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6/04 09:44:43瀏覽357|回應0|推薦8 | |
一向晚起,今早例外。 早起的陽光穿過窗子投射在畫作上,把黑夜裡的花草都點亮了。這是幾年前畫的油畫,一幅幽暗的畫作出現了神奇的色彩,偶然的陽光把沉睡在黑夜的林相蘇活了起來。我看著移動的陽光想到莫內也曾經追逐的光,想到康丁斯基的用色…。 抽象是二十世紀繪畫藝術的關鍵思想。出生在1869年的康丁斯基人稱抽象之父,是主要的關鍵人物。從形體、透視與光所形成的具象到色彩穿流躍動的抽象,帶動繪畫的時代變革,也建構出大師的藝術生命。 康丁斯基認為藝術從色彩深入形式直達內涵,可以不需要標題,當一切都被簡化時,繪畫給人帶來喜歡與感動是線條,而不是事物的表象;大家習慣帶著既有的印象看畫,總要找到畫名,然後在找尋的過程賓果似的發現趣味,不自覺的做了此畫感情的俘虜。抽象畫通常無具體形體可看,一般較難被大家所接受。 我們從藍色的山可以看到點描筆觸溶入成色塊,強烈的動感洋溢生命的律動。有教堂的穆瑙抽離了具象的建物、人物、動物,透過色彩的韻律表現出抽象的美感,讓人由感情的認同進入到精神的歸屬。 有教堂的穆瑙 1899年方三十歲的康丁斯基看到莫內的乾草堆畫作相當激動,似乎找到了新生命,也開啟自己的藝術之路。那麼莫內的畫又是如何?他怎麼作畫! 1872年的「印象.日出」只見一片模糊色彩,被戲謔為「印象派」所謂遠看是畫,近看鬼打架。但捕捉瞬間的視覺印象,不以線條為主題,丟棄過去古典畫派的主色黑色和褐色,追求燦爛高彩與明亮,正是他所追求的畫風。 光是王道,光的變化牽動著莫內魂縈,追光成了他的目標。十五張的乾草堆紀錄出不同時段的光線,何者是真實?想要忠於眼睛所見並客觀的描繪,流動的光影讓他吃盡苦頭,也才悟出「理性無法掌握自然的真實。」 莫內是光藝術最堅定的追求者,晚年肉眼的退化與心靈之眼併啟,達到具象抽象交融,作品更見感性。據說1900年睡蓮水色連作展,蓮在風中輕搖光在水中閃耀。其後的畫作沉浮水中的睡蓮,近看只是滿幅主觀的色彩,站遠了能看出蓮葉的自在,有風送的浪漫和水光的舞動。有人形容莫內的畫作說:「大氣在每一個物體間流動,充滿神秘感。藏在每一個可能的光影中間悄悄的閃亮著…」雖然沒能看到真跡,慶幸複製同樣能夠欣賞。
賽尚作為現代繪畫之父,並不見容於世人。他幾乎是躲著,畫當然也賣不掉,成了典型的啃老族。不交流也有批判和壓力,但他說:「我只是開始,新的路也將由我開始」是怎麼辦到的呢? 與當時印象派相左,注定會走在困頓的道路,隱居普羅旺斯孤獨作畫,靠著堅強的意志,探索形體構造。「浴女」是其代表作,畫面由大三角、小三角所構成,圓柱形的女人並無性的魅力,這種立體且有秩序的繪畫影響了畢卡索。另外如「聖維克多瓦山」以色彩為主的畫作,讓色塊相接壤表現出韻律與秩序,則影響高更、馬諦斯、康丁斯基。 賽尚的畫走出傳統繪畫的規則與限制,使得現代藝術多元璀璨,並願意不隨流俗行爾所是,窮其畢生實驗探索,讓我尊敬。 畢卡索,有許多人不喜歡他的畫,但偏偏他是畫家中多金多情多妻多子的幸運老長壽。一生創作無數,留下兩萬七千多餘件的作品,涵蓋陶藝、雕塑、服裝、劇本是鬼才創作者。其中也有很可愛的,如「朵拉瑪爾的畫像」、「阿維儂的姑娘」。 來看他的才氣1897年十六歲畫科學與慈善、二十六歲畫的阿維儂的姑娘、五十歲把動態時間加入畫中,女人就扭曲變形了,這種絕對自由的創作是墨守成規的人打不破的壁壘。由於同時呈現使得一張畫裡有好幾張臉,讓人看不懂。1937年「格爾尼卡」是憤怒時代的代表作,至今看來還強烈感受到畫家悲天憫人的情感。 科學與慈善 上 / 下 阿維儂的姑娘 二十世紀顛覆傳統改變人類對繪畫固有觀念,在造形上是畢卡索,在色彩上是野獸派的馬諦斯。1899年三十歲的馬諦斯開始創作強烈色彩的風景畫,六年後一場法國秋季沙龍展被藝評家驚嘆:「唐納太羅被野獸包圍了!」的當時也同時定義了這場藝術運動,野獸派正式誕生。
馬諦斯 戴帽子的女孩 1905年/紅色的和諧 1909年 馬諦斯色彩恣意又淋漓,明亮帶出狂野,大膽中有纖細,可以說是「不讓形體占魁首,縱放色彩使作主。」他的畫可以簡化到沒有明暗的立體感,沒有三度空間的深遠感,沒有焦點和主角,但曲線垂掛,空間無限,色調和諧。他自許的說:「我的畫就像一張舒服的安樂椅。」這位以色彩帶來生命喜悅的畫家馬諦斯是多麼的貼心細緻。 獨自走向畫作不會覺得孤單。每次看畫猶如與畫家對話,想看出畫家作畫時的想法與心情,知道畫作的緣起就更能幫助我們進入畫境。但我覺得對待藝術不用研究,只要喜歡純然欣賞。本文取材形形色色朱孟庠 2020/6/3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