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04 00:33:46瀏覽669|回應3|推薦9 | |
上周一到學校開工至今,新學校待了八天,在udn也升到二級(耶~),感覺已經歷練了一番。 每天在學校十幾個鐘頭不是蓋的,唯今天六點還沒到,竟然走出了學校!!!心中有種莫名的感動,更何況今天是值得慶祝的一天:每個小孩的好朋友-小叮噹的生日(2112年9月3日) 因此事情沒做完,我依然決定要在路燈亮起前走出去......(星期三全國小學生都只上半天,還忙到五點多好像也不是很光榮) 如果您有注意教育新聞,一定會發現,今年小一新生人數驟減,光台北市就減少了一百多班,18人的班級竟會在首都的市區出現,聊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開學我所觀察到兩件瑣事: 一、孩子都是寶 小時候,一定有在學校拖過地的經驗, 如果孩子沒辦法將拖把擰乾,您會怎麼做? 教他一小撮一小撮的擰乾吧!我是這樣想。 不過掃地時間一到,我們可以在校園裡面看到人手一支海棉拖把,我不知道這代表科技的進步,還是大人的用心保護,還是孩子的退步...... 二、親師親不親 加入家長團體是家長分享教養經驗和成長最快的方式之一,很高興看到資源班的家長團體切實地運作。 除了專業特教知能和教養技巧的學習分享外,聽聞家長討論的兩件事: 1.哪種藥吃了變乖變聰明,你兒子要不試試? 2.哪個老師比較好?可不可轉班? 前者若在醫師診斷後服用,應無疑慮;然或求好心切,或自由心證,劑量多寡的決定權終歸在家長身上,老師建議的專業度也在這地方面臨考驗。 後者打聽風評在所難免,看著家長努力說動級任老師,再回頭請處室安排調動,處室出面與級任溝通時,級任收到資訊,反悔了,造成家長對於處室的不諒解,如一開始便循正當管道(找輔導室或教務處行政人員)求助,也許有更圓滿的結果.....但誰又能保證能提供最適性的安排? 沒有什麼事的做法有絕對的對錯,可能是我多慮,可不斷思考,才能測試小燈泡靈不靈光,休息啦!明天還要繼續充電和發光......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