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年輕人,別把父母的擔心當詛咒
2015/02/03 16:54:40瀏覽13562|回應3|推薦32
網路上流傳一篇標題為「原來,擔心是一種詛咒」的文章(附於文後),以證嚴法師的一段話來要求父母不要太擔心孩子,只要祝福就好,年輕人很認同,所以流傳很廣。文章的作者去花蓮採訪證嚴法師時聽到了一段話讓他很興奮,回家即向母親轉述,從此之後母親就很少再對他嘮叨了。

 

證嚴法師說:「如果一個父母常常擔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給擔心掉了。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氣,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擔心她的孩子。」

 

證嚴法師其實沒說「擔心是一種詛咒」,她說:「孩子的福氣會給父母擔心掉」,有點道理但又不盡然,這是她的想像,出發點是好的,但太偏袒孩子這一方,因為她沒有孩子,無法體會父母心,若她有孩子,相信她還會說:「孩子也要讓父母安心」。另外,擔心與祝福並不衝突,父母絕對祝福孩子,祝福也不會被擔心取代。

 

證嚴法師與許多宗教大師常以良言勸世,多是智慧之語,但出家人沒有子女,無法體會父母為子女牽腸掛肚的心情。年輕人請別急著將它當成真理般的灌輸給父母,思考一下父母為何總是擔心自己的子女?除了要求父母莫過度擔心,自己能不能做些甚麼讓父母安心?

沒當過父母的人無法體會父母心,宗教大師們也不例外,我只能請為人子女的將心比心,想想父母為何不輕鬆過日子,而要無時無刻地擔心你們?父母若聽了證嚴法師的話而不再嘮叨,也只是為了讓你們開心而將擔心放在心裡罷了。期待你們會懂,但我想,終究要你們為人父母了才能瞭解「父母心」。

孩子不開心,父母不會開心;孩子不健康,父母會憂愁;不知孩子平安否,父母就坐立難安。年輕人,拜託,別把父母的擔心當詛咒!

 

 

原來,擔心是一種詛咒

一位做電視企劃與採訪的年輕人,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顛倒。因與家人同住,所以他媽媽常會擔心,常念他:要記得吃飯,別太晚睡,開車要小心等等,這樣的嘮叨每天反複好幾次,他已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只是有時他也會覺得不耐煩,一見到母親就想逃,免得聽她囉嗦半天。

有一次年輕人赴花蓮採訪證嚴法師,聽到證嚴法師說一句話,他覺得很有道理。她說:「如果一個父母常常擔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會沒有福氣;因為福氣都被父母給擔心掉了。」師父又說:「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氣,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不是擔心她的孩子。」年輕人聽到這樣的話十分興奮,一回到家馬上轉述證嚴法師的話給他媽媽聽。他說,從此以後,他母親就很少再對他嘮叨了,他看到母親也不會再躲,反而在下班之餘,會找母親聊聊天,他覺得現在他跟母親像朋友一般自在。

媽媽常常是一家的靈魂人物,她掌握了一個家的家庭氣氛,我相信:如果沒一個快樂的媽媽,就很難有一個快樂的家庭。然而,大多數的媽媽都過份地擔憂子女:課業、工作、婚姻、健康---幾乎無所不擔心,你想這樣的媽媽會快樂嗎?用吸引力法則的說法,就是「心想事成」。

一件事情如果你用很大的「念力」去相信它(任何事情),它(任何事情)就會如你所相信的去「實現」你相信的。一個媽媽如果相信:她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對他自己的生活困境與難題,那麽這個相信就會變成是一個「祝福」,而她的孩子也會因著這樣的祝福而蒙福的。因為父母是子女的二尊活佛。

相反的,如果一個母親老是「覺得」她的孩子不懂事,不會照顧自己,一定會吃虧上當的,那麽這個「擔心」很可能就成了「詛咒」,以後你的孩子果然就會如你之前所擔心的那樣,老是出狀況令你擔心。

《你的愿有多大,實踐的力量就有多大》。從今天起,我們應當要非常注意的去檢查自己的每個「念頭」,你對孩子:是擔心多?還是祝福多呢?真的,愛你的孩子,與其擔心,不如祝福吧!

其實對於我們所關心的人,不管是家人、朋友、情人、恩人、師長、同學、同事等,也都要給予全然的祝福,這樣,不用因擔心掛念而讓自己睡不著,就是雙贏囉!因為,心想事成的宇宙法則是定律,我們的祝福一定會實現的,從現在起,把擔心丟掉,讓祝福常在,祝福親愛的朋友們,幸福美滿。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enrytang&aid=20603319

 回應文章

Timothy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2/05 11:48

這個作者表達有問題,他應該強調的是嘮叨而不是擔心,小孩都已經大到自己可以開車了,一天被嘮叨念幾次當然受不了,但即使嘴巴不說,父母對小孩的擔心總是沒完沒了的

但即使父母真的很愛念,怎麼可能就變成詛咒,這邏輯不知道怎麼產生的?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2/04 08:03

台灣的文化真的走下坡,表達能力有重大的問題。

擔心怎麼可以說成咀咒呢!一個人不小心用錯字眼是可能的,但是誤導整個社會就害人了。

不能不推崇從前的媒體,報章言論經過有水準的編輯做文字上的審核潤飾真的大不同。

哪有父母不擔心孩子的,而是如何處理擔心需要智慧。

言論自由讓這個社會成為智慧乾枯的世代,犧牲的是子孫的素質。



pearlz (民進黨抹黑霸凌WHO )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2/04 08:01

台灣的文化真的走下坡,表達能力有重大的問題。

擔心怎麼可以說成咀咒呢!一個人不小心用錯字眼是可能的,但是誤導整個社會就害人了。

不能不推崇從前的媒體,報章言論經過有水準的編輯做文字上的審核潤飾真的大不同。

哪有父母不擔心孩子的,而是如何處理擔心需要智慧。

言論自由讓這個社會成為智慧乾枯的世代,犧牲的是子孫的素質。