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本末倒置的機車ABS律令
2015/06/18 16:58:34瀏覽13964|回應0|推薦2

.


這是雜文而不是論文,所以看了不順眼時就當做沒看到。
文中所稱的液壓指的就是“油”,就是今天碟剎所用的,因為網絡發文,因此用“液壓”二個字。


.
速克達機車不需要ABS律令

臺灣機車工業60年,始終被詬病的是“剎車制動力不足”,一如引擎號稱的馬力和扭力,在低效“動力傳遞”和“離合器片”的架構下,七折八扣的幾十年如是,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原廠”。與其在制動力不足的現況下律令ABS,這個“官商”主意,其實不比增進剎車制動力來的符合現實。
所以將來的推諉說詞今天就已經知道:“不是ABS無功,而是機車騎士沒注意安全。”
律令下的差異則是每年100億的ABS商機,在律令之後就是“長長久久”的、與機車工業共繁榮的大業!

簡單的說,ABS是在輪子碟片被鎖死之前就將液壓平衡在最大摩擦力位置,保證輪子維持在最大動摩擦力之下安全的讓操控持續。聽起來不錯,只是機車騎士現在所拼命追求的卻是雞牌,是BRAMBO的剎車功力。理由簡單而且明白,追求輪子更好的“剎住”!笑話則是至今為止,還沒有哪個騎士報怨過輪子被高效的剎車片給鎖死。
事實上則是今天的速克達在前進中,要說手指掐掐的就能鎖死輪子,還真不容易!

根本的癥結是在剎車的制動力。
極力堅持加裝ABS的大員,引用的是“汽車ABS”效果,但是他們不騎機車,所以“不知道”汽車有著剎車動力補助系統,但是機車沒有,機車的剎車制動力所憑借的是纖纖十指功力!
對於纖纖十指的力量,卻需要動用到ABS來防止車輪鎖死,這是什麼邏輯?
自己去想吧,簡單而且明白的一如當道的BOT!

機車安裝ABS?
要說合理,那是要問裝在什麼車上?對於速克達這種昵稱小綿羊的簡易動力車,安裝ABS?那就如同給步兵配置一尊5吋加農炮,卻蓄意的不去知道步兵沒有牽引車。


.
--------------------------------------------------------------
機車ABS律令的本末倒置

首先,速克達的價格從打底的5萬有找到典型的10萬中線,這個部分占據了95%以上的新車上路,在這個產品價格的範圍下,沒有市場的吸力可以去安裝“完整的”ABS系統。但如果為了價格而去簡化ABS的整體,這樣的ABS也就失去了安裝它的“必需性”。

完整的ABS必需由三個部分構成。
首先需要有“戰況回報”,也就是那個裝在輪軸處的偵測器。
其次是“邏輯判斷”,這小電子腦袋除了會計算以外,還得有充分的“智庫”后盾。
第三才是“動作機構”。

最簡單的ABS,其實那是廠商自己命名的,它就是個簡單的機械式液壓限制釋放閥。
說到這,應該先說清楚,ABS可不是像某個新聞媒體說的“怕犁田去”,這就和廣告媒體搞不清楚“可動式”,竟然拿了“可以明確的觀測入彎”做為訴求是一樣的,都是開了四個輪子的人坐在會議桌上想像出來的。

犁田是因為前輪側滑開始,而ABS只負責輪胎的轉速而不負責傾斜角度。如果要能在雨天中壓彎過景福門,輪胎的胎紋和材質是關鍵,“速度”則是決定!否則雨天中的瑪莎拉蒂也能在國道上打水漂。
何妨去數數看,雨天中有多少買菜車一樣的在景福門也犁田的。

所以汽車可以進一步的做到“循跡控制”,機車則永遠沒辦法,因為少了平行的另外二個輪子。
同時,汽車可以急速減速,即使是重心前移,也不過就是整個車身的前傾,但是機車如果急劇減速,十有八九會左右搖擺,而搖擺?ABS並沒說要兼顧,要倒的就給它倒。
再進一步,機車如果急剎,後輪要優先于前輪,否則就可能演特技。
何況,進了山區髪夾,還得先制壓前輪好進彎。機車的ABS小腦袋顯然不會將這些都計算在控制之中。

雖然有著這些限制和差別因素,但或許“成本”才是硬道理,所以機車的ABS就不是“整車”的而是二輪的“各自為政”。

從ABS的角度來說,這是缺點。但如果要將前、後輪的個別反應總和在中央控制之下,成本上的比例就更要脫軌。
在這個情況下,機車的ABS就有了第一個缺陷:“因為沒有了前後輪的總合反應控制,ABS的整車剎車作用就要略差一籌”,成就就是“不讓輪胎鎖死”,如此而已。
在目前的系統下,前後輪軸上的計數板,所獲得的數據傳遞給控制板,進而限制碟剎卡鉗的壓力釋放。因為拉動剎車桿的是駕駛人的左右手,右手還同時負責油門桿的轉動,除了拉剎車桿時,本來就不是五指齊動的,更加上對於前後輪的碟剎片所施加的壓力不同,剎車制動力不足的現實是明白的。而在汽車的ABS系統來說,那是四個輪子的同步計數、對比分析和反應控制,大腳小腳下的剎車踏板只是給與剎車總缸作用力,除了制動力的補助外,更由剎車總缸對四個分缸進行壓力調適,因此而能精準的同時給與四輪各自所需的明確剎車壓力。

但真正明白的差異則是來自於“作用力”。
施加在汽車碟剎上的作用力,它不是來自於踩剎車的“大腳”,而是來自於“液壓動力補助”,或是“氣壓動力補助”,所以對於剎車碟片的制動作用力是來自車廠設計下的補助動力機構,而不是來自於駕駛人的“腳力”,但是機車碟剎的制動作用力卻是完全的來自於“手指力”。
有誰認為40公斤的小姐玉手和80公斤的壯漢粗手,拉動剎車桿的手指力量是“同等”的?又有誰認為“副廠”的碟剎片和“彩色”的碟剎片摩擦力等同?上萬元代價的正廠大“B”和副廠的,還是“仿B”,剎車制動本事是齊眉的?
如果從機車的碟剎硬體開始就有這麼大的差距,直到“手指力”無法與“動力補助”相比,那麼沒有ABS下的機車輪“鎖死”滑行,究竟在機車意外事故中占有多大的比例?

而說到剎車,早期的汽車意外事故,路面上的胎痕是“情報來源”,現在用了ABS就都沒留下證據啦。反觀機車,幾十年來的,每個事故都可以和“剎不住”扯上邊,只是,“似乎”還沒有看見機車意外而在路面留下“胎痕”的!

以今天的道路實況來說,如果要探究機車意外事故和“剎車機構”的關系,倒不如先問一下這二個問題:
在時速40和60的範圍,機車,從剎車開始到車輛靜止的距離分別是多少?采用普通胎和采用半熱熔膠、熱溶膠胎的差異又是否存在?
以今天的機車道路行駛路況,其互相之間的安全距離是否大於剎車動作的“反應時間”所需距離?
後視鏡可能沒有,後視鏡可能如哈巴狗耳朵般的垂落,二手肘緊夾腰部的上身前引姿勢,等等..等等....這些根本就沒條件談“左右後方”路況的駕駛,當然,還有急靠邊搶路邊財的汽車,更有越來越多沒將臺灣交通規則放在眼裡的“駕駛”在路,相對於這些,機車ABS所能做的“意外防止”貢獻究竟是什麼?其決定成為律令的路測參考數據又在哪裡?

算了,機車有ABS當然是好事,鈔票總量增加永遠是衙門和商人的目標。
不過,一如汽車那樣,速克達的腦袋也已經封頂,與其花大錢安裝“不很實用”的ABS,何不考慮在機車二側設計6個安全氣囊?
如果有氣囊,老頭被外來客急轉封路的瞬間,至少還有個安全氣囊保護腳裸!
吔~好主意!

不過.......
想來也知道,沒人要真的去做的啦!


-----------------------------------------------------------------------
重機ABS對比速克達 ABS

對於二輪的速克達來說,因為輪胎的斷面小,所以平衡永遠是主題。相比於重型機車150mm起跳的胎寬,絕大多數的速克達都只是90~120mm之間,G-Max雖然是130mm的。但斷面依然尖圓。
但就是差別這一點,緊急煞車時就可以感覺出平衡維持的差異。
這也就是從2009年BOSCH生產ABS套件到今天,為什麼連日本的速克達都沒有安裝ABS 的基本不足條件。
臺灣的PGO從去年開始在TIGRA裝了BOSCH的ABS,算是全世界第一個在小型速克達機車上裝ABS的公司,現在的j-BUBU是他們的第二個車型。加裝ABS車的售價多1萬元。
拿出數據來吧!加裝了ABS和沒加裝的同型車,去年的車禍意外數量各是多少?

BOSCH到目前為止,銷售了30萬件,2009是BOSCH-9型的基本款,2012出了第二款,2013年出的是BOSCH-9的Enhancement款,打算要採購安裝的最新對象是川崎重工的NINJIA。
開什麼玩笑,去問問看吧,NINJIA的車價、引擎動力和剎車補助動力吧!

以1萬元的價差來看,PGO所安裝的就應該是基本款,也就是不包含前後輪轉測速同步判別的款式,也不確定是否包含一個回油加壓的小幫浦,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沒有,因為引擎沒改就沒條件去安裝加壓幫浦。如果沒有前後同步判別,就無法發揮最大的制動摩擦力,如果沒有加壓幫浦,也就無法發揮碟煞的最大制動能力,沒有了最大制動力,那麼又怎麼會需要去做“釋放限制”的要求。

如果這個ABS是安裝在TIGRA-150的車上,總價超過10萬元,因為引擎輸出大還有點噱頭。但是現在卻裝在110引擎,車價6.7萬元的小車上,因為ABS而加價的比例超過原始車價的15%,即使是號稱安全掛帥,這也是不符合價構比例的創舉,所以更是噱頭的成分較多。因為這個車型現在有分ABS而有了六款,價格從6.7萬元到9萬以上,所以實際賣的是不是ABS款對PGO來說不重要,就像TIGRA是一樣的。

就市場來說,簡單意義的ABS單元,網上有賣,其實就是個液壓限制器而已。
但如果要找正規的高級貨,目前市場上也只有BOSCH有在生產,連日本都沒有人在做,所以也就知道為什麼本地的機車精品店都沒在賣了,不是價格問題,連BREMBO的一個大螃蟹都可開價上萬元,所以不是價格貴,而是對於小型速克達來說,ABS的實際效用值得探討。

而另一方面,加裝了ABS系統的機車,因為整個煞車的反應違反了“習慣”,所以網上能找的到的有限反應幾乎都是叫“軟”。

車輪只要鎖死打滑,就必定會有聲音外加地上有黑線。但平心靜氣的想想,機車有多少是因為車輪鎖死而進入意外的情況了?
理論上,很難。
現實中,咱們這機車大國還沒有做過這個方面的高速攝影研究。以交通安全為訴求的廣告影片中,為了表現急煞效果的是在特定的板面上,而不是柏油路上,是直線煞車,而不是現實中的躲閃平衡失去。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機車事故都不是因為煞車過度,反而是因為沒有留意“前車動向”,等看見了而出事,都是因為反應時間不足,而不是煞車鎖死問題。包括了想搶黃燈,逼近路口時已經轉紅燈,前方車輛的突然變換車道,而雨天時的水溝蓋和白線等,這更是機車的典型意外。在汽車,ABS絕對有效,但在機車,ABS也幫不了忙。唯一能幫忙的是直線前進時的煞車距離短些。而直線煞車距離,這說的是比例,也就是說在相對時速下可以減少的比例,關鍵是幾個手指?
在談這個問題的時候,必須先了解汽車為什麼都有了ABS?

汽車的煞車制動,從早期的腳踏板槓桿,到之後的氣壓式、液壓式補助裝置,它的目的都是在補助踏板槓桿下的力量不足,而當氣壓或液壓的補助上去之後,煞車盤就隨時都可能被鎖死,但鎖死卻也不是四輪同時的發生。這是第一個主題。
其次是汽車的前進速度,不說德國的極端,英國倒是個好例子,她只有二個不需要路邊豎警告牌的速限,60和90,請記得是英里不是公里,在這個速度下,ABS的表現是明白的。
但是以臺灣的交通環境和駕駛習性來說,機車的時速能超60公里算是路況不錯了。且不說ABS在這個速度下所能減少的煞車距離是多少,先來凸顯3個現實狀況:
第一:機車是靠手指頭去拉制動桿,所以大部份的機車騎士所抱怨的是“煞不住車”,而致力於追求煞車的效率,從簡單的更換“名牌”煞車來令片,到整組的更換BREMBO都有。其所追求的都是在“更有效的煞車制動反應”,其中最典型的車型就是Yamaha的勁戰。更為對比的則是騎士的“手”,勁戰帥哥的大手和迷你偉士上的小美眉,拉動剎車桿的力量怎麼比?
如果以手指的施力點到液壓剎車桿的壓力點距離,以及手指的握持力量來計算對於碟盤的夾持作用力,而這個力量還不足以在期望的距離內產生碟盤鎖死的結果,那麼加裝ABS是要怎樣?

第二:大部份的機車意外,雨天不算,都是“近距離”下的突發狀況,衡諸路上的機車陣,別說是機車和機車之間的車距了,連和汽車之間的車距都可能塞不下第二輛機車。以這麼近的車距來說,第一是反應時間,即使是時速30,0.6秒的反應時間就已經是4.8公尺,更遑論時速60以上的至少10公尺反應距離了,那麼ABS還能幫什麼忙?
這第3個狀況則正是汽車廣告的經典,S曲線,在ABS更加上循跡反應控制下,曲線的完美幾乎無可挑剔,但這卻正是機車在緊急狀況下的自然狀態呈現,不幸的,在只有二輪的躲閃下,就算是ABS加上循跡控制也無從讓機車保持平衡。

推介機車ABS的現場,特意的潑了一盆水,這就更是噱頭了。
對於四個輪子來說,ABS是在追求4個輪子的同步減速,沒有需要去考慮“保持平衡”,但是在機車,維持“平衡”才是致命的問題。
在山路上甩到路外的高手,從來不是因為輪胎打滑,而是因為車體傾斜太超過,而一般道路上也常見壓彎過度的意外,但是雨天,不只是斑馬線和水溝蓋是騎士的天敵,連景福門的過彎都可以犁田,果如是,ABS也幫不上忙的,因為問題終究不在於輪胎鎖死,而是“平衡”。
以雨天來說,水泥路面和柏油路面是不同的概念,對於柏油路面,最好的佐證是賽車場,常見賽車進行之後開始落雨的故事,而行進中的賽車無論如何堅持,到了雨勢和水霧都不在安全範圍內,也還是得乖乖更換雨胎,這就說明了柏油路面的排水能力,那麼只是灑一盆水的能會怎樣?

總的來說,沒有任何人能夠理直氣壯的否認ABS的功能,但就實務來說,機車加裝ABS必須有二個先決條件。
第一是有效的煞車組件。
第二是必須要有剎車制動力補助。
 
臺灣的速克達機車工業,從經典的GY6到今天的“6期”,這幾近三十年的路走下來,除了環保點頭的“噴射”二個字以外,還有什麼可以表示“長足進步”的東東?不幸的是,不論是碟煞來令或是鼓煞來令,“原廠”的都始終被判定煞車制動不足,隨便換個Frando或是雞牌來令,表現都優一級,那麼與其去玩ABS的噱頭,倒不如全車換裝Brembo。
更或者,開發出比Brembo更有效率的“臺灣自有品牌”機車煞車系統。
至於ABS?
讓人想到的是那位跨三級進大學就讀的小天才。


------------------------------------------------------------
給個ABS尾巴

從汽車的組裝工業在本土落地開始,臺灣的汽車經歷過初期的大腳踩液壓缸來制動剎車,在這個時期,車輪“剎不住”正是今天機車的寫照。
之後開始有了液壓補助制動力系統,卡車和大巴士的不斷放屁,則是氣壓式的制動力補助系統。
到了這個時期,車輪被鎖死反而是常態,路上黑痕處處,而路面水洼的不平衡狀態,則是意外的創造環境,也因此而讓汽車開始有了“限制系統”,這就是今天所熟知的ABS。

回到問題上,汽車既然經過了剎車力不足到動力補助的階段,那麼機車呢?
沒有動力補助下的問題是“剎車不足”,那為什麼不是解決不足的問題,反而是直接跳到“限制”的階段去。離譜的更是這套系統還是“進口貨”,那麼與本國的機車工業長進又有什麼關聯了?化油器在臺灣的40年期間生產了數千萬個,臺灣的本土化油器大廠在哪?
答案或許是赤裸的,一如BOT,臺灣有1400萬輛機車,今天號稱的是2000萬輛;更明白的說就是年產百萬輛機車,所以連汽車都沒有的ABS律令,倒反而打算硬套在機車上。在機車ABS的律令下,管它目的和功能何在,每套萬元的ABS,就是每年100億的市場,“打通”它成為了“律令”就是值得賣力的大事!

增加“液壓幫浦”來補助機車的制動力,這是沒人看的東東!
只有官商律令下的“100億”ABS,這才是機車制動力的神話!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2464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