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10/20 15:15:08瀏覽707|回應0|推薦0 | |
我們與海洋的距離 根據統計,國人一年用掉180億個塑膠袋、60億支寶特瓶、15億杯手搖飲料杯。如果有1%的人隨意亂丟,就代表著有1.8億個塑膠袋、6,000萬支寶特瓶、1,500萬杯免洗杯流落於環境中,許多最後都流入河流,再被沖回到海岸。而且,台灣四面環海,洋流也會帶來其他國家的垃圾,尤其是寶特瓶,很容易隨波逐流。即使做好回收,也會有很多從其他國家漂來的,像臺灣的寶特瓶回收率高達97%,但寶特瓶仍舊是海岸上垃圾的前幾名。 (文/課輔老師 李御瑾) 不靠海的南投縣,平常孩子們要親臨海洋的機會實在少之又少,趁著不用上學的暑假,我們在暑期課程當中,安排了一天海邊淨灘活動,讓孩子們真實感受海洋的浩瀚。 想讓世界變得不一樣 淨灘前一天,我先幫孩子上了一堂「服務」的品德課程,在課程主題中,其中一項是「想讓世界變得不一樣」,正巧呼應了淨灘活動的精神。 活動當天一大早,孩子紛紛前往課後班集合,臉上掛著愉悅的笑容,許多未曾到過海邊的孩子,對沙灘、陽光充滿了想像,就好像要去探險ㄧ般,期待與海洋會面。 整裝出發後,孩子們一路上引頸期盼,渴望著閃閃發亮的海洋出現,終於抵達目的地,孩子們各個興奮不已。正巧遇到一群淨灘團體活動結束,告知我們已經淨灘過了,也許垃圾沒有那麼多了。即便如此,為了要讓孩子親臨現場體驗,我們還是繼續前往,仔細尋找是否還有沒被撿走的垃圾,把它們撿乾淨帶走。 發現沙灘下的垃圾 遠遠望去,海灘上的確看不到明顯的垃圾,然而當我們開始分組進行時,一撥開沙子,還是有許多被藏在沙灘下的垃圾,如吸管、瓶蓋、破碎的塑膠袋、飲料杯、磁磚、廢棄輪胎、塑膠玩具…等等。 孩子們一邊撿一邊訝異說:「老師,我找到了寶特瓶!」「老師,布偶怎麼會在這裡?」孩子們口中的寶特瓶與布偶,都不是大自然的產物,與眼前的海洋無關,它們卻輕易地就被留下來。住在海島的我們,離海洋這麼近,卻也因為這些垃圾把海洋推得好遠。 在炙熱的陽光下,孩子們努力地撿垃圾,沒有人喊熱、喊累,可能大家心裡都知道,我們撿起多少垃圾,就能拉近多少與海洋的距離。淨灘結束後,孩子臉上帶著些許疲憊,卻也多了一份驕傲,因為他們知道自己付出微薄的力量,為世界帶來了不一樣價值。 培養一顆愛海洋的心 近年海洋環保教育逐漸抬頭,看著這一群小小主人翁,願意用「淨灘」愛護自己生長的土地,心中非常感動。我們無法期待孩子參加過一場活動後,就能馬上熱衷所有的環境保護行為。但這些都是一種過程,也是一種啟發,只要將愛海洋的心在孩子心中扎根,就是好的開始。 淨灘的確可以解決部分海洋廢棄物的問題,如果長期累積在沙灘上,會對環境與生態造成長遠影響,所以必須清理,以維護好生態環境。再次與孩子約定,當我們去到海邊時,不留垃圾只留回憶,有空更要參加有意義的淨灘活動。 在生活中落實減塑行動,讓海洋生態重返健康。海洋是平衡氣候的重要舵手,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更製造新鮮氧氣,也是水循環的重要一環,當海洋能永續經營,我們才能快樂生存,並知道感恩與珍惜。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