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速克達機車在山路的駕控技巧
2015/02/14 19:40:49瀏覽13803|回應0|推薦2

.


借助引擎控制下坡滑行

利用引擎來產生減速作用,這個在汽車或檔車來說是簡單的一件事,只要掛在檔上就可以讓引擎發揮減速作用,但是在速克達,這個事情就需要有一點技巧,而所謂的技巧,就是要讓普利不因為引擎的低速而自行空轉。

騎乘速克達,在怠速下,普利盤和皮帶的飛轉並不帶動碗公,所以引擎和後齒輪組沒有聯動關係。而在引擎加速後,普利珠移動促使皮帶移位,進而讓後離合器與碗公結合,這個時候,引擎和後輪才存在互動的關係。

基于這個普利和碗公的互動理由,讓引擎發揮減速的作用就有了困難,因為習慣上,下坡時候,特別是下坡有需要拉剎車減速的期間,油門會習慣的完全放掉,這也就是說,引擎隨同油門的釋放而進入了怠速,那麼普利珠也回歸到原位,皮帶也就不牽動碗公了,後輪就變成放牛吃草的自由滑行,然後就得不停的拉剎車桿來減速。比方說“北28”公路,風櫃嘴下萬里,或是下內雙溪的長距又陡的坡道,就是典型。

要避免不停的拉剎車桿,就得讓引擎做點貢獻,而要讓引擎與後輪互動,就不能讓普利珠歸位,這也就是說,當滑行時,如果要減速,必需要在油門輕帶之下去拉剎車,釋放剎車讓後輪繼續滑行時,油門依然要維持在輕帶的位置上。因為在剎車減速時,油門依然維持著引擎還保留在超過怠速的速度之上,所以皮帶就能持續的和後輪在互動之中,這個時候就能感覺到下滑的過程中所存在著的引擎阻力。


急彎前,先動“前剎”再同時進彎

在山道進彎,如果速度慢倒也沒什麼問題,但是在連續不斷的急彎山道中,要求始終在慢速中前進,雖說有點不切實際但終究還是可能。
但如果是遇到了所謂的髪夾彎一個接一個的,更加上還都是下坡道,就經常的可以看見進彎的機車“靠邊走去”!要不就是雙剎死拉,車子急停在對向車道的外側。

所以,對於這個“先動前剎”的這個小技巧還是有點概念比較好,如果技巧嫻熟,不只是增加了山路行控時的安全,山道樂趣也是會更多一層的啦。

對於大多數的速克達來說,雙載時的前後輪配種比,後輪的負載都超過65%。當直線前進時,這個配比沒有差別的感覺,但是在山路進急彎時,它的差別就會明顯化。
在一般的情況下,二個輪子的車,不管是機車還是腳踏車的,剎車的次序必定是先拉後輪的剎車桿,但是這個動作恰好妨礙了山路進彎。
當後輪先行剎車時,後座下沉讓整車的重心下修,後輪所承擔的配重比增加,前輪胎對地面的摩擦力也就對比的減小,這個短暫過程和影響並不會產生明顯的差異,但是在這個短暫的瞬間,前輪的推進力明白的減少了,而轉彎所需要的前輪引導,則是來自於後輪的向前推力,所以在剎車下的後輪推力減少,恰好也減少了前輪進彎時所需要的推力,後輪的推力減少,前輪胎面與地面的摩擦作用也就減少,進彎動作接著發生轉向不足的結果,在下坡路段,這個變化的感覺會更明顯。當進彎不足時,就只能繼續的用力拉後剎,同時再加上前剎,然後車輪軌跡就呈現“切線”的恰好不進彎。

所以,在山路進急彎時,請記得要反過來先適當的拉前剎,讓前輪在下沉中獲得更多的地面摩擦力,而未受剎減的後輪依然保留著前衝的力道,繼續推動前輪向著龍頭指示的方向前進,讓進彎不必再擔心前導的速度矛盾。當然,這個小動作對於急著沖鋒陷陣的哥哥弟弟們也就不管用的啦!

在景福門前的連續三彎,即使是超速多多,也依然不會有進彎的疑慮,因為半徑太大,同時,在山路上的上坡進彎誰也不會有疑問,但是在北橫那29個回頭彎,或者說吧,北宜下頭城的路段,這個小技巧就會很有用途。

面對髪夾彎,如果還是急下坡,除非整車的速度剎的夠低,否則單憑坪林便利商店前那位激動的小帥哥說的:“你要死命的用力的去硬壓啦”,如果是這樣,犁田犁到了山道外,可能性就大大的提高了。

喔~還有,對於時速30,上街買菜的,那依然是先剎後輪,萬無一失的啦!



.

------------------------------------------------------
離合器的大彈簧是在壓迫皮帶盤。當離合器的轉速降低時,大彈簧壓迫皮帶盤靠緊,促使驅動皮帶回轉半徑向外擴張。同時因為低轉速,普利也回到初始位置,所以當離合器端的皮帶回轉半徑增大時,普利端的皮帶就被拉向回轉半徑減小的方向。
在這個時候,因為普利端和離合器端的回轉半徑比變化,使得離合器旋轉速度遠低於甩動小彈簧的需求,小彈簧歸位造成離合器片脫離碗公。因此後輪和引擎就沒有了互動關係。

輕帶油門的動作是在提高引擎的轉速。當轉速上升時,普利外移拉動皮帶的回轉半徑擴張,促使離合器端的半徑縮小。在普利端和離合器端的回轉半徑比變化下,當離合器的轉速大於小彈簧的作用力時,離合器片就再貼上碗公。
因為離合器片是“貼合”碗公,而不是如同檔車或是老Vespa那樣的“壓合”,因此速度穩定的下坡滑行雖然可以維持後輪和引擎的互動,但是任何一個影響後輪速度減少的變化,都可能使這個薄弱的“貼合”脫離。因此長下坡滑行時持續的輕帶油門,才能維持離合器片的始終和碗公貼合。

.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sueh1951&aid=20909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