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10/30 08:46:27瀏覽134|回應0|推薦14 | |
<稀微的燈> ──《跤跡》台語詩集簡介
時光匆匆。經常如此感嘆,時光仍舊匆匆而過,日復一日,人漸蒼老,皺紋也隨之無聲無息爬滿臉龐,偶爾一些病痛才會喚醒你,你不只有漂泊的魂魄,還有一身臭皮囊,雙重折磨之後,才成為現在的自己;所以,我們的存在,就是一種驕傲。各種因緣、苦難、勇氣與智慧匯聚成人的樣子,不管你是誰,都應該歡喜,喜歡自己的樣子;有此了悟,每天都是餘生。快樂的餘生。 當然,悟,有時是霧,時而迷濛,時而潰散;因此,需要時時修行,時時自省,在渾沌不明之境保持清明。佛家早就向我們開示,心如同鏡子般,要時時勤拂拭。但如此,生活似乎有點沉重,生性閒散如我,有時也想像霧般,在宇宙天空虛無縹緲一番,而又不至於放失自己;於是,我找到詩,它是我心的拂塵。是啊,寫詩就是我的修行。你知道的,視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之後,減法,就是生活最高指導原則;而詩,本來就是文學裡的減法,我樂此不疲。 詩去除一些雜碎,比如交際應酬、爭名奪利之類的居心叵測,回歸生活的單純本質,是我努力的方向。我是台語人,用台語寫詩,天經地義且幸福溫暖。昔日,威權時代強加我身的價值與符碼,以及被剪舌禁語之痛,我慢慢用詩來洗淨心靈是自然而然的自我療癒。所以,寫台語詩,於我就是解殖,就是排毒。悟不悟,一切隨緣;但坦然面對內裡的自己,才有救贖的可能。 這本詩集的詩,都是我2017年生活真真實實的足跡,沒有任何一首有比賽或投稿或阿諛奉承的企圖。無疑,這樣的我與詩,不會有市場熱度;選擇少量自印,一方面貼切實際,一方面也合乎環保;其實也是另類的自我實現,運用簡單的資源與工具,做出接近自己想像的書。這是我近來的新嘗試,邊學邊做。你知道的,我總想,自我療癒的終極目的外,或許世間有幾個像我這樣龜毛的心靈,也可因我的詩而得到些許慰藉,若如此,那我便有足夠的勇氣再繼續往前走。這渺渺茫茫的人生。 本詩集共收錄60首,分4輯。編排,則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借助臉書的存檔,等於再活一次當年的部分日子,也重新描繪了一些未來可依循的軌跡。 這年,我還是使用傳統手機,但買了平板,在科技與心的距離探測上,標示著新的里程;這些進化,我通常跟得很慢。我開始嘗試用平板寫詩,走到哪寫到哪,然後找Wifi鋪上網;於是,7-11、麥當勞、車站等有免費網路的地方,經常有我詩流連的印記。後來赫然發現,如此的詩,是更能貼近生活的詩;稍縱即逝的靈閃,都因此而得到安頓;而在尋覓Wifi的過程,也是儀式感十足的體驗,這些都悄悄融入詩的內涵。直到2018年7月,電信業者宣告3G手機將停止服務,我的手機才開始長智慧,有1G的行動網量。至於吃到飽這件奢侈,是今年桐花盛開以後的事而已。哈,由此可見我頑固之一斑。這是我的平板詩練習曲…… 台語就是台語,詩就是詩,我以此為我目前的生活樣貌命名。同樣地,我的台語詩以部頒的用字為基準,漢羅的方式書寫,除了標準化想望外,也希望在形式與視覺上與華文有所分別,辨識度高,長遠看,台文才會有獨立的性格。日文的樣子,總是讓我看見美麗的未來。 台文,還要用括符加註自己是台文,想來有點悲哀與可笑,就像人還要掛個狗牌說自己是人般荒謬,有時,甚至還淪為被華文混搭的丑角。演自己的戲,有自己的樣子、自己的美學,是我詩裡小小的願夢。 當然前提,台語要繼續活著,要不然,去爭辯誰是誰或叫什麼名字,一點也沒意義。這是詩的心事。你知道的,我早已學會為自己的暗夜點一盞燈,稀微的燈。我們一起慢慢向前行好嗎?親愛的……
(陳胤/2024/7/10)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