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1/10 15:24:06瀏覽2883|回應5|推薦137 | |
孩子參加校外教學,老師打算陪孩子們一起到書店選購書籍。我叫孩子順便帶上書店的折扣卡。沒想到兒子居然晃腦搖頭,反對這個建議。「老師一定會說…你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兒子表示自己常因不一樣的行徑惹來老師訓誡。接著清清喉嚨,模仿起老師語氣說: 「在我的班上,就要照我的規矩!你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 我們為什麼不能和別人不一樣呢? 「不一樣」可能危及平等,可能意味著失序或差異,也可能是不遵從權威、違反集體思考。因為「不一樣」可能觸動「失序」的警鈴,我們不得不提防高警戒。雖然我們努力推崇差異化與多元的價值,也質疑權威與集體思考,但為了防止不同程度的失序,我們仍多會選擇以「一樣」來簡化問題。小學老師的規矩、職場的規矩、家庭的規矩,架構著一個易於共同行動的團體。只是,當我們熱衷奉行「一樣」的規矩時,是否也有可能愈來愈依賴「簡單化」所產生的管理便利?回避探索「不一樣」背後的原因?或盲目接受它成為「平等」的意義? 簡化與粗率詮釋的平等,輕易將我們關進「標準化」的牢籠,在那裏我們學會避免與他人不同,讓懷疑成為一種多餘。我想起孩子最近的數學困擾,老師說:答案雖然是對的,但演算過程得依照學校所學才算正確。這一直是個時有所聞的教學問題,現在的老師雖會寬鬆地少扣幾分,但卻仍表達出不支持「不一樣」的態度,不鼓勵發展問題的多元解決方案或思考方式。 孩子們在教室的小小社會裏,摸索每個個體在團體生活中相互依存與尊重的道理。人們需要相互承諾的社會契約,以維繫人與人共存的生活。但群體也需要個體發揮「不一樣」的創意思考,以協助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各種挑戰與問題。 英國教育家肯.羅賓森曾說:「如果你問一年級的學生,誰覺得自己有創意,他們全部都會舉起手來,而同樣的問題如果問的是大學高年級生,就多半的都不會舉手,年紀越長反而逐漸遠離了這些潛能,諷刺的是,教育正是主要原因。」 扼殺創意的,當然並非只來自學校教育,家長有時展現得比學校積極。我們與權威的老師一樣,有時也難免責難孩子:「你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 我們的造句也許是:「你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就不能聽老師的話嗎?」……「你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分數考那麼低?」……「你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別人家的孩子就不會那麼愛頂嘴?」……「你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別人家的孩子就會體會父母的苦心!」……。 作為一個學習中擺盪的母親,我也曾憂慮或負面看待孩子「不太一樣」的舉動。曾經套用「你為什麼要跟別人不一樣?」來造句,然後驚覺其中的偏見。那些看來頗合情理的語句,其實只是無根據的假設,我們假設這世界有著一個理想的「平均值」作為標準,有一群「一樣的」別人,一群優異的典範存在。 這群「一樣的」別人、一致性的優異典範,正在和孩子的獨特性拔河,正在成為我們簡化教育的藉口。但他們確實存在嗎?倘若他們只是一個空洞的輪廓,我們為何仍試著要孩子和自己扭曲身形,去符合那個輪廓? 「許多人在學校的表現不見得優異,他們不知道自己真正能做的事,也不了解真正的自我,直到他們脫離學校,從所受的教育中恢復原狀。」肯.羅賓森一語道盡教育的矛盾。 每個家長與老師或許都忍不住想雕塑孩子,以我們所理解的美好形狀。但如果我們難以確認是否能為他們保留「恢復原狀」的機會呢?「和別人不一樣」並非代表天生反骨,或許那只是初始的自己,尚未變形。步入和他人愈來愈相近的旅程之際,是否更要努力辨識哪一條路能讓自己保持生命的新鮮與熱情。 我們沒有一把「不一樣」的量尺,足以度量每個生命的獨特性。但卻可以懷疑心中慣用的那把尺,不能適於所有測量。 但願教育體系和身為家長的我們,別在孩子們嘗試起飛卻屢屢挫敗的過程中,成為幫兇或主嫌而渾然不覺。讓「不一樣」的獨特個人,有機會在我們相互依存的社會裡,找到接納自己群體,找到共同燃燒的不同熱情,找到「和別人」一起發光發熱的…每個美好機會。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