修(1007-1072A.D.)推薦他出任潁州敎授、國子監直講、大理評事、忠武軍節度推官、知長葛縣,皆不接受;神宗即位(1067年1月25日),三使往聘,亦辭。直到熙寧三年(1070A.D.)詔「以禮敦遣,毋聽秩辭」。次年到京城,時已推行青苗、農田水利、免役等新法,拜中書省屬官正言、集賢院(圖書典藏機構)直學士、管幹國子監。不久兼直舍人院(代行中書舍人之職,掌皇帝起草詔令),升遷天章閣侍講(備顧問與論議)等職。因為學問淵溥,為人忠誠,很受歐陽修、王安石(1021-1086A.D.)、呂公著(1018—1089A.D.)等朝中大臣的賞識和推崇。從常秩身上,我們看到考運差、沒有中進士的人,只要人品好、學問好,也有出任官職、享有名聲機會。「講解」一詞前後相關之數語是:「秩長於《春秋》,…著講解數十篇,自謂『聖人之道,皆在於是』」。常秩把鑽研《春秋》的心得寫成幾十篇的「講解」,自負的說「聖人的大道都在裡面了」可惜《宋史‧藝文志》裡未收常秩的《春秋講解》或類似著作,我們無從見其精彩的「講述、解說」;用「著」的意思是寫成篇章,不只是口頭「講解」而已,仍讀作「ㄐ〡ㄤˇㄐ〡ㄝˇjiǎngjiě」。

    張惠言(1761-1802A.D.)《江安甫葬銘》的「講解」相當於「講述、解說」,原文是「時余方次虞氏易,又請受之,每一卷就,輒手寫講解,比余書成,而安甫悉能指說。」意思是說:那時我正在編寫《周易虞氏義》,他請我教他,每完成一卷,他也把我所講述、解說的內容寫下來了,而安甫都能解說。「講解」讀作「ㄐ〡ㄤˇㄐ〡ㄝˇjiǎngjiě」。

複音詞「解說」現代的詞義是「解釋、說明」,古人已有這樣的用法,例如:《史記》「令覽者自通其意而解說之」、《後漢書》「作《家法章句》及《內讖》二卷解說」、晏殊詞:「儂家解說黃葵艷」。

  《史記》「令覽者自通其意而解說之」出自〈卷60.三王世家〉,文為褚少孫所續補。司馬遷(約145-86B.C.)只記漢武帝封三子為王,並錄封齊、廣陵、燕三王之策,未及武帝死後三王國除的事情。褚少孫(漢潁川人)續補文字則說到昭帝、宣帝時的事情:齊王閎早死無子國絕;廣陵王胥、燕王旦先後謀反自殺而國除。「令覽者自通其意而解說之」的意思是說:讓讀這段史事的人自己通曉封策的深意然後可以作「解釋、說明」。「解說」讀作「ㄐ〡ㄝˇㄕㄨㄛjiěshuō」。

    《後漢書》「解說」出自〈楊厚傳〉,原文為「統作《家法章句》及《內讖》二卷解說」。

  楊厚(72-153A.D.)廣漢郡新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北部)人,是善於讖緯的學者,其學源於家傳。其父楊統《後漢書》無傳,只有數事附記在〈楊厚傳〉裡。晉常璩(約291—361A.D.)撰《華陽國志•卷十•廣漢士女》「三老泱泱,實作父師」也記錄了一些楊統的事情。

    楊統(約26—116A.D.)父楊春卿,善於圖讖學,為公孫述(24-36A.D.稱帝)的部將,建武十二年(36A.D.)東漢大司馬吳漢破成都,殺公孫述,縱兵大掠;楊春卿自殺。臨終前告訴年幼的兒子說:「袍子口袋裡有先祖所傳秘記,你當好好學習」。統承父命,除喪後辭家赴犍為,從周循學習先祖所傳的秘法;然後回廣漢,追隨鄭伯山(《華陽國志》作華里先生炎高)學習《河洛書》以及天文推步之術。漢章帝時為彭城令,官位升至光祿大夫;後以年老道深,養於辟雍(舉行鄉飲、大射或祭祀之禮的地方,也是國家大老養老的地方),授几杖,尊為國之三老;九十歲才去世。「統作《家法章句》及《內讖》二卷解說」,是指楊統的著作,有《家法章句》以及《內讖》的《解說》共有兩卷。「解說」在這裡已經從動詞「解釋、說明」轉為名詞,指「註解、說明」《家法章句》、《內讖》的篇章,仍讀作「ㄐ〡ㄝˇㄕㄨㄛjiěshuō」。

    晏殊(991-1055A.D.)詞「儂家解說黃葵艷」句,出在《菩薩蠻·人人盡道黃葵淡》,全文作「人人盡道黃葵淡。儂家解說黃葵豔。可喜萬般宜。不勞朱粉施。摘承金盞酒。勸我千長壽。擎作女真冠。試伊嬌面看。」其實前面還有一闕「秋花最是黃葵好。天然嫩態迎秋早」,可見晏殊對於黃葵(錦葵科秋葵屬植物)情有獨鍾。「儂家解說黃葵艷」句的意思是「我卻要說黃葵是很艷麗」,「解說」就是「說明」,讀作「ㄐ〡ㄝˇㄕㄨㄛjiěshuō」。

複音詞「解釋」的今義是「說明、分析、闡述、注釋」,見於《後漢書.陳元傳》、《後漢書‧徐防傳》。

  《後漢書.陳元傳》有「解釋先聖之積結」句的「解釋」就是「說明、分析」。 

    陳元蒼梧廣信人(今廣西梧州),生卒年月待考,他是東漢經學家;父陳欽向黎陽賈護學習左氏春秋,再把左氏春秋傳授給王莽;王莽任命他為猒難將軍。東漢光武帝建武初年(25A.D.起),尚書令韓歆等人上疏要求爲《費氏易》、《左氏春秋》設立博士,《易經》博士范升上奏認爲《左氏》膚淺不應該立博士,陳元上疏反對范升的說法。「解釋先聖之積結」這句就在這篇奏章裡,那一段文章是:「方今干戈少弭,戎事略戢,留思聖蓺,眷顧儒雅;採孔子下拜之義,卒淵聖獨見之旨,分明白黑,建立《左氏》,解釋先聖之積結,洮汰學者之累惑,使基業垂於萬世,後進無復狐疑,則天下幸甚。(洮汰:洗濯也)」意思是說;現今天下即將平定,開始注意到文化建設了;孔子修春秋以明大義,《左氏》說明其中意旨,以消除學者長期的疑惑。「解釋」就是「說明」,讀作「ㄐ〡ㄝˇㄕˋjiěshì」。

  《後漢書.徐防傳》有「解釋多者為上第」句的「解釋」也是「說明、分析」。

   徐防沛國銍縣人(今安徽宿州),生卒年月待考。祖父徐宣在王莽時任講學大夫,教授《易經》,父徐憲也傳《易經》,徐防年少時學習家學。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A.D.)舉孝廉擔任尚書郎,在皇帝左右處理政務、掌管機要。後經歷司隸校尉(京師警察局長)、魏郡太守(轄河南安陽、河北臨漳、魏縣、山東冠縣、莘縣等地)、少府(管理皇室私財和生活事務)、轉大司農(管理國家財政),永元十四年(102A.D.)拜司空(掌管水土及營建工程),永元十六年(104A.D.)為司徒(掌管教化)。據《後漢書》本傳,上疏事在拜司空後為司徒前,「詔書下公卿皆從防言」,也許是先提出好政見被採行,然後才出任司徒之位;「解釋多者為上第」是這次上疏奏章中的一句。前面幾句話是:「臣以為:博士及甲乙策試,宜從其家章句開五十難以試之,解釋多者為上第,引文明者為高說。若不依先師義有相伐,皆正以為非,五經各取上第六人。」意思是說:選任博士以及考試博士弟子的等第,應該從各家的章句裡列出五十道考試題目來考試。以其說明、分析得多的為好成績,引用經文明白、清楚的為高明說法。…」「解釋多者」的「解釋」就是「說明、分析」,讀作「ㄐ〡ㄝˇㄕˋjiěshì」。

 除了「解說、說明、分析」之義以外,古人的「解釋」還有許多不同的詞義,那是因為「解」有不同的引申義;例如李白(701-762A.D.)〈清平調〉「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杆」的「解釋」就是「消除」,因為「解」有「解除」之義。《西游記》第十一回〈遊地府太宗還魂,進瓜果劉全續配〉裡,判官為太宗講解十八層地獄一段末尾說:「血池獄、阿鼻獄、秤杆獄,脫皮露骨,折臂斷筋,也只為謀財害命,宰畜屠生,墮落千年難解釋,沉淪永世不翻身」,「墮落千年難解釋」的「解釋」就是「解脫」,因為《廣韻.十二蟹》「解」有「脫也」之義。這些「解釋」雖然詞義不是「解說、說明、分析」也讀作「ㄐ〡ㄝˇㄕˋjiěshì」,但是已不屬於「說明、分析」之義,不在這個「講也、說也、曉也」的標題下詳細討論。

  複音詞「瞭解」的今義是「知道、明白、曉得」之義,臺灣字形又作「了解」,大陸則通用「了解」很少用「瞭解」;也許是筆畫多少的關係,從語音、詞義來說,「了解」就是「瞭解」,沒有不同。

洪邁(1123-1202A.D.)《容齋續筆‧卷四‧資治通鑑》論司馬光(1019-1086A.D.修《資治通鑑》大抵欲如《左傳》敘事之體,凡年號皆以後來者為定之欠妥謂「經文至簡,不過一二十字,一覽可以瞭解。若《通鑑》則不侔,…」「一覽可以瞭解」的「瞭解」就是「明白」,兩岸都讀作「ㄌ〡ㄠˇㄐ〡ㄝˇliǎojiě」。《四部叢刊》本字作「了解」,中華書局本字則作「解」。

與洪邁只差兩歲的陸游(1125-1210A.D.)在〈對酒〉二十首古詩的第七首說:「識字記姓名,擊劍一人敵。孫吳相斫書,了解亦何益。不如黃金罍,瀲瀲春波碧,欣然對之笑, 未飲愁已釋。白頭生黑絲,蒼顏桃李色,金丹空九轉,正恐無此力。朝飲績五斗,暮飲髠一石。寄謝采芝翁,無為老青壁」。詩句意思說:識字只要會寫姓名就可以了,健體防身只要學一人對敵的劍法就夠了;孫武和吳起所著的用兵對陣兵法,知道、曉得了對生活又有什麼好處。了解亦何益「了解」是「知道、曉得」,讀作「ㄌ〡ㄠˇㄐ〡ㄝˇliǎojiě」。

至於今人作品中所用「講解、解說、解釋、瞭解」四詞的「解」為「講也、說也、曉也」的都音「ㄐ〡ㄝˇjiě」。其它如「理解、見解、別解、新解、辯解、圖解、注解、開解、析解、題解、費解、未解、曲解、誤解、解題、解夢、解謎、解答、解讀、解詁、解故、解惑、解析、解悟、解人、說文解字、百般解說、破解問題、老嫗能解、善解人意、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大惑不解、茫然不解、百思不解、且聽下回分解」等等的「解」也都是引申作「講也、說也、曉也」的意思,也都讀作「ㄐ〡ㄝˇjiě」。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angjnan&aid=12769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